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央企“二代”,管理層的內循環,階層躍遷難度更大了

阿北一路向北 2024-04-29 08:53:41

在當前這個言論、輿論自由化的現代社會,大衆對“二代”們搭乘便捷的“快車道”入職國央企的事件接受度普遍比較高。

要知道,“二代”們的起點可是幾輩人的努力換來的結果,所以很多普通打工人選擇面對現實,接受現狀。

其實“二代”,並不是一個貶義詞。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既優秀、又努力。

但是,國央企管理層的“二代”循環,將會給社會帶來怎樣的變化,又會對普通打工人的生活産生怎樣的影響呢?

01 “二代”,真的很優秀

某些普通打工人對于國央企“二代”們的固化印象,還停留在“我爸是李剛”的互聯網搞笑段子。

事實上,如今的很多“二代”,是智商、情商雙商在線且高學曆,甚至去海外鍍過金。

他們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並且在社會地位較高的環境下成長,形成了笃定自如的氣質和自帶光芒的氣場。

即便不留在國央企,他們也能憑借實力斬獲普通打工人不可企及的offer。

他們之所以選擇國央企,一方面是近幾年經濟大環境持續不見好,就業機會萎縮,他們退而求穩。

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最大化利用家族人脈資源,少走彎路。

02 “二代”比普通人更努力

與普通打工人相比,國央企“二代”們擁有一個更加確定的未來,因此他們會更努力去保持住當前的階層和狀態。普通打工人,除非是運氣極好遇上了好領導,否則在國央企,光靠兢兢業業努力工作並不一定有出頭之日。但是“二代”們就不一樣了,他們被看到的機會更多,試錯成本更低,更不用擔心“站隊”錯誤而失去晉升機會。他們只用放手去幹就完了。

普通打工人被分配到基層,可能就是一輩子基層打工。

但是“二代”去到基層,都是職業生涯發展路徑上提前規劃好的一步,他們就是去輪崗和曆練的。

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未來可期。

03 階層躍升越來越難

“階層”作爲一個大衆敏感的話題,一直經久不衰。

上遊階層因爲物質積累相對充足,能爲後代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和教育環境。

而下遊階層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能讀書已是萬幸,更別提對後代在天賦、藝術等方面的投資了。

在過去幾十年,讀書一度被視爲改變命運的途徑之一。

但是對于很多普通人來說,讀完書大概率還是會回到自己原來所在的階層,而真正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只是極少數的存在。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和身邊人,諸如伴侶、親戚、朋友等,都處于同一階層。

這是因爲同一階層的人三觀比較接近,更容易找到共同語言,在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審美標准等方面也更接近。

日積月累,不同階層的群體在認知、資源、財富上的差距越來越大,階層躍升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現實生活中敢于創業的,絕大多數第一桶金都是家庭或者家族提供的支持。

有幾個普通打工人兜裏沒錢卻有魄力創業且成功的,即便有,也只是鳳毛麟角。

這是因爲“二代”們失敗尚且可以有退路,但是普通打工人一旦失敗,可能一無所有。

而在國央企“二代”們既優秀、又努力的現狀之下,留給普通打工人的機會就更少了。

寫在最後

今天的文章不是給大家散發焦慮的。

貧富差距和階層差距一直存在,只不過互聯網時代下,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富麗堂皇的生活被放大到普通打工人眼前。

我也希望永遠生活在“努力就一定有回報”的謊言裏,但是我更希望的是,屏幕前我親愛的讀者朋友們,能夠早日認清這個社會的運行法則和殘酷的真相。

看清了生活的本質以後,希望你仍能保持坦然的心態,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跟“二代”們去比。

這種對比是毫無意義的,只會讓自己陷入焦慮的循環之中。

我們只用過得比原來更好,努力給家人和自己一個更好地生活,給下一代一個更高的起點,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意義。

3 阅读:2849
评论列表
  • 2024-05-02 12:58

    國企高管通過一次選舉産生(80%職工總數以上)或者通過一次聯名霸免(達到20%職工總數通過霸免)

阿北一路向北

簡介:無爲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