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盡頭之遙遠的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霍巴特

夏彤能源 2024-03-12 18:35:06

文件編號:T001/0489

刊發時間:2024年3月11日

世界盡頭之遙遠的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

--2024年3月塔斯馬尼亞旅行之霍巴特

王能全

到澳大利亞旅遊,是國人熱門的目的地之一,大堡礁、黃金海岸、悉尼等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可能也是國人到的最多的澳州旅遊地點。2024年3月7日淩晨,從北京直飛悉尼,經過10多個小時的飛行,澳州當地時間3月7日下午,我們抵達悉尼,本次澳州之行,是工作近40年來、特別是退休後的第一次休閑遊,近一個月的時間裏,規劃看一看澳州的幾個地方,也順便實地考察一下澳大利亞能源市場情況,算是對多年來持續開展的世界能源和石油問題研究、觀察的現場調研。

塔斯馬尼亞簡況

塔斯馬尼亞(Tasmania,縮寫爲TAS),簡稱塔州,是澳大利亞唯一的海島州,位于澳大利亞大陸東南角約240公裏的外海,行政範圍包括塔斯馬尼亞島與周圍的小島,人口約50多萬,最大城市是首府霍巴特,人口約20多萬。

塔斯馬尼亞州陸地面積約6.8萬平方公裏,在澳大利亞六個州中占地面積最小。塔斯馬尼亞爲澳大利亞自然生態保護最完善的地方,有地球上唯一的卵生哺乳動物—鴨嘴獸,號稱“天然之州”、“蘋果之島”、“假日之州”,也被稱爲“澳大利亞版的新西蘭”。

1642年11月24日,荷蘭探險者阿布·塔斯曼,據稱第一位“發現”了此島。1777年,詹姆斯·庫克船長抵達塔斯馬尼亞。1790年左右英國人登陸,1803年宣布該島爲英國殖民地,1825年從新南威爾士州獨立,設立了行政和司法部門;1853年以前,主要用作流放地,尤其是亞瑟港,關押著上千的犯人。1856年,實施自治,改名爲塔斯馬尼亞;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塔斯馬尼亞加入,成爲聯邦的一州。

塔斯馬尼亞,與澳大利亞本土最南方的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隔著巴斯海峽相望,距離南極洲只有2500公裏,被稱爲是"世界的盡頭",其首府霍巴特又是這個島最南端的城市,再向南就是南極了,很多國家的南極科考隊都將其作爲中轉站。

霍巴特三日旅行記

3月7日下午抵達悉尼後,休息一天,3月9日一大早,我們就乘飛機,飛到了澳大利亞最南端的塔斯馬尼亞首府霍巴特,開展了爲時8天的塔斯馬尼亞深度家庭休閑遊。

(一)第一天,2024年3月9日,薩拉曼卡集市-卡斯科特啤酒廠-惠靈頓山

悉尼到霍巴特的飛行時間約一個半小時,空中飛行距離與從北京到上海差不多。3月9日6點前,我們就到達悉尼國內機場,雖然時間還是清晨,但乘坐飛機的人很多,我們乘坐的航班是澳大利亞航空公司,波音737-800型上的飛機上坐滿了旅客,很多乘客似乎不是澳州人,坐在我們前排的應該是印度等南亞地區的旅客,兩口子帶著兩個大女孩。飛機上,還遇到一對澳大利亞年輕的夫婦,帶著三個孩子,大孩子是一個小女孩,約3-4歲的樣子,自己拉著一紅色的小行李箱,很是活躍,典型的洋娃娃模樣,兩口子身上各背著一個約半歲左右的嬰兒,含著奶嘴,應該是雙胞胎,飛機降落後在霍巴特機場離開大廳看到,有兩位爺爺奶奶模樣的老人接機,小姑娘非常興奮。

悉尼飛霍巴特的時間雖短,但要求卻非常的嚴格。因爲塔斯馬尼亞島爲保護當地的原生態,不允許島外的任何動植物進入,因此,飛這個島的只有澳大利亞國內航班,沒有國際航班,下飛機後的檢查如同國際航班一樣,連狗狗們都上了崗,查驗旅客的行李,看是否有違禁物品被帶上島。

因爲計劃中的是深度休閑遊,出發前就預訂了汽車,飛機到達後在離開大廳,有很多租車公司的櫃台,很多旅客在辦理提取車輛。我們很方便提取了預定的汽車後,就正式開始了在塔斯馬尼亞的8天旅行。

