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太大!王亞平談183天太空之旅,落地後被人擡著出來無比心酸

娛樂仙露 2024-04-28 03:46:53

文 |遲遲

編輯 |遲遲

2022年,“太空教師”王亞平曆經183年終于返航,猶記得她在太空中的教學,讓無數學生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看似“輕松”的教學,對于王亞平來說付出了太多太多!

在返回地面的時候,她和翟志剛、葉光富三位航天英雄甚至連站起來都做不到!

在談起自己探索太空的經曆時,也滿是辛酸。

然而英雄就是英雄,即使眼前的困難再多,也無法阻擋他們前赴後繼的腳步。

4月25日,神舟十八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接力登船作業。

截止到26日,三名航天員已經順利進入空間站,和神十七機組的航天員們會師。

隨著新一代航天員們接二連三地進入太空,我們也不禁想起,他們會不會有人是看了王亞平的太空課堂才埋下了探索宇宙的種子。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北京日報】【百度百科】【中國青年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爲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太空授課,播下夢想的種子

讓我們普通人第一次切實感受到太空環境的,是航天員王亞平那一場轟動全國的太空授課。

那是在2013年,航天員王亞平成功登上了太空。

除了要進行正常的探索作業外,她還肩負著另一個神聖的使命,那就是爲全國人民進行一場太空裏的授課。

這是一個意義非凡的課堂,一方面展現了我國航天事業探索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讓大家看到了太空生存的惡劣,理解航天員們的艱苦付出。

所以對于主講教師王亞平來說,可謂是壓力山大。

在太空授課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失重的問題,爲了保證教學過程的正常完成,王亞平不得不借助綁帶把自己固定在艙壁上。

爲了簡明扼要地展現太空環境的特點,她准備了五個非常直觀的小實驗。

其中最讓人震撼的是水在太空中居然能形成一層水膜,還能承受住一個中國結的重量。

這幾個實驗一經播出,就激起了衆多觀衆的好奇心,大家第一次看到失重的環境竟然是這樣奇妙。

尤其是當時觀看的中小學生群體,他們對于物理的理解還僅限于課本上的原理,和學校裏條件有限的簡單實驗。

這次在太空裏,上了一場如此特別的物理課,一下子打開了他們的好奇心。

一籮筐的問題湧現在他們的腦海裏,孩子的求知欲是旺盛的,在王亞平落地之後,有非常多的中小學生給她寫信詢問太空中的生活。

王亞平在太空中給孩子們送來了寄語: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

希望在她的啓迪下,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喜歡太空探索,進而投入到我國航天事業中來。

也正是這場太空授課,才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了航天員們在太空中面臨了多麽大的挑戰,甚至可能會是一些對人體極限的挑戰。

極端環境挑戰人體極限

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資源就是水資源,在太空中這也同樣適用。

航天員們在太空艙中工作生活,擁擠的空間內要容納下所有的工作和生活的物資,導致任何資源的數量都要經過嚴格把控。

並且由于太空環境的特殊性,他們所産生的垃圾和生活廢料不能被直接排放。

于是,科學家們就經過試驗,從航天員們産生的尿液體液等廢水中,提取出了“再生水”。

這些“再生水”經過了嚴格的提純工藝,完全能夠達到正常飲用的標准,唯一需要克服的只是自己心裏的那道坎。

“再生水”解決了喝水的問題,但在太空中睡個安穩覺對航天員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讓人無法忽視的失重感導致航天員們在太空艙裏面行動不易控制,睡覺也只能把自己固定在睡袋裏。

身體固定住了,但失重帶來的皮膚向上拉扯的感覺卻無法改變,只能強行克服。

王亞平在進入太空時,爲了緩解壓力,還稱太空能給人開美顔,直接把松弛的面部拉緊致了。

由于太空中無法感覺到時間的流逝,航天員們很難轉變時差,王亞平常常躺下很久也無法入睡。

爲了能在太空自如地進行工作生活,航天員們在進入太空之前,就需要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准備,比如模擬失重。

