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要控制時間!蹲久了容易蹲出血管疾病!

楊明傑醫生 2024-05-18 16:46:00

排泄是人體新陳代謝重要的構成部分,上廁所也是每個人的正常需求。

有的人會在上廁所時,讀書看報或者玩手機......不知不覺就忘記了時間,在廁所裏出不來了。

上廁所的時間,由原本5分鍾“速戰速決”變成了15分鍾,乃至半個小時多。

衆所周知,上廁所時間過長會引起痔瘡、便秘和視力減退,但不知道對血管的損傷也尤其嚴重!

01

廁所“久待”的血管疾病危害

我們一年約有2500次出入廁所,一天會去6~8次,但大多數人在廁所“駐紮”時間過長,今天就帶你認識一下,廁所“久待”的血管疾病危害!

血壓升高,易猝死

大家上廁所時玩手機,容易不自覺地忘記時間,使得如廁時間延長。這就使血液長時間向下流,導致腦部的供血較少,容易腦部缺血缺氧。

如果平時的體質較差的人,同時還存在血管調節反應差的情況,長期如廁時間過長或久蹲後突然站立,容易發生過性腦缺血,造成體位性低血壓,突發暈厥或腦血管破裂等意外。

血壓突然上升,也容易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從而造成猝死。

下肢靜脈曲張

久站、久坐是下肢靜脈曲張疾病的高風險因素之一,這也是教師、廚師、護士、前台等職業人群易患靜脈曲張的原因。

若廁所是蹲式,長時間上廁所也是一種易患靜脈曲張的高危行爲,嚴重影響下肢的靜脈回流功能。

一是久蹲人受到重力影響較明顯,血液回流較少,血液瘀滯在下肢靜脈曲張,當血液淤積量超過靜脈血管承受力就會發生迂曲和擴張,自然就患上了靜脈曲張。

二是上廁所久蹲容易造成便秘,便秘使腹壓增高,靜脈回流難度加大,長此以往就會導致靜脈曲張的發生。

02

養成良好的上廁所習慣

若要防止因上廁所導致血管類疾病,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養成良好的上廁所習慣。

日常飲食要規律、營養、健康!

盡量不吃過于油膩的食物,多吃蔬菜和膳食纖維,攝入足夠的水分。多喝蜂蜜水,可以清潔腸道,防止便秘。

上廁所不帶手機或報紙等娛樂物品

帶娛樂物品進廁所,會延長排便時間,空手上廁所,速戰速決!

養成定時的排便習慣

對大部分人來說,起床後半小時是結腸最活躍的時刻,腸胃蠕動活躍方便排便。

我們要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就算沒有便意,也要定時蹲一蹲;形成的排便規律不會被輕易改變!

盡量控制上廁所的時間,排便的最佳時間爲3~5分鍾,最長不超過10分鍾。

若有明顯的靜脈曲張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的治療!(文中圖片均源自攝圖網)

0 阅读:19

楊明傑醫生

簡介:善于系統化治療各類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