3月9日,周六,之所以選擇這一天開始塔斯馬尼亞之行,是因爲每周的周六,霍巴特都要舉辦薩拉曼卡集市,這是很多遊客到塔斯馬尼亞旅遊基本都會到的地方。從霍巴特機場提取預訂的汽車後,不到20分鍾的車程就到了這個集市,現場非常熱鬧,道路的兩連都是帳篷式商店,出售各種物品,很多是各種各樣的小吃,基本上就是國內常見的廟會。

在這個遠離我們國家的集市上,有幾個由中國人開的商店,還有好幾個商店的老板會講幾句中文,有一個老板還到過中國的山東和無錫,集市的服務中心也有幾位中國人。看來,真的是如同那句話所說的,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

集市,靠近霍巴特政府大樓和大草坪的邊上,臨近港口,港口裏有很多遊船,看到很多人去上船。

集市的一個主路口有一個雕塑群,介紹的就是1642年11月24日,阿布·塔斯曼如何發現塔斯馬尼亞的,有塔斯曼的雕像和三艘船的模型。

臨近中午時,大草坪上舉辦了一場應該是海軍的活動,約100多位的海軍人員穿著制服,有樂隊奏樂,一位女士發表講話,活動非常隆重。

看完了集市後,已是中午,因爲早晨早起,只在悉尼機場簡單吃了點東西,此時已饑腸碌碌,在碼頭上看到一家客人比較多的店,進去吃午飯,選了一份海鮮炸魚薯條大套餐,有生蚝、大蝦、鱿魚,大頭是炸魚、薯條和蔬菜沙拉,量非常的大,咬著牙基本上吃完,既還了早晨沒有吃飽的債,也爲下午的活動准備了充足的能量。

吃完午飯後,繼續下午的活動,先去遊覽卡斯科特啤酒廠。卡斯科特啤酒廠,建設運營于1824年,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釀酒廠。該啤酒廠的老廠房,像一座法國城堡。這個啤酒廠,采用從威靈頓山流下來的山泉,本地生産的啤酒花和大麥,用傳統方法釀制啤酒,據說啤酒不在澳大利亞其他地區銷售。老廠房對面的廠房裏,設有博物館,展示著酒廠的曆史圖片和實物。廠裏有參觀和品嘗活動,我們購買了四聽和一瓶啤酒,廠裏有一個很漂亮的花園,餐廳裏有很多遊客在品嘗啤酒,用午餐,是一個典型的工業遺産類遊覽項目。

塔斯馬尼亞旅行第一天的重頭戲,是去參觀惠靈頓山。惠靈頓山位于霍巴特市區西方約20公裏處,標高海拔爲1270米。雖然離市區並不遠,山也不高,但上山的路比較窄,開慣了左舵車,坐在右舵車的前座上,真的有點提心吊膽。從啤酒廠出來後,向惠靈頓山進發,越向山頂開,山上的樹越來越小,到了山頂,主要都是大石頭,樹不但少,而且很小,都是灌木。下午約2時20分許,到達山頂,山頂基本上是一個很大的平台,除了一個通訊站及其大高塔之外,四面都有非常好的步道,還有一個觀景廳,可以俯瞰整個霍巴特及其周邊的景色。

3月9日下午,天氣非常好,陽光燦爛,能見度非常高,可以看清霍巴特市區全景及塔斯馬尼亞的外海。不過,就是風非常大,很多地方人都難以站立,要緊握手機,防止被風吹走。下午的風雖然非常大,但可能是還處于夏末的原因,天氣並不冷,很多旅客還穿著短褲。

惠靈頓山的觀景廳裏,有一幅圖片,介紹了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作爲科學考察船獵犬號的一員與霍巴特的關系。1836年2月,達爾文到訪了霍巴特。在《獵犬之行》一書中,達爾文稱,自己“對少數的大房屋尤其深刻,不論是已建或興建中。”1835年,據人口普查,霍巴特約有1.38萬人,全塔斯馬尼亞州則有3.65萬人。

