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成“24小時女傭”:困在屎、尿裏,撕開了4400萬人的傷疤

新新愣是 2024-04-25 06:13:37

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爲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我從沒有想過,我會從一名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變成‘全天候護理人員’。”

這句話出自近段時間在朋友圈中刷屏的《當一位北大教授成爲24小時照護者》。內容是北大教授胡泳照顧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母親的日常,引起不少人的共鳴:如果是我,該怎麽辦?

根據《中國老齡産業發展報告(2021-2022)》,截止到2022年末,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達到2.8億,其中,失能(失去生活能力)和半失能老年人,大約有4400萬人。

這背後,或許有超過4000萬個家庭,面臨與胡泳一樣的家庭困境。

他們該如何應對呢?

難以兩全

在外,胡泳擁有很多光鮮亮麗的身份: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社會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三聯生活周刊》的主要創辦者之一,曾就任中央電視台《經濟信息聯播》主編。

可在內,他是丈夫,是未成年孩子的父親,還是一名患有重度阿爾茨海默症的母親的兒子。

胡泳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是典型的“三明治一代”。要說最讓他爲難的,就是照顧自己的癡呆母親。

2023年的國慶節期間,胡泳父親健在,當胡泳三兄妹回家後,一家人度過了快樂又難忘的假期。但他不知道的是,這也畫上了他過去生活的句號。

2023年10月中旬,胡泳父親去世。

胡泳回憶說:“當時在家裏,父親曾對我們兄妹三人談話。當我們看到他立下的遺囑後,才發現那竟然是最後遺言。”

而照顧母親的重任,成了胡泳三兄妹的首要責任,但他卻自告奮勇地攬下大部分責任。

胡泳說:“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從小到大最受父母寵愛。如今母親正是需要人孝順盡孝的時候,我發自內心地想要盡一份力。”

盡管他做好了心理准備,但依舊被各種突發狀況搞得猝不及防。

胡泳母親85歲,患病後的智力如同兩歲小孩,無法生活自理,吃飯和排便都需要人幫助。

胡泳說:“我每天把飯菜剁得碎碎的,再給母親戴上飯兜,一點點地餵。”幾乎每時每刻都要關注母親吃了多少飯、喝了多少水,然後掐著消化時間,一遍遍地追問“現在要不要尿尿”、“要不要大便”。

盡管他如此小心翼翼,卻也有沒有算准的時候,只要一個不小心,母親就會到處拉屎拉尿,甚至上手抓抹,弄得到處都是。

胡泳無奈,卻也只能盡快收拾,爲母親洗澡、換尿布,再收拾床單、打掃房間。

他自嘲地說:“我現在最大的成就,就是每天掌握好母親的大小便時間,讓她既沒尿褲子,也沒有尿被窩。”

如此體貼入微的照顧,卻也掩飾不了糟糕的症狀。胡泳在文中寫道:“母親房間的屎尿味兒總是揮之不去,我只能安慰自己,人生是從屎尿屁開始的,最後也要歸于屎尿屁。”

這些“麻煩”,頂多是收拾一通就能解決,最讓他擔憂的,是失智母親可能會吞咽異物。

“我母親總是晚上不睡覺,半夜起來後到處翻東西,弄得亂七八糟。萬一哪天,她再糊塗一些,隨便吞下比如洗衣液之類的東西,就會危及生命。”

母親再次半夜翻東西,將衛生紙撕得到處都是。

胡泳崩潰地吼道:“你知道我照顧你多累嘛?”但母親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麽,更不知道自己錯了什麽。

他整理好情緒後,又忙不叠地收拾,還特意爲了警示自己,寫了“控制情緒”這四個字貼在了電腦上。

胡泳有家庭有事業,需要賺錢養家,無法像真正的護理人員一樣,全天候守在母親身邊。他也考慮過將母親送到專門的養老院去,即便花上大價錢,但有保障又能照顧好,是物超所值的。

胡泳的這個想法,早在父親健在、母親清醒時就進行了討論。結果父親同意,但母親不同意,而他也非常理解:“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父母待在家裏比去養老院好。”

