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張朝陽吉利學院“逐夢”對話

車印記 2024-05-26 13:08:48

5月24日,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與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在吉利學院聚首,開啓關于“逐夢”的對話,深入探討了人才教育、科技創新、汽車運動等話題。同時,《張朝陽物理課》環節,張朝陽博士帶領吉利學院的師生,探討在宇宙間轉軌中遇到的典型問題——霍曼轉軌,感受物理學的魅力。

共話新質生産力,創新的底層是用戶需求與安全邊界

當今社會正在經曆著一場科技革命,智能化、數字化,遍布各個領域,“AI”、“新質生産力”等詞彙正成爲全社會熱議的焦點。

李書福認爲,“新質生産力”的目標,就是給人的生活帶來便利,生産力得到解放,這其中對“質”的理解,包括了質量、品質,也代表對事物本質的探索。而所有技術創新突破的前提,都要保證人類安全。因此,安全看似制約了汽車設計的自由度,卻是汽車設計最首要的條件。

張朝陽指出,技術的突破和極限的追求,大多來自紮實的理論物理基礎的學以致用,雖然工程領域有諸多實用的經驗公式,但是只有真正了解其中的原理,才能通過理論推演出物理的極限所在,從而打造出更極致的産品。

辦學25載,多元布局的吉利學院以實踐促教學

李書福、張朝陽參觀了由吉利打造的中國第一輛方程式賽車、學生自制的巴哈賽車、參加殼牌生態馬拉松的賽車、純電方程式賽車,以及諸多“黑科技”加身的汽車創新設計産業學院、培養國家戰略人才的吉利科技航天航空産業學院和探索未來能源形式發展前景的綠色甲醇實驗室。

張朝陽肯定了吉利學院寓教學于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相當生動有趣。講到投入教育的初心,張朝陽認爲,人作爲精神動物,除了基本的溫飽需求,還有慈善之心、公益之心和對社會承擔責任的動機。這種向善的本能,構成了人存在于世的意義,也是一個人本質的需求。

李書福秉持教育是報國之功、爲民之利。他認爲每個人都可以成爲爲社會做出或大或小貢獻的人才,每個人有平等接受普惠教育的權利。

吉利教育模式與理念強調"千人千面",致力于教育個性化發展,尊重主體性與差異,注重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與探索能力培養。吉利教育已培養超過18萬畢業生,80%進入相關行業,4萬成爲吉利骨幹,助力産教融合與職教改革。

寄語未來,年輕人無懼挫折勇敢向前

2024年,吉利學院遷址成都已滿四年,也迎來了從這裏走出的第一批畢業生。眼下,各行各業競爭愈發激烈,“內卷”之焦慮甚囂塵上,兩位同爲創業者、奮鬥者,給正在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一些寄語。

李書福鼓勵年輕人要以夢想作爲內驅力,源源不斷地堅持奮鬥。遇到困難時,堅持信念,相信明天會更好。雖然社會很卷,但別放棄夢想,要像逆流而上的魚一樣,持續奮鬥。

張朝陽希望年輕人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從而形成個人的自律與節制,並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所在。從腦科學的角度出發,消遣娛樂可以産生令人快樂的多巴胺,而當人在爲價值觀努力和追求有意義生活的時候,會分泌出五羟色胺,即成就感的來源,也是這種成就感不斷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

對話車手,追求中國制造的速度與激情

領克車隊車手馬青骅在此環節和二位大咖以及現場觀衆分享了自己的賽車生涯故事,他講述了自己實現“駕駛一台中國賽車參加世界最頂級賽事”夢想的故事。

5月4日,馬青骅駕駛領克 03 TCR 賽車獲得摩洛哥分站冠軍,中國車手駕駛中國賽車在世界級比賽中強勢奪冠,中國人、中國車、中國品牌在世界舞台閃耀中國速度。

李書福表示,汽車運動表面看是體育運動,本質上是推動汽車科技發展。中國現在是世界汽車大國,但原創能力很弱。只有通過比賽才能發現這個汽車運動某一個方面的薄弱環節、改進空間,才能持續地推動汽車科學、科技的發展,提升消費者的體驗。

0 阅读:11

車印記

簡介:路上沒留下痕迹,但車已經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