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難看!細數《慶余年2》“七宗罪”,“劇王”成“爛劇之王”

港影記憶 2024-05-21 14:34:36

苦等了5年的《慶余年2》,終于開播了。

爲了更好地把劇情銜接到一起,我還特意把第一季的46集全部重溫了一遍,那感覺,真的是很爽很憂傷。

試問,誰願意接受,一個一路開挂的男主,最後慘死他鄉呢?

這就是爲什麽,即便是5年過去了,很多觀衆依然願意從《慶余年2》中,一窺範閑假死的真相。

我也不例外,所以,劇集剛一開播就湊足了熱鬧。

很遺憾地告訴大家,第二季真的對不起觀衆這麽多年的期待。

除了範閑假死的方式降智以外,劇中還有很多讓人止不住吐槽的地方。

接下來,咱們就來細數《慶余年2》的七大罪行,看看這部萬衆矚目的爽劇,究竟是“劇王”,還是“爛劇之王”?

《慶余年2》的第一宗罪:劇情拖沓。

如果你曾被第一季的敘事快感所吸引,那麽你很可能不會喜歡《慶余年2》的敘事節奏,因爲它實在是太慢太拖沓了。

遙想第一季中,範閑坐在門口,從少年等到青年時的神轉場,那畫面,簡直不要讓人太震撼。

可到了第二季中,劇情推進的速度,真的堪比蝸牛爬樹。

借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第一季舍不得快進,第二季忍不住快進。

尤其是被範閑假死真相所吸引的觀衆,在看第一集的時候,很可能會忍不住地扒拉進度條。

等了5年,不就是想趕緊看看,範閑死了沒死,如果沒死是怎麽活下來的嘛。

結果,劇集一開始,硬是給塞了一大段無聊至極的現代戲。

不僅讓袁泉在一個四不像的空間裏辦公,還讓學生、老師和環衛工人,依次問出觀衆的心聲,實在是多余。

好不容易等來了作者張慶的更新,還是要接著賣關子,真是讓人看得急不可耐。

另外,範閑提前回京都尋找滕梓荊妻兒的情節,進展也是慢得令人發指。

單是他在京都街上,用來看熱鬧耽誤的功夫,都夠滕梓荊的妻兒死上好幾回了!

更何況,他還在王啓年家中,小住了幾日。

甚至于,連人家妻子的脾氣,女兒名字的來曆,一家人的飲食喜好,全都給摸清了。

咱就說,故事的主線,還能不能好好地推進了,觀衆想看的是,範閑如何回到慶國一路過關斬將,實現他母親的美好遺願。

過度渲染這些細枝末節、無關緊要的戲份,真的會影響追劇體驗啊!

《慶余年2》的第二宗罪:邏輯混亂。

雖然編劇王倦說,自己爲了《慶余年2》的劇本都累瘦了,但劇集開播後崩壞的口碑還是說明,“勞苦”並不等于“功高”。

因爲,很多觀衆看完以後,都很難不産生一種智商被踐踏的感覺。

要知道,在第一季中,範閑是一個在路邊吃飯,都能夠被各方勢力隨時找到的“顯眼包”。

可到了第二季中,假死之後的他,在街上招搖過市,竟然還能瞞過皇帝、鑒查院、太子和二皇子的耳目?

這不是純屬瞎扯嘛,這都什麽跟什麽呀!

還有一點讓人不解的是,範閑染疾而死的消息,並不是他自己傳回京都的。

要欺君也是傳錯消息的人欺君,爲什麽所有人都認定是他欺君?就連他自己也這麽認爲!

更何況,他被迫假死,也是受了二皇子威脅後的無奈之舉,與他一起出使的人都可以做證,再不濟也有言冰雲、王啓年和高達親眼目睹。

爲什麽,他戳穿了二皇子跟北齊走私的陰謀,卻沒有說出他遭二皇子暗殺的真相?

要知道,這個時候,範閑已經得知慶帝就是他的親爹,如果暗中借力,他是有可能鬥垮二皇子的。

可他偏偏要另辟遠路,找北齊的公主幫忙,編了一個大宗師追殺的謊。

假死危機化解得莫名其妙,觀衆也看得莫名其妙。

《慶余年2》的第三宗罪:人設割裂。

這部劇中的人設割裂感,主要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前後兩季人物設定的割裂,說白了就是同一個人,在第二季和第一季中,給人的感覺不一樣。

就拿範閑來說吧,第一季中他給人的感覺是正義利落、智商超高的青年才俊。

任何人的任何套路,他都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可到了第二季中,範閑不僅智商令人堪憂,還總是會給人一種油膩的感覺。

他動不動就裝瘋賣傻的行爲,實在是令人反感。

面見陛下,哭天喊地求饒的同時,還抽空玩蟲子。

求助北齊公主,好不容易化解了假死危機,第一反應竟然是扮醜賣萌。

這些情節設定,讓角色給觀衆留下的印象,真的不是聰明可愛,而是過于降智。

非但不夠尊重範閑此前的智商,也不夠尊重劇中其他角色的智商,更沒有尊重劇外觀衆的智商。

慶帝也是。

第一季明明是個翻雲覆雨的幕後棋手,幾乎所有人都是被他玩弄的棋子。

可到了第二季中,剛一出場,他就直接“癫”了。

而且,據編劇的透露,在此後的劇情中,慶帝還有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

說實話,看了這個所謂自毀形象式的炸裂式表演,我棄劇的心都有。

除了這種前後不一的割裂感,第二季中的人物設定,也會讓人産生一種角色身份和角色性格非常不符的感覺。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齊大公主和抱月樓裏想要贖身的桑文。