與胡泳最終選擇在家贍養父母不同的是,一名女子發布視頻稱“對不起,媽媽,我要放棄了”,隨後將母親送入養老院。

這名女子的母親是癱瘓,或許是人老又加上患病,造成心理問題,經常大呼小叫,而女子又生了小孩,每次都會被嚇到,長此以往,難免會影響嬰幼兒的身體與心理健康。

盡管女子從母親得病後從未産生過要將其送入養老院的念頭,一直是貼心照顧,但面對撫育下一代的重任與越來越應付不過來的照管生活,最終選擇了放手。

他們面臨的困境,也是絕大多數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所在家庭中子女的困境。

我們如何應對

無論從道德,還是法律的角度出發,父母撫養我們長大,而我們也應該贍養老人到老。但是,總要允許特殊情況的發生。

就像孩子出生前會經過孕前檢查後,一旦發現孩子可能會出現任何重大即疾病,就要考慮是否留下孩子一樣,我們在面對患病父母時,也有權選擇以更加合理的方式進行妥善照顧。

可是,這就要涉及到一個問題:資金。

胡泳是北大教授,工資比得上一般人,且工作時間“靈活”,而其他人是否有這個能力,自主選擇照顧父母的方式呢?恐怕是否定的回答。

再者,如果子女有兄弟姐妹,或許能減輕些生活壓力,但若獨生子女,又要面臨父母兩人同時患病,或許更加手忙腳亂。

也因此,才有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說法。

對于這類急需解決的問題,需要的不僅是子女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全社會的幫助,特別是相關部門要盡快完善養老機構建設。

我們能做的,做好自己應盡的義務,同時也要爲自己的未來早做打算。正如胡泳所言:“今天你可能風華正茂,但是你早晚都會遇到。”

參考資料:

上觀新聞 2024-04-12

文彙 2024-04-11

91 阅读:45165
评论列表
  • 2024-04-25 10:29

    如果到了老年我不幸得了癡呆症,我希望安樂死可以合法化,既可以不連累身邊的親人,也可以給這個世界留下最後一個有尊嚴的身影。

    梁婷 回覆:
    沒有安樂死就沒人謀財害命了嗎?
    假的可愛的紳士 回覆:
    但如果允許安樂死一定會有很多人被安樂死
  • totti 78
    2024-04-25 13:56

    如果我將來生活不能自理或者絕症晚期,只要有兩家三甲醫院的診斷證明,我會授權孩子同意對我我安樂死!希望有立法的那一天!總比提前自我了斷更有尊嚴!

    totti 回覆:
    可以授權給孩子
    小米和小米不一樣 回覆:
    提前授權立遺囑
  • 2024-04-25 12:14

    照顧老人跟照顧小孩一樣,餵飯,尿床,擦屁股洗澡都是這樣過來的,父母這樣照顧你,你這樣照顧父母也應該,只是父母是成年人心理期望不一樣,照顧時間也不一樣。還有就是現代社會你分不出那個多的精力和代價去兼顧老人,孩子和工作。

    三木子今娘 回覆:
    孩子體重輕,抱、翻身都容易,而且孩子對父母依賴,孩子哭鬧可以哄。父母是成人體重………
    女圭女圭 回覆:
    不一樣的,小孩子你每天看到的是希望,老人你是看著他一天天的失能直至死亡。小孩沒有思維你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去照顧他,老人有自己的思維,很多老人當他失能後他變得很自私,還會對你打罵,說一些道德綁架話,帶小孩不聽話了可以吼可以打,老人你打一下試試。。。
  • 廣莫 58
    2024-04-25 10:38

    人有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北大胡教授都做到了[點贊]

    假的可愛的紳士 回覆:
    會的,我同門的父親是三甲醫院科主任,也是每天自己照顧失能父親
    菁仔 回覆:
    爲什麽不相信?
  • 2024-04-25 09:33

    不想評論 我自己也迷茫 無所適從

  • 2024-04-25 11:39

    一般人除了硬抗真沒辦法,北大教授,北大教授,北大教授,雇不起一個保姆嗎?我們這邊二本的副教授都可以

    清風 回覆:
    這種重度,基本是一刻都離不開人,保姆沒有這個耐心,沒有長時間照顧她的經驗,根本搞不不來,接個電話的功夫,她就能把屎糊得滿屋都是。
    用戶17xxx93 回覆: 清風
    但願我的老人無病無災[祈禱]
  • 2024-04-25 12:35

