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好看,才不是因爲情懷!

桃花島浪人 2024-05-04 12:25:39

《九龍城寨》看得好難過,這幫老頭盡力了

《九龍城寨之圍城》好看,它上映當日,我寫了一篇評論,以個人愚見,分析其爲什麽好看,主要是因爲《九龍城寨之圍城》貫徹了老港片的“俠味”,有情義、有俠義、有傳承,令人豪氣陡生(詳情請查閱:《九龍城寨》看得好難過,這幫老頭盡力了)。今天,我想再具體聊聊《九龍城寨之圍城》好看的其他原因。

一、導演

《九龍城寨之圍城》的導演是鄭保瑞,師從杜琪峰,是銀河映像優秀“學員”,《智齒》《意外》《狗咬狗》《命案》皆出自鄭保瑞之手,他的影像風格淩厲、真實。前不久,鄭保瑞憑借《命案》榮獲第42屆金像獎最佳導演。

《九龍城寨之圍城》的影像風格也是如此淩厲,打鬥場面拳拳到肉,營造出如刀割一般的真實觀影體驗。

令我想起徐克的《刀》,那股粗粝感自成一派“美學”。

二、九龍城寨

我不了解真實的九龍城寨如何,電影裏的九龍城寨,仿佛一個架空的世界,髒、亂,電線縱橫,樓宇交錯。

這是一個獨立的空間,與外界格格不入,仿佛末世裏的一處“庇護所”,神秘、恐怖,又獨具迷人氣質。

九龍城寨的設定,令我想起周星馳《功夫》裏的“豬籠城寨”,不過,更像周潤發的《和平飯店》,密閉的空間內,各種人性交織。

巧合的是,《和平飯店》導演韋家輝,亦是銀河映像成員,它們在氣質上如此接近,或許是巧合,或許是有意爲之。

三、古天樂

古天樂特別適合龍卷風這一角色。首先是氣質,古天樂如今不僅是演員,也是老板,其氣質完全貼合龍卷風的設定。

其次,古天樂與龍卷風像是“互文”,電影裏,龍卷風守護城寨,提攜新人,現實中,古天樂曾是香港藝人協會會長,其人也一直在爲香港電影奉獻,提攜後輩。多年前,在古天樂尚寂寂無名之時,張國榮在某次采訪中說,電影方面,可以留意一個叫“古天樂”的人。如今,輪到古天樂推後浪,這樣的傳承,令人感動、唏噓。感動的是,古天樂繼承了張國榮的品質,唏噓的是,後浪難出“古天樂”。

四、衆人合力

我印象中,上一次香港電影人如此“合力”推出的電影,是《無間道》。《無間道》推出了幾個新人,只是如今,因爲各種原因,消失在大衆視野。《九龍城寨之圍城》讓我想起了《無間道》,不是劇情像《無間道》,而是那股勁兒像,只是,不知這次《九龍城寨之圍城》中的新人,能否安穩、踏實地走下去。

特別提一下郭富城,雖然只是客串,也猶見其助力港片之真誠。

五、動作

很久以前,成龍在面對好萊塢先進的工業制作時曾說,我們的電影,在很多方面落後于好萊塢,唯有在“動作片”上略有優勢,那我們就拼命地去幹。

如今,隨著老一輩動作電影人老去,動作電影這一類型,也逐漸衰落。紀錄片《龍虎武師》,全面地記錄這種衰落。依我之見,動作電影衰敗,有三個原因:其一、人才凋敝。其二、電影市場畸形。許多“投機取巧”的電影,票房賺得盆滿缽滿,那,誰又願意拼死拼活去贏得票房呢。其三、審美疲勞。關于這點,可以多聊一些。《九龍城寨之圍城》的打戲很精彩,可即便如此,我個人,對打戲部分沒有太感興趣,我覺得打鬥太長(尤其是結尾),想快進。《九龍城寨之圍城》吸引我的,還是“俠味”。但我認爲《九龍城寨之圍城》在打戲設置上做得挺好,就是每一場打戲,都是有其情感鋪墊,是有動機在打。

近些年,許多港片討巧,在動作場面上耗費巨大精力,爆炸、追車等,爲了追求“打而打”,爲了掩蓋劇情的空洞而打,我想,這也是加速觀衆“審美疲勞”的一個原因。

打戲,一定要有“動機”,有“鋪墊”,這樣才“爽”,光場面宏大沒用。在“動作”這一元素上,我認爲《九龍城寨之圍城》做得還不錯,演員都肯踏實地去拼,也沒有“爲打而打”。我也相信,動作電影,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仍是我們區別其他電影的優勢類型。

六、情懷

其實,“情懷”是最不重要的。電影好不好,還是要回到電影本身。我喜歡《九龍城寨之圍城》,不是因爲情懷,也不是因爲這幫老頭多賣力,而是因爲,這部電影足夠好。

0 阅读:158

桃花島浪人

簡介: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