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深夜向陌生人索要“煙卡”,男子發視頻吐槽:感覺不舒服

琳琳教育日記 2024-05-21 16:33:19

在小學階段,孩子們愛玩愛鬧的天性常常被家長和老師包容。這種行爲其實是他們成長發育的一個必經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教育手段的運用顯得尤爲重要,應當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他們逐漸愛上學習,走上正軌。

然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們也需要適當滿足他們的玩樂天性。適時地給他們買一些玩具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玩具和文具必須嚴格區分,不能混爲一談。尤其是玩具不應該帶到學校去,因爲這會幹擾他們的學習環境。

小學生深夜向陌生人索要“煙卡”,男子發視頻吐槽,感覺不舒服

目前,許多玩具在網絡上走紅,成爲小學生們在學校裏攀比的對象。比如,之前流行的“蘿蔔刀”就曾引發人們對其安全性的擔憂。現在,又出現了一種備受爭議的玩具,叫做“煙卡”。這種玩具在學生中迅速流行,但也引發了家長和老師的廣泛討論和擔憂。

小學生們特別喜歡玩這種煙卡,可能是因爲它們攜帶方便,表面上看其實就是一張張方形的小卡片。然而,這些卡片上印著各種香煙的品牌,這引起了許多老師和家長的不安和反感。

雖然這些卡片本質上是一種可以玩耍和收集的小物件,但印上香煙品牌卻讓人擔心,這會在無形中讓學生們逐漸接受吸煙,並可能因此染上一些不良嗜好。

爲了應對這種情況,一些老師采取了強硬措施,他們在自己的班級裏沒收學生的煙卡,明確表示不允許在課堂上玩這種東西。這些老師的行動得到了部分家長的支持,他們也認爲這種玩具對孩子的成長有害。

然而,即便如此,全國各地的小學生們對煙卡的熱情依然高漲,尤其是在某些地區,學生們的攀比心理尤爲嚴重。有些小學生爲了制作煙卡,竟然在夜晚跑到燒烤攤旁邊,向陌生的成年男性索要煙盒,回家後再將這些煙盒裁剪、折疊成煙卡。

這個成年男子對這種現象頗有微詞,他拍下了自己半夜在燒烤攤吃燒烤時的經曆,視頻中竟然有好幾波孩子眼巴巴地望著這些成年人,希望他們趕緊把煙盒扔下來給他們。這種行爲讓成年人感到有些不安和擔憂。

玩遊戲可以理解,但不至于如此癡迷

尤其是大半夜的還不睡覺,只爲了收集煙卡,這顯然有些過分了。筆者之前在網上也看到過類似的情況。有一個奶奶不惜一切代價寵愛孫子,特意在節假日時攢了一整盒子自制的煙卡送給孩子玩。

這種過分縱容的行爲值得我們反思。雖然小學階段確實是應該給孩子們一些玩樂的時間,但正如我們一開始所說的,學習和玩耍應該有所區分,不能混爲一談。

尤其是這種煙卡,雖然在家裏玩一玩無傷大雅,但不應該帶到學校去,更不應該成爲學生們之間炫耀和攀比的工具。

如果煙卡在學生中成爲一種象征地位和受歡迎程度的標志,那些沒有煙卡的學生可能會被嘲笑和排擠,這顯然違背了玩遊戲的初衷。

家長和老師需要共同努力,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玩具和遊戲應該是孩子們放松和娛樂的方式,而不是攀比和炫耀的工具。

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們溝通,了解他們的興趣,幫助他們找到更健康、更有益的娛樂方式。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們在學習之余也能享受到快樂。

你們怎麽看待這件事呢,來說說吧?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 阅读:36

琳琳教育日記

簡介:別類分門,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