    80後都開始了,久病床前無孝子,兒女的經濟精力雙重考驗,太難了。

  • 2024-04-25 10:12

    雖然生活不易,但有這種想法是大逆不道!有條件,可以另請保姆輔助自己。沒有條件的,想想父母在小孩不能自理的,是怎麽克服屎尿的?他們會不會也是教授?不要人有了一定地位或是有了一定成就,就把簡單的問題想複雜了!有心有條件就能兩全;無心有能力條件就不要找理由;有心無條件只有自己累,因爲這就是生活;無心無能力的,父母只有認命!

    ylm袁路明 回覆:
    沒經曆過不要胡說
    香鹵豬蹄 回覆:
    小孩兒幾斤,成年人幾斤?小孩兒最多三年就能自理,成年人躺幾年有定數嗎?
  • 娜娜 39
    2024-04-25 13:41

    如果我病重,我甯願體面的死,好過苟活

  • 2024-04-25 14:13

    生與死爲什麽不能讓有思考能力的人自行選擇?在我們有生之年,做好規劃,不給兒女添負擔,也爲社會節約資源不好嗎

    suziejj5393 回覆:
    希望得到社會的支持!
  • 2024-04-25 16:24

    照顧幼小孩子更容易些,小孩吃少拉屎尿少,無大異味,身體小容易挪動,小孩無病痛,很安靜,親親可愛乖寶!![得瑟][得瑟],寡母72歲了,怕!日漸老消瘦!脾氣犟,不聽指揮[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 2024-04-25 13:09

    的確是生活不易,尤其長久照顧病人太難了

  • 2024-04-25 16:36

    癱瘓,老年癡呆,對家庭的影響比癌症還可怕,希望所有人不會碰到。

  • 2024-04-25 15:19

    爲照顧病重老人,幸虧當年有停薪留職,深有體會,不容易啊!超額請假是真的難!

  • 2024-04-25 20:35

    看了太多的失能失智,作爲一名老年科醫務工作者,說實話,我自己做不到去照顧,我會崩潰的。當我自己那一天的到來,我也會提前和我子女說,不用他們親自照顧我,送我到專門的機構或者醫養醫院,他們每天能來看我就已經很不錯了。很忙的話,一周能一兩次看我,我也很幸福。

  • 2024-04-25 18:58

    一味追求長壽而忽略生活質量,是悲哀

  • 2024-04-25 09:15

    這是政府和慈善機構最需要關注的問題,需要政府和全社會資金資助。

  • 2024-04-25 11:01

    有安樂死嗎?

  • 2024-04-25 18:00

    希望有尊嚴的死去,不想沒有尊嚴的苟活。

  • 2024-04-25 10:15

    自媒體又喊了,老人照顧我,老人沒人照顧得國家出錢,當然他們財産得歸他

  • tiny 24
    2024-04-25 13:19

    我估計也快了,我和老婆都獨子,女兒一歲不到,丈母娘隨時會住院,唉。。。。。。

  • 2024-04-25 10:46

    當時獨生子女的父輩正在老去,自己也力不從心,咋辦?

  • 2024-04-25 17:29

    根本原因還是人太多了,什麽資源人均一下都是全球倒數第一

  • 2024-04-25 10:00

    申請一針氯化鉀得了。老一代爲孫子讓路理所應當

    龍歌 回覆:
    氯化鉀不是管制品,氰化鉀才是管制品。高血鉀也會虛脫致死的。
    藍精靈 回覆:
    沒常識,推氯化鉀死前很痛苦,你去看看氯化鉀到心髒傳導機制就知道,痛苦的離去
  • blue 19
    2024-04-25 12:42

    沒法兼顧。我母親就是阿爾茨海默症,只能送養老院

  • 2024-04-25 21:54

    好難,好心痛。如果父母頭腦清醒而不能自理,就不單單是子女心難受,都難受啊。無解啊。媽媽在家只一天不能自理,後住院四十多天走了,始終頭腦清楚,最後一天早上還示意我要下床上廁所,怕麻別人。[哭哭][哭哭][哭哭]。 我現一閉眼就想起堅強的慈祥的母親,她想繼續回到以前生活。[哭哭][哭哭][哭哭][哭哭]

  • 2024-04-25 12:29

    我們是人,不是“神”!我們每個人在小的時候,父母、爺爺丶奶奶丶或外公丶外婆都幫過小家夥擦屁屁,抓過他或她拉的屎。三歲之後,自己拉的屎,自己抓,屁屁自己擦。這是自己本份的工作,幹不了,有錢就請人幫,沒有討論的價值!

