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烏龍事件:原本打算荒漠建造電廠,卻意外獲得一個牧場

甄客百曉生 2024-04-27 06:03:27
前言

中國西部沙漠戈壁比比皆是,如何治理這裏一直是個難題,可科學家們還是找到了方法——建個光伏發電站不就行了。

說幹就幹,在青海湖邊的塔拉灘上,投資開工一氣呵成,可誰成想建設發電廠時,居然陰差陽錯的收獲了一個天然牧場,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烏龍事件了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戈壁灘上的戈壁

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灘,這裏可不是海南,因爲地處青海湖以南,因此被稱爲海南藏族自治州。

位于青海東南部,四周群山環繞,平均海拔高度3000多米,而且由于天氣幹燥,植物稀疏,林木難以生存,且有大量的風沙。

十多年以前,這裏有98%的土地沙漠化,風吹過,植被不能立,牲畜遷徙。

當地人們想了各種辦法,比如在沙子上種植植物,種植牧草,但這些辦法對塔拉灘上那些“爛透了”的土地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惡劣的生存條件讓村民們喪失了生計,沒有莊稼和牲畜,塔拉灘“貧困”的帽子算是徹底摘不下來,逼得村民們一個接一個地搬出了自己的家園。

但塔拉灘的沙漠化越來越嚴重,數萬平方公裏的農田變成了黃色的沙地,曾經那片草原已經變成了一片近百萬公頃的荒地。

但因缺乏有效的治理與經費,該地區的防沙防治工作亦舉步維艱,在"萬馬奔馳,塵土飛揚"的窮途末路下,難以想像會誕生一個前途光明的産業基地。

而隨著新能源的開發,原本貧瘠的大地,也開始煥發出勃勃生機。

新能源的開發

早在1968年,我們就開展了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並在1971年在“東方紅2號”衛星上成功地實現了太陽能電池的裝配。

但是,在90年代以前,國內的太陽能電池都是在探索中度過的,每年的光伏發電的産量都只有10千瓦。

進入90年代後期,隨著太陽能發電技術的進步,太陽能發電行業的快速發展,太陽能電池的生産和銷售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截至2007年度,全球太陽能電池産量已達2900千瓦,占全球太陽能發電裝機22%,位居全球第二。

通過特殊裝置的改造,將太陽能轉換爲電能,實現對能源的規模化開采,這也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

太陽能電池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光照,對于常年光照時間超過3000個小時的塔拉灘戈壁,可太適合了。

而在此之前,國家能源局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研究,也認爲通過對這片區域的開發,完全可以帶動當地發展。

如果這個項目順利的話,整個塔拉灘沙漠將會被改造成一座巨型發電站,一年可以提供329億千瓦時的電力。

但是,在沙漠上建造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站,卻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嘗試。

我們既沒有參照的例子,也沒有可供參照的科技,最重要的一點,沙漠地區有著很多天然的難題。

難題也能解決

太陽能發電聽上去很簡單,就是將太陽能轉換成電力,看似堅固,但其實很脆弱,沙子會降低電池板的壽命。

衆所周知,塔拉灘的沙漠地勢十分複雜,搬運電池板、玻璃等材料需要格外的謹慎,畢竟這些東西都是易碎的材料。

盡管工作人員特意挑選了一片相對平坦的區域,但這片區域依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幹擾,如果不及時解決的話,不僅會導致電力系統的運轉速度下降,而且還會對設施造成嚴重的損壞。

這也是塔拉灘最麻煩的地方之一,要在這裏修建太陽能發電廠,難度很大,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基礎才行。

沙漠這麽大,想要在這裏安裝光伏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經過仔細的研究,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播草種,這種方法既經濟又有效。

在此基礎上,在其周邊再栽植沙棘、檸條等具有較強抗旱、抗鹽能力的植物,爲其提供一道自然的防風固沙屏障。

等這些植被成熟後,它們就是最好的防風牆,既美觀又實用,一箭雙雕。

數月之後,正當這項工作接近結束之際,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在光伏板的陰影下,這裏竟然長出了嫩綠的小草!無盡的沙漠,在這一刻,被一片翠綠所覆蓋。

這實在有些出人意料,按說塔拉灘的沙漠幹燥而又缺乏水分,爲什麽植物會長得這麽茂盛?

