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資源不多但影響不小的能源出口國

夏彤能源 2024-03-07 07:53:18

文件編號:A462/0488

刊發時間:2024年3月6日

澳大利亞:資源不多但影響不小的能源出口國

雖然能源資源並不豐富,但澳是世界最重要煤炭和LNG出口國之一,經濟具典型資源出口型特征,預計短期煤炭和LNG出口將出現分化。

王能全

當今世界上,有兩個奇特的國家,都是人口小國但卻都是經濟社會高度發達,而且這兩個國家經濟活動中,能源生産和出口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兩個國家一個是位于北半球的加拿大,另一個是位于南北球的澳大利亞。關于加拿大能源行業的情況,我們已有專文做過介紹,依據澳大利亞工業、科學和資源部以及有關行業的資料和數據,本文將介紹該國能源行業,主要是煤炭和液化天然氣生産、出口的基本情況,並對這兩大能源産品的短期形勢進行簡要的分析,以便對澳大利亞能源出口及其在國際市場的影響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人口小國且能源資源並不豐富

打開我們熟悉的世界地圖向南半球看,四面海洋環繞的一大塊大陸,就是澳大利亞。因爲奇特的動物袋鼠,澳大利亞又被稱爲“袋鼠之國”,連國家的象征也是由三個回旋镖組成的金色袋鼠。

從國土面積看,澳大利亞大陸面積爲769萬平方公裏,是世界上面積第6大國的國家。

從人口看,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時鍾的數據,2024年3月1日,澳大利亞的人口總數剛剛突破2700萬,排名世界50位之後,與我國的上海市和北京市大致相當。

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看,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23年,澳大利亞國內生産總值約爲1.68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14位;人均GDP約爲6.53萬美元,排名世界第20位。因此,澳大利亞是發達的且富裕的工業化國家。

雖然在人們的印象中,澳大利亞是世界著名的能源出口大國,但是,根據英國能源研究所2023年版《世界能源統計評論》的數據,除煤炭之外,事實上澳大利亞的能源資源儲量並不豐富。

從石油方面看,2021年1月1日,澳大利亞的石油剩余探明儲量,僅爲24億噸,占世界的0.1%,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從天然氣方面看,2021年1月1日,澳大利亞的天然氣剩余探明儲量,也只有2.4萬億立方米,雖然在世界總量中的占比高于石油,但也僅爲1.3%。

澳大利亞能源資源中,最豐富的是煤炭,2021年1月1日,其煤炭剩余探明儲量,高達1502億噸,占世界總量的14%,僅次于美國、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煤炭資源儲量的國家,高于我國。雖然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産和消費國,但從資源儲量看,我國僅是世界第四大煤炭資源國,排名澳大利亞之後。印度的煤炭剩余探明儲量,位居世界第五,排名我國之後。

能源生産和出口對于澳大利亞和國際市場的意義

雖然能源資源有限,但是能源生産和出口,無論對于澳大利亞自身還是國際能源市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澳大利亞經濟具有典型“資源出口型”的特征

作爲發達的工業化國家,服務業和國內消費支撐了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2022-2023年度服務業占其國內生産總值的61%。不過,資源和能源行業在澳大利亞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澳大利亞經濟具有鮮明的“資源出口型”特征,財政和國際貿易平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礦業、能源等資源産業的出口。

根據澳大利亞工業、科技和資源部發布的“資源和能源季報”,由鐵礦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構成的資源及能源行業,占2023年澳大利亞國內生産總值的13.4%,貨物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直接雇傭的員工人數超過100萬人。

自從2016-2017年度資源和能源商品的出口貨值超過2000億澳元後,近年來,澳大利亞資源和能源等商品出口規模和價值都在不斷增長,2022-2023年度高達4660億澳元。

獨特的經濟結構,決定了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對出口、尤其是以能源資源爲主的礦物出口高度依賴。以2019年至2023年爲例,在澳大利亞所有的出口物品中,礦物産品所占的比重,從60%不斷增加到2022年的69%,農産品基本穩定在10%,服務業從19%以上下降到14%;而在所有商品出口中,礦物産品所占的比重則更高,同期礦物産品的出口都保持在70%以上,2022-2023年更增長到77%。