  • 阿秋 17
    2024-04-25 22:59

    深有體會,我曾崩潰過不止一次,但還是控制自己的情緒盡心地去照顧我那癡呆的母親,照顧母親的這幾年,甲狀腺結節、肺結節、子宮肌瘤都長出來了,身心疲憊。

  • 2024-04-25 16:42

    換做是我提前立遺囑:如果得了這個病 選擇安樂死

  • 2024-04-25 11:37

    我也經曆胡教授的情況,摔了一跤,手和腳的骨頭斷了,好在現在經過中醫調理,母親回複過來了,希望在人間[點贊]

  • 2024-04-25 20:08

    國家,社會,個人應該承擔各自的責任!

  • 2024-04-25 17:51

    [拍手]沉默

  • 2024-04-25 21:55

    那些把父母送進養老院的都是畜生都不如的東西!!!

  • 特准 12
    2024-04-25 17:50

    一老一小國之大者

  • 2024-04-26 01:24

    人應該有尊嚴的活著,這話是否該拓展含義了

  • 廣和 12
    2024-04-25 19:35

    所以多關注父母身體健康,父母健康能自理就是對兒女最大的支持

  • 鄒g 11
    2024-04-25 22:34

    只要媽媽在,我願意一輩子照顧著

  • 2024-04-25 21:12

    一生就只有這一次機會盡孝,何懼屎尿

  • 茶青 10
    2024-04-25 21:58

    80.90.00後這三代都將面臨文中的困境,而且可能是更大的困境,因爲這三代有很大一部分可能要贍養四個老人,城市人還好點有醫保,農村人就慘了,這特別是80.90這兩代在農村的父母輩很少有買社保的,一旦四個老人有兩個老人出了問題就是一個家庭崩潰的開始!

  • 毋言 10
    2024-04-25 16:51

    請保姆幫忙照顧 ,參加長護險,社區也提供護理。

  • 2024-04-25 19:30

    如果不是經濟原因,而必須做“單一選擇題”時,我相信大部分家屬子女都能做到在家照看,而不是最終送養老院…

  • 2024-04-25 20:36

    賤人就是矯情!

  • 2024-04-25 16:39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能堅持多久?只能無言歎息吧

  • 2024-04-25 18:15

    說那麽多頭銜幹什麽?他最重要的頭銜是別人的兒子!

  • 2024-04-26 06:32

    養老本來是社會問題,但是我們通過傳統觀念硬生生塞給家庭,尤其對于現在的中國,根本沒有精力去照顧老人,所以才有這麽多的悲劇發生

  • 2024-04-25 19:03

    大學教授工資比普通人高很多,完全可以請保姆

  • 2024-04-26 06:15

    從子女的角度看,贍養父母,天經地義。但從生命的意義看,這樣活著,連行屍走肉都不如。與其這樣苟延殘喘,不如直接進入極樂世界。

  • 2024-04-26 06:50

    順其自然,能爲父母做什麽就盡自己能力,所求心安,人這一生,也長也短,該經曆的就經曆吧!

  • 2024-04-26 06:38

  • 2024-04-26 05:57

    我國應該盡快制定實施有關《安樂死》的法律!讓受盡折磨的失能失衡或者無法救治,只能靠呼吸機等,插滿各種管子的病人,有尊嚴的離開這世界!

  • 2024-04-26 08:17

    教授的妻子不幫忙嗎?

  • 2024-04-26 10:16

    這位大學教授母親,得的老年癡呆,可比我們常看視頻,大新去哪兒了?照顧母親還要難上加難。大新的母親大小便,知道去廁所,吃飯自己吃,比這位老太太要強許多。大新只是每天做好三頓飯,陪老媽聊聊天,這位大學教授,每天照顧勞動強度,一般人承受不了,精神崩潰。

  • 2024-04-26 07:38

    我的母親和胡教授的母親,一樣的病。我們所承受的壓力,是常人無法理解的。只有親身經曆,才知道照顧老人的艱辛。

  • gyq 2
    2024-04-26 07:57

    願天下老人都能平安健康!不拖累下一代

  • 2024-04-26 07:46

    讓教授自己選擇。不管他怎麽選,請大家理解

  • 2024-04-26 08:00

    他有三兄弟姐妹都難,被獨生子女的怎麽辦?

