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要:三歲分床,五歲分房?4歲女兒一句“虎狼之詞”讓人尴尬

我是棉花糖媽媽 2024-05-10 02:45:24

孩子多大的時候,就應該和爸爸媽媽分房睡?這是很多人都困擾的問題。

就比如下面這位媽媽在擔心:

我家兒子3歲半了,聽別人說,男孩子3歲之後必須分床,總跟我們一起睡,容易性早熟,還會影響他的獨立自主性。

這個時間不分床,以後就太晚了!

孩子大了,確實需要和爸爸媽媽分開睡,可“三歲分床,五歲分房”這個說法,把孩子分房睡的年齡一刀切,是不是有點教條主義了,這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三歲分床,五歲分房

對于這個話題,我朋友園園有一籮筐的話想說。

園園她家女兒4歲了,在這之前園園她對“三歲分床,五歲分房”,這個說法嗤之以鼻。

晚上摟著香香的女兒一起睡,多好,多親近。至于和女兒分房睡,過兩年再說吧。

她家女兒4歲了,還沒分床,一直跟著她和她老公睡在一張床上。

直到有一次,園園女兒半夜爬起來問她:你和爸爸在蹦迪嗎?別揺了行不行?

那一瞬間,園園真是被女兒的“虎狼之詞”尴尬死。

園園還怪她老公,怎麽沒確保女兒真的睡著了?

也是在這次“意外”之後,園園突然覺得那句俗話: “三歲分床,五歲分房”說得還真有一定的依據。

孩子大了,可不是要及時分床、分房睡嘛!

不然,倆大人你侬我侬之時,孩子突然醒了,靜靜地看著,真是尴尬的一批。又或者孩子突然“哇”的一聲,這留下的陰影絕對讓人“深刻”。

孩子只是年齡小,可不代表人家傻。你以爲你瞞得住娃嗎?其實根本瞞不住!

園園也意識到,分床、分房這件事,真的得爲女兒提上日程了。

分床、分房睡,年齡不能一刀切

“三歲分床,五歲分房”這只是一個大概的說法,每個孩子都存在不同的差異,年齡也不是孩子分床、分房睡的唯一標准。

與其關注孩子的年齡,咱們更需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感受,還有孩子是不是做好分房睡的准備了。

有2個很簡單的檢驗標准:

孩子有沒有建立安全感?比如讓孩子自己一個睡,他不會擔心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

孩子自理能力強不強?比如晚上不會亂踢被子,夜裏小便會自己去……

如果孩子滿足上面2個標准,也不是很排斥分房睡這件事,那咱們就可以慢慢引導孩子了。

和孩子分房睡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命令,孩子能立即執行的。

需要咱們耐心點,不要凶孩子,也不要硬來。咱們要循序漸進地進行,讓孩子在心理上慢慢認同分房睡。

孩子不願意分房睡,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我朋友園園,在和女兒分房睡的過程,遇到了一個“攔路虎”,她女兒——怕黑!

園園一說分房睡,她女兒總說怕黑、怕窗戶,床底下有怪獸、鬼。

爲什麽小孩子會怕黑呢?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心理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咱們成年人,對于那些虛假的、真實的,很容易區分開來。

可是,一個4、5歲的孩子,事實和虛幻總是分不清的。孩子的想象力又非常豐富,很容易把一些不存在的、可怕的事物,當成一種真實存在的威脅。

這就是孩子“怕黑”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孩子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

那要怎麽幫孩子克服“怕黑恐懼症”呢?

有時候孩子不聽話,有些老人總喜歡用怪物、鬼來嚇唬孩子,這也是讓孩子産生怕黑心理的原因之一,最好不要再這樣嚇唬孩子了。

爲了消除孩子“怕黑”的恐懼情緒,咱們也可以大方的和孩子承認,爸爸媽媽小時候也害怕過一些東西,但現在不害怕了。

這樣和孩子的心理産生共鳴,讓孩子知道:原來不是我一個人“膽小”,也有助于孩子克服“怕黑”心理。

順其自然就好

我家女兒分房睡,講究的就是順其自然,也是突然有一天,女兒就主動提出要和我分房睡了,老母親有點欣慰,也有點難過。

女兒上幼兒園回來說,幼兒園裏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床,她也想要一個公主床的時候,我才開始實行分床睡,因爲我知道她准備好了。

所以當哪天孩子告訴你,他要屬于自己的空間時,就順其自然分房就行。

分床、分房,並不會造成孩子缺乏獨立性,但是我們要做好孩子隨時想要分房的准務。

不然,當有一天孩子主動提出分房後,你或許一時半會接受不了。要知道,孩子終究會獨立長大的。

真的不需要按孩子年齡來分床、分房,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成長方式,尊重孩子的選擇,順其自然是最科學的方式。

分床和分房,不僅是爲了孩子的成長,也是爲了夫妻間的幸福生活哦!

0 阅读:25

我是棉花糖媽媽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