因爲航天員不只會在太空艙裏面活動,還需要出艙作業,他們要穿著一百多公斤的航天服在艙外行走,這對人體的體能要求是非常高的。

每一個航天員都需要穿上厚重的航天服,在模擬的水槽場地裏面訓練,一百多公斤的重量哪怕是一個體格健壯的成年男性,穿起來也會有些吃力。

但作爲在生理上原本就稍遜于男性的王亞平,在幾乎是同等級的訓練強度下,還能超越大部分男性,獲得登上太空的機會,其背後的付出也是可想而知。

王亞平曾在采訪中說:太空不會因爲你是女性而改變它的環境,也不會因爲女性的到來而降低它的門檻。

那麽要想以女性的身體去征服它,那就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

兩次登上太空,這就是王亞平交出的最滿意的答卷。

除了這些太空中的極限挑戰,落地後他們又會遭受一番新的痛苦。

脫離了失重環境下的人體,在回到地球上的時候,會被大氣中的重力影響,身體的肌肉會出現萎縮,骨質疏松也隨之而來。

所以我們在看到王亞平在出艙時身體虛弱難以站立的新聞鏡頭時,這可不是矯情,而是重力導致的後遺症。

所以在出艙後的航天員們無法立即接受長時間的采訪,都需要先前往醫院檢查身體。

要想恢複到活動自如的狀態,他們還需要一段時間的修整。

迄今爲止,王亞平已經兩次登上過太空,多個首次的成就都彰顯了她在航天史上的輝煌履曆。

而抛去這些輝煌,我們也不能忘了,她還是一位媽媽。

是航天員也是媽媽

作爲中國唯二的女性航天員,王亞平注定是不同于那些相夫教子的女性的。

她太忙了,工作的特殊性導致她幾乎無法兼顧家庭和事業。

每天除了工作和訓練,她很少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家人和孩子。

在她身爲航天員的時候,她無法做好媽媽的角色。

2021年她登上太空的時候,總共在天上待了183天,其間還度過了一次春節。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出差太空的期間,她也幾乎無法和家人聯系,導致她年幼的女兒非常思念自己的媽媽。

在見不到媽媽的時候,她就拿著畫筆,畫出自己想象中媽媽在太空的樣子。

即使當時的女兒還沒上小學,她也非常懂事,不僅不埋怨媽媽無法經常陪著自己,還爲媽媽的工作感到驕傲。

相信在她上學之後,一定也會非常自豪地跟自己的同學說:我的媽媽是航天員!她能去天上給我摘星星!

王亞平的成功,既助力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更是成爲了全國女性的榜樣,她讓大家看到,女性在任何崗位上都是能夠發光的。

如今的王亞平,沒有再登太空,而是逐漸調整了自己的工作內容,更多地進行一些航天事業的宣傳工作,讓更多人對探索太空産生興趣。

繼續爲航天事業做貢獻的同時,她也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女兒。

結語

在無盡的宇宙中,人類能得以窺見它的一絲神秘色彩,得益于無數航天員們共同的努力。

嫦娥奔月是虛無缥缈的神話,但因爲有了這許許多多了不起的航天員們,我們對太空的探索才能進一步加深,讓奔月不再只是傳說。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還在繼續,仍有無數的航天人在爲之努力,讓我們爲他們致敬!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內容信息源自:北京日報、百度百科、中國青年網

19 阅读:9833
评论列表
  • 2024-04-28 12:24

    2022年,“太空教師”王亞平曆經183年終于返航! 183年[點贊]西利了

  • 2024-04-29 10:10

    用努力換資本,努力了,成功了,有啥心酸的?!

  • 2024-04-30 20:58

    其實這種上一次就夠了。上兩次有點過了。

    西石 回覆:
    過不過不是我們考慮的範圍
  • 2024-05-01 19:06

    你這183年是什麽意思?[得瑟]

  • 2024-05-01 13:11

    原本航天員回地面都需要擡,因爲失重環境下生活了一段時間,需要回地面科學調整一下,才能回歸正常生活。

  • 2024-04-30 23:23

    各行各業都有辛酸!哪有不付出得到名利的?

  • 2024-04-28 08:52

    我看著不說話

  • 2024-05-02 16:15

    183年,好棒!!!!

  • 2024-04-29 08:28

    經厲183年[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5-02 10:34

    這是間諜文章吧,制造輿論的。

  • 2024-05-02 11:18

    正能量,佩服佩服!重獎這些爲祖國科技發展的人員。沒收戲子、網紅的收入投入科技事業

  • 2024-05-01 17:41

    兩上太空很偉大!不過想問下小編,都失重了,穿一百多斤的太空服還分力氣大小嗎?

    小鮮肉湯圓 回覆: 右手指月
    你真的聰明,那100多斤的衣服穿在你身上衣服自己會動嗎?不還是要你使勁。
    右手指月 回覆:
    什麽其他力?你能說說嗎?小編提的是一百多斤重的太空服,他又沒提什麽其他力,就你聰明[敲打][敲打]
  • 2024-04-29 05:44

    巾帼不讓須眉

  • 2024-04-30 06:11

    真實的飛天常娥,太漂亮了,人中精英

娛樂仙露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