前者身份高貴,是北齊皇帝的妹妹,奉命遠赴慶國和親。

于她而言,端莊大氣,行爲得體是最基本了吧,可毛曉彤扮演的北齊大公主一露面,各種反應都給人一種小家子氣的感覺。

倒不是說毛曉彤的表演不好,而是這個人物的性格,明顯跟角色的身份不符。

另外,就是抱月樓裏的桑文。

作爲一名淪落風塵之地的才女,她清高孤傲、不苟言笑,完全可以理解,但在求人替自己贖身的時候,她捂的哪門子耳朵,裝的哪門子可愛啊。

這種不尊重人物身份,隨意設定人物性格的行爲,在第二季中比比皆是,真的不知道是編劇偷懶,還是導演有意把《慶余年》從爽劇改成無厘頭的喜劇。

但不管如何,觀感都非常不好。

《慶余年2》的第四宗罪:強行搞笑。

如果說,第一季中王啓年、範思轍和辛其物這樣的搞笑人設,給觀衆帶來了很多出其不意的歡樂。

那麽第二季中,隨處可見的爛梗,則有一種刻意的造作。

範閑假死後,二皇子說“就算他化成灰,我也能認出來”,可見其凶殘。

可他的手下範無救,立刻把從焚燒現場拿來的灰,遞到二皇子面前。

意在故意制造反差,逗笑觀衆。

還有二皇子在陷害範閑時,故意把範若若牽扯進來,請求陛下給其賜婚。

這個手段何其陰毒,可二皇子的表演卻是,可可愛愛地比手勢,動作流暢到都能跳一段絲滑的手舞了。

這種一味把醜惡可愛化的行爲,非但一點都不好笑,還淡化了角色的反面色彩,並不能讓觀衆正確且全面地理解人物。

除此之外,劇中還有一些爲了搞笑而搞笑的設定,也讓人非常無語。

咱就說,用一段堪比“科目三”的舞蹈,來歡迎在外奮戰的皇子,迎接出使歸來的使者,這真的合適嗎?

不知道的,還以爲這是哪來的一群廣場舞大叔,正在跳廣播體操呢!

《慶余年2》的第五宗罪:演技浮誇。

不管是第一季還是第二季中,隨處可見的老戲骨和實力派演員,都是該劇引以爲傲的資本。

但跟第一季中演員們各司其職的精准表演相比,第二季中,有些演員的表現,還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首當其沖的,就是陳道明飾演的慶帝。

說實話,第一集中他的表演,就直接讓我看懵了,我是真不明白,範閑死訊傳來的時候,他爲啥像得了失心瘋一樣,蓬頭垢面地狂奔起來。

更不明白,他爲啥非要捶胸頓足地召見陳萍萍。

聽聞親兒子去世,悲憤交加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他的這些表演,真的太浮誇了,浮誇到不合常理啊。

不知道的,還以爲他是在搖拖拉機。

跟慶帝一樣,表演得非常不合常理的,還有範閑的姨娘柳如玉。

按照第一季的劇情,他們兩人也算是母子情深了,但聽聞範閑去世的消息,她抻直了脖子,瞪圓了眼睛,還是沒有瞪出一滴眼淚。

哪怕是關心範若若的樣子,也是肉眼可見的假。

好好的一個柳姨娘,硬是給演成這種樣子,真的是不能忍!(聲音也很奇怪)

《慶余年2》的第六宗罪:妝造拉垮。

雖說第一季的人物造型算不上好看,但第二季的妝造,明顯連上一季都不如,真的是拉垮至極。

就連出了名的凍齡美女俞飛鴻,在這部劇中的造型,也是肉眼可見的難看。

另外,陳萍萍和慶帝的眼角,也快被拉到頭頂上去了。

咱就說,梳個發髻都能梳出提拉眼尾、改善眼角下垂的效果,還真是讓人開了眼!

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二皇子的妝造,直接撞臉羊駝,毫無美感可言。

飾演他的劉端端,優勢在淩厲的眼神,短板主要在凸出的下巴和傾斜的嘴巴。

可他一如既往的斜劉海妝造,妥妥的揚短避長。

遮蓋眼神的同時,還讓他下巴和嘴巴的缺陷,直接在鏡頭前暴露無遺。

講真,真的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的造型師就是對家派來的臥底!

《慶余年2》的第七宗罪:廣告太多。

第二季的廣告非常密集,開頭、中間和結尾,廣告隨處可見。

就連同是作家兼編劇的匪我思存,都出來吐槽,廣告多到花錢都跳不過去,可見這些廣告多麽令人討厭。

而且,除了這些常規的廣告之外,編劇還會專門在劇中,給廣告商寫劇情。

也就是說,現代的廣告直接做到了古代的劇情當中。

看到範閑跟王啓年說,酸奶管夠的樣子,估計很多觀衆都會出戲。

做廣告做到這種份上,吃相簡直不要太難看,真的很讓人生氣!

以上種種,就是我一口氣看了7集之後,心中對《慶余年2》的不滿之處。

說是“七宗罪”也好,說是七個槽點也罷,總之,苦等5年,再來看第二季,真的太讓人失望了。

因爲,它根本不像是“劇王”,更像是“爛劇之王”。

如果你也剛好看過這部劇,並且有自己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大家一起友好討論!(撰文:葉時)

4 阅读:798
评论列表

港影記憶

簡介:分享經典香港電影,推薦那些年全民回憶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