  • 2024-04-26 10:35

    扯淡,大叫獸雇不起保姆嗎?

  • 2024-04-26 10:18

    大家都一樣,權利和義務,沒什麽說的

  • 2024-04-26 09:47

    凡是家裏沒有雇傭保姆、傭人、護工的家庭,遇到此類事情,只能無可奈何、反複煎熬。所以,養老産業,真是錢途無量[點贊][點贊]

  • 2024-04-26 10:40

    我母親生前總說的一句話是“我不要躺床上要你們侍候,該走的時候我就睡著走了”。我就說這麽多孩子哪能不侍候你呢!別想太多。結果在前年疫情快要結束的時候,媽媽真的在睡夢中離開了我,靜谧而安詳,痛徹心扉[哭哭]

  • 2024-04-26 11:24

    願趙雅芝安好!

  • 2024-04-26 07:50

    聽說牢有所養,不知真實性如何[笑著哭]

    阿白 回覆:
    歲數太大70多就讓回家了
  • 2024-04-26 09:39

    沒錢的悲哀,有錢找3個4個護工都可以,拉屎拉尿都幫你伺候的舒坦。只要錢到位。

  • 2024-04-26 09:32

    盡孝是自己的事,不是事迹!不應該大肆宣傳!不道德。

  • 2024-04-26 08:01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生真不容易。個人保險買夠,生病別拖累家人,僅此而已

  • 2024-04-26 10:46

    爲啥不送康複中心或是敬老院呢。自己照顧老人就是孝順?還不如讓專業的人來照顧好。

  • 2024-04-26 07:52

    獨生子女政策害苦了幾代人,這些人將來或者現在將面臨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顧的困境,上班的話需要雇傭家政人員,如果有兩個老人需要照顧的話,大概率夫妻一方就要有一個人就要辭去工作照顧,因爲你掙的錢很難請得起一個或者兩個家政服務人員,

  • 2024-04-26 07:18

    養老院是地獄,但是每個月一兩萬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承受的

  • 2024-04-25 22:40

    人生無常!願所有有愛心有孝心的人們互相扶持,堅持前行! 加油[點贊]

  • 2024-04-25 22:32

    “醉翁之意不在酒”,獠牙已露!別老把責任推給國家和社會,那家庭和個人要來幹嘛?教授是人子,盡孝道是本份。

  • 2024-04-26 03:25

    北大教授可以考慮去燕郊的高檔養老院

  • 2024-04-26 08:12

    活該 不抓緊移民去美國

  • 2024-04-25 23:55

    還好是北大教授,有錢,有時間。一個普通人又要照顧老人,又要養家,那才叫無助。

  • 2024-04-26 06:25

    需要安樂死合法化了

  • 2024-04-26 09:55

    我的母親是阿爾茨海默症,我也是高級職稱,工作骨幹,在最好的事業階段買斷工齡,成爲靈活就業人員,全職照顧她,夫妻不和,身體垮掉,天天崩潰,真的是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 2024-04-26 07:59

    有什麽別有病,沒什麽別沒錢。[哭哭]

  • 2024-04-26 05:55

    又是一個搞宣傳的!

  • 2024-04-26 07:32

    社會問題應該引起國家的關注。

  • 2024-04-26 08:38

    老年癡呆症是家庭最大的負擔,最主要是精力問題,既要照顧病人,還要工作掙錢養家,真是兩難。

  • 2024-04-26 04:32

    人人平等,大學教授照料長者沒啥奇怪的,沒啥特別😱😱😱😱😱😱

  • 2024-04-26 08:06

    你覺得自己幹值多少錢,讓護士幹值多少錢

  • 2024-04-26 05:31

    不能開的車就扔了吧,何必辛苦推著呢[呲牙笑]

  • 2024-04-26 08:50

    即便自己在家裏照顧,請個護工幫忙也好啊,不用這麽累,北大教授又不缺這個錢,買什麽慘啊

  • 2024-04-26 08:57

    還是送養老院好,照顧小孩是越大越好,照顧老年癡呆是越大越差沒有希望,滿屋屎尿,一個癡呆會搞亂整個家庭,最好的方法就是安樂死

  • 社會沒有相關專業職能部門嗎?

  • 2024-04-26 05:59

    建議國家制定法律實施安樂死合法化。

新新愣是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