(二)國際市場中最大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煤炭和液化天然氣,決定了澳大利亞在國際能源市場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一段時間裏,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1,排名第五的煤炭生産和曾經最大的煤炭出口國

因爲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成就了澳大利亞成爲世界主要煤炭大國,更爲重要的是,很長的時間裏,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其生産的煤炭主要用于出口。

根據英國能源研究所的數據,1981年,澳大利亞煤炭産量爲1.28億噸,1989年突破2億噸,1999年突破3億噸,2008年突破4億噸,2014年突破5億噸。2019年,是澳大利亞煤炭産量最高的年份,爲5.056億噸。自此之後,澳大利亞煤炭産量不僅跌破了5億噸的水平,且一直持續地減少,2022年下降到4.43億噸。而根據國際能源署2023年版的《煤炭》報告,2023年,澳大利亞的煤炭産量預計將下降到4.39億噸。

與我們印象中動辄數十億噸的産量相比,澳大利亞的煤炭産量是比較小的數字。不過,就是這樣的小數字,也使得澳大利亞成爲世界上主要的煤炭生産國。以2022年爲例,當年澳大利亞是世界第五大的煤炭生産國,排名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美國之後。

更爲重要的是,澳大利亞生産的煤炭主要供出口,不大的産量卻在很長時間裏使其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

根據英國能源研究所的數據,2000年,澳大利亞的煤炭出口數量爲4.75艾焦爾(Exajoules),2006年突破6艾焦爾,2010年突破7艾焦爾,2013年跳過了8艾焦爾的數量級,直接突破到9艾焦爾。此後,除2017年之外,澳大利亞的煤炭出口數量一直都保持在9艾焦爾之上,其中2015年是澳大利亞煤炭出口數量最多的一年,達到9.95艾焦爾。2022年,澳大利亞的煤炭出口數量有所下降,跌破了9艾焦爾,下降到8.39艾焦爾。

2022年之前,澳大利亞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國。以2015年澳大利亞煤炭出口數量最高的一年爲例,當年煤炭出口數量占世界煤炭出口總量的31.82%,幾近三分之一。2021年,作爲世界煤炭出口最大國家的最後一年,澳大利亞出口了9.65艾焦爾的煤炭,仍占世界的28.68%。

2022年,印度尼西亞超過澳大利亞,成爲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國,當年印尼煤炭的出口數量爲9.19艾焦爾。

澳大利亞生産的煤炭,主要用于出口。2000年,澳大利亞的煤炭産量爲7.19艾焦爾,煤炭出口數量爲4.75艾焦爾,煤炭出口量占産量的比重爲66.06%。2015年,是澳大利亞煤炭出口數量最多的一年,當年煤炭産量爲12.8艾焦爾,煤炭出口量爲9.95艾焦爾,煤炭出口量占産量的比重高達77.73%。

2,迅速增加的液化天然氣産量並保持了三年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從曆史看,早在1984年澳大利亞西部就開始生産天然氣。1989年,由殼牌、伍德塞德和英國石油公司等參股的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液化天然氣一期和二期項目投入運營,並向日本出口了第一船液化天然氣,由此,澳大利亞進入了液化天然氣産業,比曾經很長時間位居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的卡塔爾,早了7年的時間。

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生産能力和出口數量大躍進的時間,是從2011年至2019年,其液化天然氣出口能力,從26億立方英尺/天增長到超過114億立方英尺/天。期間,從2012年開始,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建設了5個液化天然氣出口項目,陸上的項目分別爲布魯托、高庚、惠特斯通和伊克提斯,海上的項目爲普萊裏德浮式液化天然氣項目;2015年和2016年,澳大利亞東部的昆士蘭柯蒂斯島上,建設了昆士蘭柯蒂斯、格拉德斯通和澳大利亞太平洋三個液化天然氣出口項目,這些項目都使用煤層氣作爲原料生産液化天然氣。這樣,到2019年底,澳大利亞共建成了10個液化天然氣項目,液化能力和出口規模達到8800萬噸/年。