在霍巴特機場取車時,就看到國內很常見的MG牌子(Morris Garages,上汽名爵)的汽車。在惠靈頓山頂上,看到了一支MG車隊,約有10多輛,車上貼著編號,都是中國人的模樣在開車,懷疑是否是MG車廠在塔斯馬尼亞搞推廣活動。不過,3月10日、11日的兩次遊覽活動中,又碰到了這支車隊,閑談中,得知他們是一支來自新加坡的老年自駕遊團隊,在霍巴特租的車。

3月10日,從有關新聞中得知,3月9日,是近百年來霍巴特最熱的一天,當天的氣溫達到了34度。看來我們非常幸運,讓我們趕上了這一天,正是晴朗和豔陽高照的天氣,讓我們在惠靈頓山上可以一覽霍巴特周邊美麗的景色。

(二)第二天,2024年3月10日,布魯尼島一日遊

布魯尼島(Bruny Island),面積爲322平方公裏,位于塔斯馬尼亞州東南沿海,與塔斯馬尼亞本島有讓·恩特卡斯特克斯海峽分隔,汽車只能通過渡船運送上島。該島是一個度假勝地,有沖浪海灘,很多片白色的沙灘,有國家公園和曆史遺迹等。

3月10日的一整天,我們都在布魯尼島遊覽。上午,從居住的霍巴特市區出發,開車約一個小時,到達赴布魯尼島的Kettering輪渡碼頭,沒有想到的是,可能是星期天的原因,碼頭上等待上船的車已排出了很長的隊,在我們的前面,是一組摩托黨,約10多輛各種類型的大馬力摩托車,騎手都是老年人,穿著專業。輪渡碼頭的邊上,是一個海灣,停著很多遊艇,爲了打發時間,在車輛排隊等候的同時,我們從公路上下到海灣,沿途看了各種類型、大大小小的遊艇。大約半個小時的等待後,我們終于上了輪渡,約20分鍾左右的時間,就跨過海峽達到布魯尼島。

作爲度假勝地,布魯尼島上可以遊覽的內容非常豐富,如都想看完的話,可能需要幾天的時間。因爲是一日遊,3月10日的一天裏,我們安排了五項非常緊湊的遊覽活動。

旅遊活動中,品嘗當地的美食,是到很多地方的重頭戲之一,這次我們的布魯尼島一日遊也是如此。3月10日遊覽布魯尼島的第一項活動,就是品嘗島上著名的Get Shucked 生蚝餐館。可能是太過有名的原因,我們到達時,不但停車場爆滿,而且不大的餐廳裏,已經排了很長的隊,輪渡排隊時遇到的摩托黨們也在用餐。不同于在霍巴特碼頭所吃的海鮮炸魚薯條大套餐,這個餐館主打生蚝的不同吃法,主要有三種,分別爲生吃、裹面包屑炸和加醬蒸,加上沙拉和薯條,另配紅或白葡萄酒。大約排隊半個小時後,我們才領到生吃的生蚝,又等了約10多分鍾,才吃上了另外兩種吃法的生蚝。

因爲餐廳裏的食客太多,我們與三位中國人模樣的客人拼桌。問候中,知道他們是新加坡人。用完餐後,在停車場,我們又看到幾輛有編號的MG汽車,這才明白,3月9日下午在惠靈頓山頂看到的MG車隊,是來自新加坡的一個老年自駕遊團組,MG汽車是在當地租的,而不是廠家的推廣活動。

3月10日遊覽布魯尼島的第二項活動,是參觀蜜蜂工廠店,商店裏有各種各樣的蜜蜂産品,商店的後面就有很多蜜蜂箱子,大量的蜜蜂在飛舞。

3月10日的第三項活動,是遊覽布魯尼島的頸峽和楚格尼尼觀景點(Bruny Island Neck Game Reserve and Truganini Lookout),這個景點非常有名,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布魯尼島實際由兩座島嶼組成,兩者之間通過一個狹長的沙質地峽連接,這個地峽就被稱爲頸峽,頸峽的一邊是外海,3月10日因爲有小雨和刮風的原因,外海裏風浪非常大,另一邊是內海,則風平浪靜。二是,更爲重要的是,這個觀景點,是紀念最後一個純種的塔斯馬尼亞土著楚格尼尼的地方,從停車場向觀景點上走開始,就有一個有關楚格尼尼生平的簡要介紹,通過200多階台階,登上不高的觀景台之後,布魯尼島兩邊的大海,盡收眼底,在觀景台上有一個不高的楚格尼尼的紀念碑。因此,這個景點無論從景色還是人文來說,都是遊覽布魯尼島最應該看的地方。