還是說,當初建造這座太陽能發電站的時候,就已經將發電站和沙漠綠地同時開發了?許多外國環保方面的專家都對中國的科學家表示贊賞。

但在現實中,國內電站的設計者還沒有做到如此精細的環保化,與發電站相伴而生的牧場,其實是一樁相當巧合的“烏龍事件”。

最重要的是,光伏板擋住了大量的陽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沙子和草地上,導致氣溫下降,水份蒸發的時間相對較長。

另外,因爲是金屬材料,所以當白天和夜晚的溫度相差很大時,會在光伏板背面上凝結出水珠,然後再掉落到地面上,就當是給草地澆水了。

另外,爲了確保電池的高效生産,員工還必須經常清洗和保養電池板。

因爲工作人員不需要用到專用的清洗劑,也不需要特別的清洗設備,只需要將電池用清水清洗一遍就可以了。

于是造就了如今的塔拉灘上,一排排太陽能電池板一字排開,綠油油的草地在太陽能電池板的保護下茁壯成長,充滿了生命的氣息。

發電站與牧場雙收

最早的時候,這片區域的發電站面積只有七十多平方公裏,但如今卻是達到了609平方公裏。

只是沒想到,這些雜草竟然生長得如此之快,以至于要手動拔除雜草,可六百多平方公裏的面積,怎麽清理?

與此同時,戈壁灘上的遊牧民族也發生了變化,這裏的貧瘠讓他們無法放牧,于是他們離開了自己的家園,但如今這裏的草原卻變得如此肥沃,這對牛羊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

只要有足夠的飼料,這些牛羊就能長大,長大了還能拿去販賣,發電站與畜牧業成了閉環。

可這麽多的電池板,每一塊都價值好幾個綿羊,要是羊吃的津津有味,一口把儀器給弄壞了怎麽辦?

一開始,工作人員是不讓牧場上的人來吃草的,但是,牧民們的笑容卻是那麽的真誠,發電站裏的草這麽多,不用白不用。

爲讓羊有更多的地方"就餐",工程師特地將發電站裏所有的光伏板都擡高至1.8米,以便綿羊能夠在面板下面自由移動。

同時,爲了安置從周邊牧場運來的羊,特意在園內建造了四個羊欄,並在四周拉上了帶刺的鐵網,以防羊跑丟。

自2015年以來,塔拉灘光電發電廠周圍已逐步發展成爲大型"羊圈"。

還有人戲稱這種綿羊爲“光伏羊”,它們躲在太陽能電池板下,肆無忌憚地啃著青草,長的越來越胖。

同時,這些羊群也向人們供應了高品質的羊肉制品,統計數字表明,塔拉灘地區的"光伏羊"一年可以賣掉50,000頭,這對當地的牧民來說可是相當大的一筆收入。

隨著牧民的畜牧養殖逐漸形成一定的規模,施工隊伍還與牧民們簽訂長期合作的合同,爲牧戶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

太陽能電池板每天都要有人打掃,草坪也要有人照顧,還有一些體力勞動也要有人幫忙,而這些空缺的位置,都可以由牧民來填補。

施工隊伍利用了本地的牧民們,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同時也給了牧民更多的經濟收入方式,怎麽算都是雙贏。

與其說塔拉灘已經成爲一個光電發電站的工業園區,到不如說它是一個“工農”協作的樣板園區,而這種“電力+牧業”的融合,對全國各地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能源與農業與畜牧業的共贏,使原先被視爲"無用荒漠"的塔拉灘現在已經變成了地方上的"聚寶盆",如此“烏龍事件”越多越好啊。

參考:中國新聞網《探訪全球最大光伏基地:戈壁荒灘上泛起“藍海”經濟》

https://www.chinanews.com/m/cj/2023/07-17/10044316.shtml

國家能源局電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質量監督中心:《探訪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發電園區--青海戈壁荒灘興起“光伏海”》

http://prpq.nea.gov.cn/hyzx/7772.html

8 阅读:2415
评论列表
  • 天堂 21
    2024-04-27 22:10

    地下水清洗光伏板,不長草才怪

    不是很困難 回覆:
    光伐發電再抽水,比買電抽水劃算
    功道 回覆:
    又不是天天清洗,沒有光伏板遮陽,長得出來才怪。
  • 2024-04-28 10:27

    我見過幾個在耕地上建光伏的。所以不要炫耀這樣的功績

甄客百曉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