從月度來看,2018年11月和2019年4月,澳大利亞已經在液化天然氣出口能力和出口數量上,超越了當時世界上第一大液化天然氣生産和出口國的卡塔爾,但從年度上看,公認的是2020年,澳大利亞正式超越卡塔爾成爲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當年,澳大利亞的液化天然氣出口數量爲7780萬噸,卡塔爾爲7710萬噸。

不過,由于美國液化天然氣生産能力和出口數量的迅速增加,在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生産和出口國的位置上,澳大利亞僅僅只呆了三年。2023年,美國出口了9120萬噸液化天然氣,大大超越澳大利亞的8200萬噸,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生産和出口國。

走勢分化的近期澳大利亞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出口形勢

由于內外部環境和國際形勢的變化,預計短期內,即到2025年,澳大利亞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出口將出現分化,鑒于其在國際市場的重要地位,有可能對世界煤炭和液化天然氣的貿易産生一定的影響。

(一)2025年預計持續向好的澳大利亞煤炭生産和出口

澳大利亞的煤炭生産和出口,分爲冶金煤和動力煤兩大類,澳大利亞分別爲世界第一大冶金煤出口國和第二大動力煤出口國。

1,維持穩定增長的冶金煤生産和出口

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的冶金煤出口國,生産的冶金煤全部用于出口,2022年冶金煤出口總量爲1.7億噸,占國際市場的56%,印度、日本和韓國是三大出口目的地。

2023年,澳大利亞繼續保持著世界最大冶金煤生産國的地位,出口占到了國際市場的53%,當年隨著拉尼娜現象持續幹擾得到了緩解,澳大利亞冶金煤産量開始回升;但勞動力短缺繼續影響著各礦區的煤炭生産,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的勞動力數據,煤礦行業的總就業人數比疫情前下降了14%,2019年煤炭開采的平均就業人數爲5.3萬人,而2021年爲4.64萬人,2023年又下降到4.59萬人,勞動力短缺成爲澳大利亞煤炭生産的一個制約因素。

動力煤價格的上漲,可能會提振對澳大利亞冶金煤的需求。冶金煤可以代替動力煤發電,然而反過來是不可能的。因此,冶金煤仍有可能進入動力市場銷售,特別是當冶金煤的每熱值價格低于動力煤的價格時。此外,有一種風險是,即異常嚴酷的冬季或夏季可能會導致冶金煤比動力煤更具競爭力,2022年的現象(即當時大量冶金煤被傾銷到動力煤市場)可能會再次出現。

預計在展望期內,即到2025年,澳大利亞冶金煤的産量仍有望增長。煤礦的擴建和開業,預計將超過關閉(取決于批准情況),澳大利亞冶金煤的出口預計將比動力煤增長更強勁,從而使得澳大利亞能夠滿足亞太等地區新興鋼鐵市場的需求。

未來幾年,澳大利亞可能擴大商業運營的煤礦,包括昆士蘭州的希拉隆(Hillalong)、威爾頓(Wilton)和費爾希爾(Fairhill)項目(取決于批准情況);日本雙日株式會社(Sojitz Blue)還獲得了格裏戈利-克蘭(Gregory Crinum)露天煤礦擴建項目的批准,該項目現在可能再運行20年;新南威爾士州的曼達隆(Mandalong)和維克裏(Vickery)煤礦的擴建也將提高産量。

新南威爾士州和(尤其是)昆士蘭的産量增加,預計將使澳大利亞的冶金煤出口,從2022-2023年受天氣影響的1.56億噸,增加到2024-2025年的1.74億噸;冶金煤的出口收入,預計將從2022-2023年的610億澳元,下降至2024-2025年的410億澳元,産量的增加部分將抵消煤炭價格的下跌。

2,動力煤的生産和出口也將保持穩定的增長

澳大利亞是世界第二大動力煤出口國,僅次于印度尼西亞,2021-2022年動力煤出口數量爲1.92億噸,2022-2023年下降到1.82億噸。日本、中國台灣和韓國,是澳大利亞三大動力煤出口目的地。

