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遇批評即刻‘炸毛’:如何破解過強防禦心理壁壘?

世界屬于勞動人民 2024-04-24 00:28:49
1.我的經曆

我讀初中時,平時成績優秀,尤其在數學方面表現突出。有一次,我的數學測驗成績大幅下滑,老師在課堂上公開點出了我的失誤,並提醒我要注意數學的學習。我聽到老師的批評後,立刻滿臉通紅,表現出明顯的抵觸情緒,認爲老師故意挑我的刺,此後對數學課産生了厭煩心理,甚至拒絕做數學作業。

但是,數學老師還是一如既往的對我關愛有加。我也漸漸理解他的感受,老師之所以批評我,是因爲對我抱有很高的期望,我這樣的行爲反而是讓他失望。我也重拾學習數學的信心,並在接下來的考試中都沒讓他失望過,直到換了個新的老師。

2.原因分析

自尊心過強:他們對自己期望很高,怕被批評就是怕自己的形象受損,所以在聽到批評時,就像刺猬一樣豎起全身的刺來自衛。

過往經曆影響:就像手上燙傷過的人會怕火,孩子如果曾經遭受過惡意的批評、欺負或者羞辱,那麽他們的心靈就會留下陰影,自然而然就變得超級敏感,動不動就覺得別人又要“捅刀子”。

家庭教育方式:有的家長要麽把孩子捧在手心怕摔了,這樣孩子就沒機會接觸真實的世界,自然無法適應批評;要麽就是批評起來不留情面,讓孩子感覺自己怎麽做都不對,久而久之,孩子就對批評産生了本能的排斥。

缺乏有效溝通:大人批評的時候,如果只關注指出錯誤,而不告訴孩子這是爲了幫助他們變得更好,孩子就很容易誤解爲是在貶低他們,而不是在幫助他們改正錯誤、提升自我。

情緒管理能力欠缺:就像學騎自行車,一開始很難掌控好速度和方向,比如青春期他們在面對批評時,還沒學會妥善調節自己的情緒,比較叛逆,所以很容易就“失控”了。

心理安全感不足:孩子在一個不穩定或者缺乏關愛的環境中成長,內心安全感較低,往往會通過強化防禦心理來保護自己。

3.問題解決

營造安全環境:首先,家長需要提供一個充滿愛、包容和鼓勵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到無論何時何地,家都是他們可以安心傾訴、不受指責的安全地帶。

積極正向溝通:當批評孩子時,盡量采用正面且具體的語言,避免直接攻擊其人格,比如將“你真笨”改爲“這件事的做法下次我們可以改進”。同時,明確表達批評是爲了幫助他們成長而非貶低,讓他們明白是對事不對人。

肯定與表揚:及時發現並贊揚孩子的優點和進步,增強其自信心,讓他們了解到即使犯錯也依然能得到接納和認可,從而降低防禦心理。

主要寫母嬰親子相關,偶爾會寫些熱點實事的簡單見解【歡迎評論交流】。

求求幫忙點個關注、贊同支持下,您的支持對我真的非常重要【比心】。

0 阅读:9

世界屬于勞動人民

簡介:有關必回!!!家有一只小公主👸🏻 分享日常生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