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少,死得早!是真的嗎?每天在這4個時間段喝水,排毒還養腦,別不懂

前沿大觀察 2024-05-14 19:11:04

在一次社區健康講座上,我遇到了張叔叔,他今年60歲,是一名退休教師。張叔叔平時喜歡讀書和下棋,最近他總說自己精神狀態不太好,經常感到疲倦,還常常有便秘的問題。

“張叔叔,您是不是平時喝水不多?”我關切地問。

張叔叔點了點頭:“我平時不怎麽覺得渴,就很少主動去喝水。總覺得喝多了還得老跑廁所,很麻煩。”

“你這樣想其實是不對的,張叔叔,喝水上廁所是好事啊,要不然身體容易出大毛病的。”我耐心地說,張叔叔和我家關系很好,平時更是非常照顧我,看到他這樣,我心裏也很難受。

而且老一輩人都說“喝水少,死得早”,雖然有些誇張,但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過這話並沒有在張叔叔面前說。

喝水看似簡單,卻跟健康有很大關系,喝水的時間也非常有講究,喝對的話更容易長壽健康!

一、長期喝水少早死風險高

水對我們身體是非常重要的,但你可能不知道,如果長期喝水少,早死的幾率竟然會高出很多?

根據一項醫學健康研究院的研究實驗,對超過12萬名中老年人進行了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那些血清鈉含量高于142mmol/L的人群,比那些低于142mmol/L的人,慢性病的確診率高了50%,死亡率也高出不少。

也就是說,體內水分不足,會讓我們更容易得病,還可能會縮短壽命。

二、喝水少對身體的危害

大腦受影響

喝水少對我們的腦袋瓜影響很大。大腦可是非常需要水的,水分占大腦的75%左右。當我們身體失水達到體重的2%時,你就會發現自己頭疼、惡心,甚至思考和說話的能力都大不如前。

尤其是對小孩子來說,缺水的影響更明顯。有研究顯示,兒童在缺水狀態下,認知水平和圖像識別能力都會下降,甚至有的小孩子會一時失語。可見,水對我們的思考和學習能力有多重要。

心理問題

喝水少還會影響我們的心情。有研究表明,每天喝水不到1000毫升的人,比那些喝水超過2000毫升的人,更容易感到焦慮和抑郁。

水分不足會減少我們腦中的腦脊液,而腦脊液減少會讓大腦神經衰弱,導致焦慮和抑郁。

器官受影響

水是幫助消化的重要成分,如果水分不夠,腸胃的潤滑度就會降低,消化也會變得困難,容易便秘。

還有腎髒,少喝水會讓尿液減少,毒素就會在腎髒裏堆積,時間一長,還可能會形成結石,導致腎結石、尿路結石。

增加肥胖風險

你可能沒想到,喝水少還容易讓人發胖。這是因爲,當我們體內水分不足時,身體會發出類似饑餓的信號,讓我們誤以爲自己餓了,然後吃更多的東西。

這時候,只要喝一杯水,很多時候饑餓感就會消失。所以,有句話叫“飯前喝湯,苗條健康”,真的有道理。

三、喝水的時機

早上起床喝水

早上起床後,建議喝一杯溫開水。經過一晚上的睡眠,身體會處于缺水狀態,這時候喝一杯溫水可以幫助我們迅速補充水分,讓血液流動更順暢。老人也說過:“早起一杯水,勝過藥補千百倍。”

飯前喝水

這樣可以潤滑腸道,幫助消化,還能讓你在吃飯時不會吃得過多,因爲部分饑餓感已經被水緩解了。

洗澡後慢喝水

洗澡後,尤其是熱水澡,會讓身體大量出汗,感覺口渴是很正常的。這時候要慢慢喝水,別一下子喝太多,否則容易讓身體負擔過重。

睡前喝水

雖然晚上睡覺時身體的代謝速度會降低,但我們還是會通過呼吸和出汗失去一些水分。睡前喝一小杯水,可以防止身體過度脫水。

1 阅读:478

前沿大觀察

簡介:帶你走進不一樣的影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