除了可以觀看截然不同的兩片海之外,這個地方還有大量企鵝打的洞,不過,因爲時間不對,當天我們並沒有看到一只企鵝。

3月10日的第四項活動,是遊覽二棵樹周邊的景點。二棵樹景點,真的就是來源于兩棵大樹,一高一矮,下邊的沙灘非常漂亮。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有曆史來曆的景點,據說當年詹姆斯·庫克船長和其他航海家來到布魯尼島進行探險時,就使用這兩棵樹作爲導航,到決議溪去補充淡水。除了兩棵樹之外,這個景點邊上還有一個冒險灣煤礦遺址,從海灘上仍然可以看到海邊黑色的煤炭。

3月10日的第五項活動,是遊覽布魯尼島燈塔。從二棵樹景點到布魯尼島燈塔,有一段約10多公裏公路,是土路面,沒有柏油,車輛一過掀起一大片塵土,顛簸得非常厲害,是標准的搓板路。布魯尼島燈塔,建于1838年,是澳大利亞第四古老的燈塔,也是澳大利亞持續有人值守最長時間的燈塔(158年,1838年到1996年)。燈塔,位于布魯尼島的最西南角,面臨太平洋。登上燈塔所在的山頭,風非常大,雖然燈塔所在的山頭並不高,但面向外海的山坡上只有灌木叢,已不見大樹。

在燈塔所在山頭的下面,有一個博物館,介紹了燈塔的建設和運營曆史,還有不少當年使用過的設備。從博物館出來,非常幸運的是,看到後面的山坡上有很多鳥和數只大小不一的袋鼠,雖然這兩天在路上看到了很多被汽車撞死包括袋鼠在內的動物,但看到活著的袋鼠,還是本次澳大利亞之行的第一次。只要不靠得太近,袋鼠對于我們的拍照,無動于衷,看來這裏的袋鼠見過大世面,可能遇到過來自世界各自的遊客。

返程的路上,還算幸運,上了柏油路後,開始下雨且雨越來越大,這樣泥土沒有將車弄得更髒,而且還幫助洗去了來回路上粘上的塵土,想來除了美景和美食之外,布魯尼島不願讓作爲遊客的我們,帶走屬于島上的任何東西。

晚上6時15分許,在越來越大的雨中,我們到達輪渡碼頭,又見排出的長隊,在等待約40多分鍾後,晚7點我們乘最後一班輪渡,離開布魯尼島返回霍巴特,回到市區已是晚上8點一刻左右。

在布魯尼島上遊覽的過程中,沿途看到一個又一個牧場,牧場的上面是大片的樹林,牧場裏可以看到大量黑牛、花牛和羊等,因爲塔斯馬尼亞的季節已是夏末,正在進入秋季,牧場上的草都是黃色的,還有不少卷成卷的牧草。個人的感受,布魯尼島非常像日本的北海道,高倉健主演過的一部電影,即《遠山的呼喚》裏的景色與布魯尼島看到的牧場基本一致。事實上,這一感受,在從霍巴特去布魯尼島的路上,就不時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因爲公路的兩邊,就是一個接一個的牧場。

作爲一個知名的旅遊點,除了美景和美食之外,個人的感受是,布魯尼島的基礎設施還有待改善,除了前面提到的到燈塔的10多公裏搓板路之外,島上的很多景點雖然有洗手間,也有抽水馬桶和手紙,但都是深坑式的,洗手水時有時無,衛生條件一般;吃過的網紅生蚝餐館,餐桌估計很長時間沒有認真清洗,餐盤放上就不太容易拿起來,被粘上了,周邊的環境也比較髒亂。

(三)第三日,2024年3月11日,亞瑟港監獄遺址-塔斯曼島3小時遊船巡航

3月11日,是我們在塔斯馬尼亞的第三天,雖然當日只安排了兩項遊覽活動,但都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具有挑戰性。

