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汽車的道歉門:小米被投行紛紛看好,“智己們”壓力頗大

港灣商業觀察 2024-04-09 22:21:30

《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同樣是發布會,小米汽車極爲成功,而智己汽車則碰瓷小米SU7失敗犯了常識性錯誤,以至于需要公開道歉。多少應了郭德綱那句話,全靠同行幫襯。

從3月28日發布會至今,小米汽車無疑有著頂流的熱度,圍繞著SU7的各種細節更是被絡繹不絕地討論。 

然而,智己汽車卻爲對手的火熱再加一把火,小米SU7想不火都難。

01

3次道歉,智己汽車發布會的“事故”

4月8日,本來應該屬于智己汽車的大日子、好日子,畢竟是一場關于自己的新車發布會。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智己汽車卻把用來對比自身性能的小米SU7參數搞錯了,只能被動挨打,從CEO微博道歉,到公開正式道歉,這確實太尴尬了。

4月9日,智己汽車再度發布了致小米汽車的道歉內容,這已經是第三次了。在最後這次道歉中,智己汽車也談到,“小米公司發言人”在三次官方回應中用到了“有意造謠、抹黑、騷擾、不體面”等帶有傷害性的道德貶義詞。請小米公司發言人能如雷軍先生所說的那樣“口下留情”!

是否應了那句,黑紅也是紅?總之,這場“碰瓷”以智己汽車三度道歉落下帷幕。無論如何,相比起“蔚小理”及長城汽車、北汽集團一把手現場助力雷軍的備受贊揚,智己汽車此次都顯得有些不智。既然要對比,至少數據參數不應該搞錯,這難道不是基本的常識?

和小米汽車一樣,智己汽車也是近年來誕生的造車新勢力,官網顯示,智己汽車成立于2020年12月25日,是一家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裏巴巴集團共同打造的全新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

天眼查顯示,上汽及張江高科持股的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公司),爲智己汽車第一大股東,持股66.3481%;阿裏旗下的杭州灏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位列第二大股東,持股16.587%。

據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智己汽車IMOS斬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2022年4月17日,智己L7以連續漂移43.646公裏的成績,成功獲得電動汽車漂移距離最長吉尼斯世界紀錄TM榮譽。

02

喜與憂:智己一年銷量不如小米一周

4月8日的發布會,智己汽車推出“超級智能轎車”智己L6,並開啓預售。據悉,該車將于5月份正式上市。預售價格區間:23萬元至33萬元。智己L6Max標准版,不超過23萬元;智己L6Max超強性能版,不超過29.99萬元;智己L6Max光年版,不超過33萬元。

顯然,智己L6將與小米SU7展開肉搏戰。3月29日,小米汽車官方發布消息稱,在上市24小時後,小米SU7的大定數量達88898輛。根據第一財經的消息,截至4月2日淩晨,小米SU7的鎖單量已達到4萬輛。 

換言之,一周左右時間,小米SU7就取得了不少車企半年甚至一年的銷量。有汽車行業業內人士告訴《港灣商業觀察》,小米SU7掀起了整個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行業對手沒有人不羨慕小米首款車的銷量,當全民都討論小米SU7時,其他品牌車企的壓力不言而喻。“擺在同行面前的難題是,如何加速銷售,如何追趕上小米汽車的步伐,而價格戰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武器,今年行業顯然將面臨著更加內卷的情形,銷量差的甚至面臨著生死存亡。”

回顧智己汽車去年和近期的銷量。2023年,智己汽車累計銷售38253台,同比增長665%。2023年12月,智己銷量達10412台,其中智己LS銷售9878台。

雖然2023年同比暴增,但智己汽車還是沒有完成原定目標的4.5萬輛。而根據上汽集團公布的最新整車銷售數據,截至今年3月31日,智己汽車1-3月累計銷量10001輛。

據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表示,2024汽車目標銷量12萬-13萬輛。這意味著達成目標所需月均銷量爲1萬輛。

很明顯,智己汽車今年一季度僅完成了1萬輛,未來三個季度壓力可想而知。

真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隨著小米SU7的面世,多家投行對小米汽車前景給予了正面肯定。

野村發表報告指出,小米集團電動車型號SU7預訂量料超預期;公司電動車市場份額可望快速成長;以及公司透過HyperOS展現其生態系統的整合能力,成爲華爲有力的競爭對手等因素,均有機會對小米短期內的股價産生正面反應。

高盛認爲,小米電動車SU7帶來驚喜,首次亮相遠比預期強勁,而售價亦大致符合預期。SU7在上市24小時內訂單已達89000輛,顯示出訂單量強勁,同時SU7推出三款不同版本意味著産品組合更加平衡,或可帶動銷量及平均售價高于預期,因此將小米目標價由18.9港元上調至20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高盛表示,相信SU7已展現出成爲中國最暢銷高端電動車之一的潛力,預計2024年至2026年銷量分別爲10萬、17萬及32.6萬輛,因此將小米2024至2026年收入預測上調2%至6%,不過將2024至2026年經調整後每股盈利預測下調7%、0%及上調2%。

彙豐銀行研究報告指出,上調小米2024-2026年純利預測14%至19%,反映上調對小米電動車交付預期,以及對小米電動車毛利率展望更爲正面,維持小米集團“買入”評級,目標價由20.2元升至21.8元。

彙豐還認爲,小米上月28日推出SU7電動車售價21.6萬元人民幣,低于該行預期的26萬元人民幣,SU7在首24小時錄得近8.9萬輛預訂,輪候時間延長至13至27周,這一情況是小米對年輕一代品牌號召力的量化指標,更重要是部分舒緩市場對小米電動車業務的憂慮。上調對小米SU7今明兩年交付量預測40%及97%,至分別7萬輛及11.8萬輛。(港灣財經出品)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