2023年國際市場對澳大利亞動力煤出口的需求出現了恢複,帶來了當年6月和7月份澳大利亞動力煤出口數量的大漲,以滿足亞洲地區夏季對煤炭的需求。2023年上半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動力煤出口穩步增長,在2023年6月中國夏季需求高峰期間達到了峰值。按出口價值計算,2023年前9個月,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動力煤出口總額達到53億澳元,將通常是澳大利亞動力煤最大市場的日本,在2023年第二季度擠到了第二的位置。

在展望期內,澳大利亞的煤礦擴建和關閉將基本平衡。其中,白天堂煤業公司(Whitehaven)的維克裏(Vickery)煤礦項目于2023年6月開始建設,該公司正在投資1.5億澳元,啓動一個小規模的煤礦,預計將在2024年中期開始采煤。白天堂煤業公司還正在尋求擴建現有的納拉布萊(Narrabri)地下煤礦,該項目已獲得新南威爾士州獨立規劃委員會的批准,但仍需根據《聯邦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獲得批准才能啓動,如果項目能夠繼續進行,該煤礦的壽命將從2031年延長到2044年。

從總體上看,由于天氣條件的好轉,幾個礦山産量的增加,預計澳大利亞的動力煤出口量在展望期內將略有增長,將從2022-23年的1.82億噸,增加到2024-25年的2.03億噸。不過,由于價格的下跌,預計澳大利亞動力煤出口價值,將從2022-2023年的650億澳元,大幅下降到2024-2025年的290億澳元。

(二)2025年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出口預計將出現下降

近年來,雖然澳大利亞的液化天然氣生産能力和出口數量增長迅速,但目前已達到瓶頸期,預計2025年,澳大利亞的液化天然氣出口數量和出口收入都將出現下降。

根據澳大利亞工業、科學和資源部的2023年6月份《資源和能源季報》,2022年,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出口總量爲8200萬噸,出口收入910億澳元,液化天然氣出口的80%流向日本、中國和韓國三個國家,液化天然氣出口的四分之三是長期合同。

而根據澳大利亞工業、科學和資源部的2023年12月份《資源和能源季報》,2022-2023年度,澳大利亞出口了8200萬噸液化天然氣,略低于2021-2022年的出口數量,主要原因包括:

由于幾個不同液化設施碼頭的維護,出口面臨阻力,其中西北大陸架項目碼頭的中斷一直持續到2023年9月份的第三季度;自2023年8月份以來,普萊裏德終端面臨著與維護相關的産量下降,當年11月份才逐漸好轉;在北領地,由于巴尤恩丹油田供氣的不足,達爾文液化天然氣設施面臨暫時的關閉。

爲了應對國內的天然氣短缺,西澳大利亞政府宣布禁止出口,將15%的産量儲備供州內使用,該禁令適用于該州産生的大多數陸上天然氣,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該州將嚴格執行這一規定。

東海岸的格拉德斯通液化天然氣項目,也在2023年6月份進行維護,從而減少了産量,以確保更多天然氣供應給澳大利亞國內市場。

雖然2023年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出口量下降,但從單個的項目看情況有較大的區別。其中,普萊裏德浮式液化天然氣項目的季度産量,已達到自2019年開始運營以來的最高水平,2023年6月份的産量略低于100萬噸;2023年6月,雪佛龍開始在了高庚項目二期的生産;2023年,伊希提斯液化天然氣項目預計將發運送創紀錄的132批液化天然氣貨物,比2022年的112批貨物增長了18%,通過升級液化冷卻系統和采取防振措施,該項目努力消除設施的瓶頸,以提高産量,計劃將液化能力提升並穩定在930萬噸/年的水平。

預計2023-2024年度,澳大利亞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將下降到約8000萬噸。由于西北大陸架天然氣産量的下降較多,預計2024-2025年,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産量將再次下降,減少至約7800萬噸。

2021-2022年,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出口收入爲710億澳元,2022-2023年大幅增加了約30%,增加到920億澳大利亞元。預計2023-2024年,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出口收入將下降到約720億澳元,2024-2025年下降到640億澳元。

0 阅读:0

夏彤能源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