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周鎖單破萬輛,精准打擊小米SU7的智己L6還會高開低走?

車轱辘 2024-05-22 10:27:35

作爲最被上汽集團偏愛的子品牌,智己汽車在2020年就已經成立,但在這四年來,智己汽車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直到碰瓷小米後才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對于智己汽車爲何要碰瓷小米?答案也是顯而易見,就是要提升曝光度,畢竟當下是流量爲王的時代。

雖然外界對于智己汽車碰瓷小米都感到可恥,但從實際效果來看,智己汽車的目的已經達到,旗下的智己L6上市僅一周便斬獲了超1萬輛鎖單,正可謂黑紅也是紅。

上市一周鎖單量破萬,智己L6算成功嗎?

無論是對哪個品牌來說,上市僅一周就有上萬輛鎖單都已經是非常成功,像小米SU7那樣上市27分鍾訂單就破5萬輛只能說太過現象級。對于沉默四年之久的智己汽車來說,智己L6就是其最後的救命稻草。

小米SU7作爲智己L6的碰瓷對象,自然是智己L6的最大競爭對手。從價格來看,小米SU7的售價區間爲21.59-29.99萬元,而智己L6的在前期購車權益的加持下,售價區間僅爲19.99-32.59萬元,且不同版本車型定價也是在高度看齊小米SU7。

很明顯,爲了“壓小米SU7一頭”,智己L6用更低的售價提供了更高的配置。在核心的三電配置上,智己L6入門車型也和小米SU7一樣,采用了400 V架構,且在CLTC工況下的續航裏程也能達到650km。雖然比不上小米SU7入門級車型的700km續航,但考慮到19.99萬元的售價,這一短板也不算是大事。

至于售價爲23.99萬元的智己L6 Max長續航版和售價25.59萬的智己L6超長續航版車型,則是抓准了小米SU7只有MAX版車型才有800V架構的痛點。更高的電壓平台不僅給智己L6帶來了更快的充電速度,用戶更是僅需要3999元就可以選裝空氣懸架和電控動態阻尼調節系統,這也是小米SU7的中、低配車型所不能提供的配置。

很顯然,如果單看産品力,智己L6在各個維度都要領先小米SU7。但汽車市場的競爭向來不僅僅是看賬面參數,否則國産車早就實現了對合資車的反超,因爲所有合資品牌的表面實力都遠不如同級別同價位的國産車。同樣的道理在智己汽車和小米汽車這裏也是一樣,智己L6用了一周的時間實現了鎖單破萬輛,而小米SU7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實現了超10萬輛的鎖單,且小米在今年的産能僅有10萬輛。

當然,小米SU7的成功也並不意味著小米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有多領先,更多的還是靠著領先同行的營銷手段和雷軍的個人魅力。在核心技術上,作爲造車小白的小米汽車顯然是比不上背靠上汽集團的智己汽車,在智能化領域更是不如華爲,其本身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能否走得長遠也得看小米汽車後續的表現。

智己L6會再次高開低走?

從目前的表現來看,智己L6已經算是智己汽車表現最好的産品,但智己也不能高興得太早,因爲智己旗下幾乎每款車型都經曆過高開低走的曆程。

從智己汽車的造車過程來看,雖然背靠上汽集團,得到了上汽最多的偏愛,但始終未能在高端市場掀起太大波瀾。2022年4月,智己汽車首款車型智己L7正式上市,售價36.88-40.88萬元。12月,智己的第二款量産車LS7也正式問世,預售價格區間35萬-50萬元,號稱預售首日十分鍾訂單量破千。

在銷量方面,瞄向高端市場的智己汽車被狠狠的打回了現實。2022年7月,智己L7銷售816輛,8月份銷量突破千輛,達到了1007輛,9月達到了銷量高峰,單月交付1049輛,此後銷量便一直下跌,甚至每月銷量僅有兩位數。

至于智己LS7,銷量則更加慘淡,雖然在去年3月份銷量一度接近2000輛,但從去年7月份開始,智己LS7銷量就在不斷下滑,進入到2024年後,單月銷量更是從未突破過500輛。最後就是智己LS6,雖然在去年12月份創下了9878輛的曆史最佳成績,但自從進入到2024年後銷量就在持續下滑,以至于到了4月份銷量僅爲1456輛。

很顯然,智己汽車旗下的L7、LS7、LS6在上市初期都取得了不錯成績,但都未能穩住銷量,高開低走也成了智己汽車的痛點,這也讓外界對智己L6捏一把汗。更何況,智己L6所處的20-30萬元純電轎車市場已經變得越來越內卷,智己L6不僅要與小米SU7競爭,極氪、小鵬、樂道、特斯拉、阿維塔等品牌都會爲智己L6帶來不小壓力。

寫在最後:

無論是小米SU7還是智己L6,在20-30萬元這一價格區間中的競爭力都不差,雖然現在所取得的成績還算不錯,但後續能夠有持續穩定的銷量才是成敗關鍵。另外,智己汽車靠碰瓷小米和歌頌苦難所得到的流量真就不會被反噬嗎?

0 阅读:4

車轱辘

簡介:車轱辘關注汽車産業、公司、車型、後市場和汽車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