同樣是依靠中國,馬斯克和庫克,差別爲什麽這麽大?

互聯魚 2024-04-30 21:31:22

文l編 互聯魚

你有沒有想過,當全球科技巨頭的大佬們踏上中國的土地時,爲什麽他們的行程、姿態乃至收獲,會有那麽大的差異?

就拿馬斯克和庫克來說吧。

兩人同樣是跨國企業的掌舵人,但他們在訪華時的表現,簡直就是兩部截然不同的狀態。

庫克雖然也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但他的表達方式就相對官方和謹慎,那句“我愛中國”雖然聽著溫馨,但總讓人感覺像是爲了市場不得不擠出來的客套話。

反觀馬斯克,人家可是張口閉口誇贊中國人的智慧和勤勞,毫不掩飾自己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和尊重。

這種直接且正面的評價,自然拉近了與中國市場的距離,自然贏得了更多好感。

就像我們跟朋友交往,誰不願意和那個發自內心欣賞你的人走得更近呢?

再往深了挖,倆人在應對國際局勢上的態度也是天差地別。

美帝搞市場限制,庫克似乎總是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哪一方,而馬斯克則是一副“我不在乎你怎麽看”的架勢。

該反對就反對,該力挺就力挺。

特別是在對待中國新能源車産業的態度上,庫克選擇沉默,馬斯克卻敢于站出來,大聲說:“電動時代,中國是重要一環!”

這種膽識和遠見,讓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根基更加牢固。

接著說說供應鏈布局上,馬斯克和庫克的決策也體現了不同的戰略眼光。

馬斯克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依舊正確押注中國市場,擴大在上海的超級工廠産能,這一招既貼近了消費者,又降低了成本。

特別是對未來形勢的押注,馬斯克那種“未來已來”的理念,和特斯拉電動車的推廣,與中國推動綠色能源、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不謀而合。

特斯拉因此得到了政策的不少助力。

而蘋果,雖然也在推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但在電動汽車等新興領域的動作就沒有馬斯克那麽激進了。

此外,馬斯克對印度抛來的橄榄枝顯得興趣缺缺,反而對中國供應鏈持續加碼,仿佛在說:“我認准的路,就要堅定走下去。”

馬斯克這種信任和堅持,讓特斯拉在中國的布局越來越穩。

而庫克,盡管蘋果在供應鏈管理上有一手,但近年來確實有迹象顯示,蘋果在嘗試多元化供應鏈,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對中國市場的微妙態度變化。

所以說,庫克那邊表面上迎合美印合作,背地裏卻悄悄調整,試圖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這種做法,透著幾分算計和保留。

結果如何?

蘋果在失去了中國市場的全力支持後,iPhone銷量下滑,股價也跟著受挫,蘋果的“金招牌”似乎有點褪色。

而特斯拉呢,得益于與中國市場的緊密合作,銷量和股價的波動更像是暫時的調整,隨時准備再次沖高。

這背後,是中國市場對特斯拉的信任投票,也是對馬斯克戰略眼光的肯定。

說到這裏,同樣依靠中國,爲什麽馬斯克在中國混得風生水起,而庫克總是差點火候?

其實就是:真誠以待,勇于站位,長遠布局。

中國市場不是簡單的銷售市場,它更看重的是合作的誠意和深度。庫克如果繼續表面一套背後一套,不僅難以贏得真正的信任,恐怕連給股東們描繪的美好藍圖都難以兌現。

而馬斯克,他的直率和遠見,讓他既能給股東畫餅,又能親自把餅烤熟了分給大家吃。

所以我們不妨這樣理解:

蘋果之于中國,是錦上添花,少了它,中國廠商依然很頂;

而特斯拉之于中國,則可能是共創輝煌的夥伴,兩者關系的深度和廣度,決定了彼此能走多遠。

歸根結底,馬斯克和庫克來中國,馬斯克的高調親民、大膽押注和對未來的敏銳洞察,讓他在中國市場贏得了更多的掌聲。

而庫克的穩重保守、合規至上,雖有其道理,但有時候可能就顯得沒那麽“接地氣”了。

對此您有什麽想說的,記得分享,寫下您的觀點!

5 阅读:1105
评论列表
  • 2024-05-01 09:34

    胡說,之前一直傳馬斯克要去印度建廠!而且他這次來還要把中國人數據搞海外分析。你們這些自媒體居心不良,攻擊我的蒂姆庫克,要小心的是你們。[狗頭]

  • 2024-05-01 09:36

    我覺得警察應該把你們抓起來[呲牙笑]

  • 2024-05-02 14:08

    小編胡編[呲牙笑]

  • 2024-05-02 14:08

    馬斯克是自傲的科技創新者[點贊]庫克是摳唆的企業者!特斯拉不怕仿制,蘋果公司除了吃老本(iOS),真的沒有可比性!

  • 2024-05-02 17:01

    大個幾波 都是爲了掙錢 資本利潤最大化

互聯魚

簡介:新媒體公司創業者,致敬科技發展,趣聊商業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