因爲遊覽的項目早有計劃,上午稍晚,早飯後,我們從霍巴特出發赴亞瑟港。因爲是前天晚上下過雨的原因,高速公路兩邊和山上的樹都青翠欲滴,非常養眼。一路上,是一個接一個的牧場,比起10日所看到的,11日上午所路過的牧場,有的在海邊,有的在內陸,不少一個牧場就是一個山頭,非常壯觀,也有大群的牛羊。因爲11日上午是陰天,不時有陣雨,經常看到牧場的半山腰有雲彩環繞。路過一個遊艇碼頭時,一大片樹林之下,是白色的大小不一、類型不一的遊艇,樹梢是連綿的白雲,尤如仙境一般,非常具有意境。

3月11日活動的第一項,是遊覽位于亞瑟港的監獄遺址。沒有想到的是,進入遺址之後,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完全是一幅英國的鄉村公園,而不是想象中的監獄。

亞瑟港監獄,建立于1830年,是當時英國關押澳州犯人的地方,1840年時,居住的人口總數約2000多人,包括犯人、守衛監獄的土兵和監獄管理人員等,是當時塔斯馬尼亞重要的工業定居點。1877年,監獄關閉,很多建築被拆除,部分建築又被森林大火損毀。1916年,監獄遺址被認定爲“曆史名勝古迹”。1980年初,啓動保護工程,1987年亞瑟港曆史遺址管理局成立,管理這個遺址。

亞瑟港監獄遺址很大,完整遊覽需要兩天的時間。我們僅參觀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建築,包括主監獄、警戒塔、高級軍官營房、軍官營房、指揮官寓所、醫院、庇護所、隔離監獄、一戰士兵紀念大道、郵局、教堂和花園等,基本上包括了遺址的主要內容。這一遺址,可以講的故事很多,被監禁的有各色人等,而且在這個警戒森嚴的監獄裏,居然有犯人逃跑,真的是很難以想象。因爲遊記的篇幅所限,我們就不多介紹了。

就是在這個花園般的監獄遺址中,還發生了一起轟動世界的慘案。1996年4月28日,一名持槍者,在遺址及其周邊槍殺了35人,並打傷了19人。爲此,遺址中還專門建有這次槍擊慘案的紀念花園。

從遺址出來後,是我們11日遊覽活動的重頭戲,塔斯曼島3小時遊船巡航,集合點距遺址的出口不到5分鍾的距離。辦理完手續後,所有參加活動的人員,都拿到一件厚重的雨衣,然後或乘車或步行至碼頭。乘坐的船只,是約可乘坐20人的高速艇,有頂,但是敞開的。上船後,船上的服務女士講了一通注意事項,大家都穿上雨衣,由此開始了約3個小的海上巡航。

巡航中,我們可以在海上近距離看到很多諸如海豹、鯨魚、海鳥等野生動物,更爲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千奇百怪的岩石、岩洞等,有的岩石如一柱天,有的如城門一般,有的就是海上的大山洞,很多景色超乎想象,只能不時感歎大自然的力量和鬼斧神工!

長達3個小時的海上巡航,更是對遊客們身體和毅力的考驗。乘坐的遊艇,是三台馬達的大功率快艇,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速度非常高,因爲大浪,船經常像飛起來一樣,又重重地落在海上,加之11日是陰天,不時一陣陣大雨加上大風,浪非常大,顛簸異常。開船前,工作人員推薦每位乘客服一片暈船藥。即便早有准備,但是過程中還是非常的難受,大風加上雨水、大浪,雨不時打在臉上,還是有爲數不少的乘客暈船,到後期的一段景點航程時,連我這個從小就熟悉南方小漁船的人,也在心裏希望盡快結束行程。好在最後一個景點看完後,高速艇駛進一個平靜的海灣,乘客們都下了船,乘車約20公裏返回出發地,這才放下心來。雖然在船上,沒有暈船,但下船後卻走路不穩,似乎這時有了暈船的感覺。

看來是非常的有緣,在海上巡航的同一艘船上,我們又遇到新加坡的老年自駕遊團組,在停車場又看到了他們租用的MG汽車。

11日下午5時許,結束3小時的海上巡航之後,我們離開亞瑟港曆史遺址,返回霍巴特,這時天氣已變成多雲,晚霞不時灑落在高速路兩邊連綿的牧場和一個個海灣上,真的是美不勝收。

到此,我們在霍巴特的三天行程結束,完成了塔斯馬尼亞旅行的第一階段,3月12日將轉到另一旅遊點,敬請關注我們塔斯馬尼亞第二階段的旅行。

0 阅读:1

夏彤能源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