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武松對潘金蓮毫無興趣,卻會被孫二娘迷惑,人到中年才看透他

耳東品文史 2024-04-07 00:02:21

直裰冷披黑霧,戒箍光射秋霜。額前剪發拂眉長,腦後護頭齊項。頂骨數珠燦白,雜絨縧結微黃。鋼刀兩口迸寒光,行者武松形象。

從作者賦予武松的這贊詩便不難看出,武松這角色絕非等閑之輩,事實上他在書中也確實是如同“戰神”一般的存在,除了在征方臘時被那使妖法的包道乙給斬斷了一臂之外,武松幾乎是從無敗績,只要他出手,他的敵人必將倒下。

武松的形象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無非因爲作者在他身上花費了最多的筆墨,不過即便是如此,這個角色身上仍是留下了不少謎團,比如他爲何對潘金蓮毫無興趣,卻又會對孫二娘産生好感?

一、武松怒殺大嫂

潘金蓮第一次見武松時就表現得格外熱情,起初還只是嫂嫂對叔叔的照顧,可後來卻越說越不像話。

(潘金蓮、武松劇照)

她爲武松夾菜,爲武松上酒,甚至還要幫武松簇火,搞得武松好生尴尬,甚至有些生氣。

其實說來奇怪,就書中的描述來看,抛開人品不談,潘金蓮的形象算得上是十分出衆的,畢竟書中是這麽寫的:“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著風情月意。纖腰袅娜,拘束的燕懶莺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娆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

她的妖娆,武松一定是看在眼裏的,然而武松卻表現得極其厭煩的樣子。

比如這段對話,武松差點就沒忍住要動手:“那婦人欲心似火,不看武松焦躁,便放了火箸,卻篩一盞酒來,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盞,看著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兒殘酒。’武松劈手奪來,潑在地下,說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識羞恥!’把手只一推,爭些兒把那婦人推一跤。武松睜起眼來道:‘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帶發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沒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廉恥,爲此等的勾當。’”

(武松、潘金蓮劇照)

而當得知嫂嫂害死了他的大哥之後,武松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將那婦人掏心挖肺,連頭顱都割了下來,盡管後來的武松是被稱爲“行者”,但那也不過是穿了一身頭陀裝束罷了,他還是個凡夫俗子,不可能對潘金蓮的美貌無動于衷才是。

當然,潘金蓮是他的嫂嫂,他會因爲這一層關系而保持距離,那是說得通的,後來殺潘金蓮,也是因爲這嫂嫂害死了他的親哥,確實罪不可恕。

從這裏來看,武松是個不解風情,但又對惡人毫不留情的人。

可到了孫二娘面前,他卻換了一副嘴臉。

二、母夜叉擺平行者

相對于潘金蓮而言,孫二娘可沒有一副好看的皮囊,相反,那女子從穿著到外貌,無處不透露著一股殺氣,讓人一看就覺得她不是什麽正經人。

畢竟書中是這麽寫的:“門前窗檻邊坐著一個婦人,露出綠紗衫兒來,頭上黃烘烘的插著一頭钗環,鬓邊插著些野花。見武松同兩個公人來到門前,那婦人便走起身來迎接。下面系一條鮮紅生絹裙,搽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鈕。”

而後又道:“眉橫殺氣,眼露凶光。辘軸般蠢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腳。厚鋪著一層膩粉,遮掩頑皮;濃搽就兩暈胭脂,直侵亂發。紅裙內斑斓裹肚,黃發邊皎潔金钗。钏镯牢籠魔女臂,紅衫照映夜叉精。”

(孫二娘、武松劇照)

武松還沒進她那黑店之前,就已經有了幾分防備之心,甚至他心中已經有了弄死這女子的想法。

接著武松的做法是不動聲色,看孫二娘那毒婦表演,孫二娘只當武松是其他莽漢一般,依舊是走那“麻翻”“殺人”“砍肉”的流程,哪料那武松是裝暈,直接將她反擒住,瞬間驚得她哭爹喊娘。

接下來便是張青登場,解釋了一番他們夫妻的爲人,武松便放了他們。

其實這段劇情是很不合理的,他們夫妻二人後來的那番說辭與其說是“求情”,倒不如說是在“陳述罪狀”。

書中是這麽說的:“小人姓張名青,原是此間光明寺種菜園子。爲因一時間爭些小事,性起把這光明寺僧行殺了,放把火燒做白地。後來也沒對頭,官司也不來問,小人只此大樹坡下剪徑……實是只等客商過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饅頭。小人每日也挑些去村裏賣,如此度日。”

你看,他們是將自己的罪行一五一十的陳述了出來。

要說唯一算是辯解的話語,就是稱贊了武松一番,說那武松如何神勇,接著又說他們是識英雄重英雄的,比如他們曾放了魯智深。

再接著他們夫妻二人是好酒好菜招待了武松一番,又拿出了那套頭陀裝束與一對镔鐵雪花刀送給武松,武松不僅消了氣,反而還與他們結拜起來。

(武松、孫二娘劇照)

甚至從後續的劇情來看,武松與孫二娘的關系還算得上是十分親密,老版電視劇中,孫二娘戰死之時,導演還特意給武松加了一段痛哭流涕的戲,足以證明他與孫二娘確實算得上是十分親密了,也可以說是被孫二娘忽悠迷惑了。

這是爲何?

要說他是痛恨惡人,那孫二娘做的惡可比潘金蓮多太多了,兒時不解,如今再回過頭來看,其實武松的抉擇也不難理解。

三、現實的人性

潘金蓮與孫二娘到底有何不同?其實不用“比爛”,她們無疑都是該死之人,只是她們該死的原因不同罷了。

但對于武松二人,這二女的“初始立場”是不同的。

潘金蓮一開始是武松的大嫂,若沒有後面的事,武松自然能與她和諧相處,然而她卻殺害了武松的哥哥,犯下彌天大罪,武松殺她是理所當然的。

而孫二娘則不同,她的“初始立場”就是惡人,武松早已知道這一點,但在後續的接觸中,武松卻發現這女子倒也不是純粹的惡,算得上是“盜亦有道”,這才手軟。

(潘金蓮、西門慶劇照)

其實類似的情節在各種武俠小說中也十分常見,一個好人但凡做了些許錯事,往往就罪不可恕。

而一個惡人但凡有些良知,作者便會送他一句“回頭是岸”,他若聽了,那便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人們總是能接受一個惡人變好,卻難以接受好人變壞,這邏輯看似十分荒謬,卻又格外真實,施耐庵如此安排武松的決定,只能說他確實是深谙人性。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