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女星喪母如斷臂親自爲母親遺容化妝,7歲兒子目睹火化儀式痛哭

忠豪小哥娛樂 2024-05-15 03:49:07

爲了您更好的閱讀互動體驗,爲了您及時看到更多內容,點個“關注”我們每天爲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樣的故事瞬間

文|萌希萌

編輯|萌希萌

一縷清風拂過,一滴淚水滑落。母女之情,似一捧春水,潤著彼此的心田;母愛的暖陽,永駐心間,即使分別,依舊溫暖著我們每個人。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愛,最純最真,那就是母愛。它無私無畏、耐心待人,永不放棄。可是,當這耀眼的太陽離去時,我們又當如何自處?

親情的無價之重

"媽咪就很像我的左右手那樣,我覺得自己沒有了一只手,感覺無助又無力,好好像玩拼圖,永遠缺少重要的一塊。"

陳敏之這番發自肺腑的傾吐,道出了親情的無價之重。母親于她,不僅僅是母女,更是閨蜜、拍檔,見證並融入了她生命中每一個關鍵時刻。可以說,她們就像兩株樹木,交纏著根系、依偎著彼此、共同汲取陽光雨露。

別看現在陳敏之已小有名氣,可她的心裏,媽媽才是她的整個世界。媽媽曾經是她的指路明燈,現在卻被永遠帶走了,失去了生命的指引,難免會感到迷惘無助。

可是,在痛失親人的創傷中,她並未止步。高齡喪父時的苦痛曆曆在目:瘦成九十來斤的小個子,形銷骨立;後來母親又因癌症離世,傷痛卷土重來......可盡管艱難,她依然努力生活。這份頑強的生命力,相信就是母親最好的遺産。

母女情深

"醫生每天早上7點見到頭發蓬松的我,都說'爲什麽你又在這裏,麗英(陳母名字)你真的好幸福呀!' "

一個24小時堅守在醫院,就爲了多與母親相處;一個細心入微,主動爲母親做起居照料……每每回顧起這些往事,陳敏之都會淚流滿面。可見她有多孝順,母女之情又有多深厚。

事實上,母親患病那一年,才是陳敏之與母親感情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她珍視每分每秒,盡可能讓母親的生命處處洋溢著幸福與歡樂,一來出于愛意,二來也是爲了不讓自己日後感到遺憾。

而這一年裏,7歲的兒子子樂也成了外婆生命的一線馨香。他用孩子般純真的笑容與話語,溫暖了奶奶漸趨凋零的心田,讓她的生命一而再、再而三地延長。那一刻,陳敏之的心中除了無限慰藉,還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喪母的痛苦萬分

"我真的很愛媽咪,好想她漂漂亮亮的走。"

雖然陳敏之爲母親操辦了一場完美的喪禮,親自爲其妝扮遺容,盡孝心力。可離別的痛卻無法逆轉,母親的音容笑貌依舊在眼前徘徊,那刻骨銘心的緬懷之情,隨時讓人淚目。

當子樂目睹外婆遺體被火化時,那一聲"不要燒外婆"的哭喊,讓人如同被利刃貫穿一般痛徹心扉。一個孩子可怎明白死亡的淒慘與無奈?這份撕心裂肺的痛苦,簡直要讓人透不過氣來。

就連陳敏之都不例外,她反複被"如果可以再見一面"的疑慮所困擾:母親臨終前18天的種種心緒,終究無法得知。這疑問就像心頭永遠的痛,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她,讓她墮入無盡的遺憾和自責中。

感恩與孝道

母親是個多麽難能可貴的存在!她是陳敏之一手長大的慈母,事無巨細、恩情滿滿,即使在人生的最後一個日子裏,也特意爲女兒煲了一鍋龍脷葉湯。

這對于陳敏之來說,就是母親最後的饋贈。她感激涕零,在品嘗這苦澀的湯水時,心中百味雜陳,五味共存。母親以前是多麽锺愛她啊,對她的芸芸衆生,她又何嘗不是孝順有佳?

現在,母親離世後,她要獨挑大梁,一肩扛起照料家人的重擔。可她並沒有退縮,反而勇往直前,把所有的事情一一打點妥當。

不僅安排了喪禮細節,還處理了母親的遺物,清理居所,另覓新居。這一串操心勞累的事,讓她身心俱疲,可她仍在耐心地講述與母親的點點滴滴。

或許,這就是她對母親最好的孝道吧——活出母親的期望,不讓一切白白付諸東流。同時,她也在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勉勵網友們,都要好好把握孝順父母的機會,別讓日後遺憾惦記。

銘記慈母教導

陳敏之與母親的這段動人心弦的故事,給了我們太多感觸與啓示。慈母的離世帶給她極大的精神創傷,內心的巨大缺憾讓她時常被悔意與自責吞噬。可她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用行動來愛護家人,不忘慈母的教導。

世上最無私的愛,莫過于母愛。每個人都是母親辛苦養育的結晶,我們應該永遠銘記她們的養育之恩,好好孝順有加。

人生短短幾十載,如果錯過了報答親恩的機會,將會是永生的遺憾。讓我們都從陳敏之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好好珍惜眼下人,切莫等到失去了才痛苦萬分、悔不當初。

網友熱議

這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很快就在網上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有網友說:

"母親就是我們的天使,失去她簡直就是一個永生永世的遺憾。陳敏之在母親臨終前那一年,用盡全力孝順母親,讓母親在世時就過上了無愧的人生,實在讓人肅然起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警醒,孝順父母的機會可能就只有那麽一次,一定要把握住。"

也有網友持不同觀點:

"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都不一樣,我們不應該過于苛刻要求。不過話雖如此,能盡孝是人之常情,即使條件艱苦,也該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畢竟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少次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機會?錯過就真的一去不複返了。"

還有網友從現實生活角度分析道:

"看了陳敏之的故事,我覺得大家雖然都想孝順父母,可現實生活中確實也存在很多阻礙。比如很多人爲了事業奔波勞碌,很少能陪伴在父母身邊;再比如有的人雖然有孝心,但受家庭條件所限,照顧起來也有諸多不便。總之,我們要盡力而爲,這樣才無愧于心。"

問題和建議

陳敏之的故事引發了人們對孝道的反思,讓我們都看到了親情的無價以及孝順父母的重要性。可是,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的確難以像陳敏之那樣孝順有加。面對這種狀況,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我以爲,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在工作生活中尋求平衡,爭取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多傾聽父母的心聲,時刻關注他們的需求。同時在物質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後,更應該主動關心父母的身心健康,給予適當的照顧。

不論環境如何,我們都要牢牢銘記父母養育之恩,用行動表達對他們的感恩之心。畢竟,等到失去了親人,才懂得珍惜和眷戀的滋味,就真的太晚了。

最後,我想問一句:您身邊是否也有類似的故事?如何才能在現代生活中更好地實現孝道?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想法和建議。

6 阅读:4217
评论列表

忠豪小哥娛樂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