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入宮後的第一胎,非死不可

抹茶白金包 2024-05-13 17:36:28

富察貴人流産之日,甄嬛被太醫診斷出懷有身孕。一日之日,紫禁城失了一個孩子,又得了一個孩子。

剛經曆喪子之痛的皇帝對甄嬛這一胎無比重視,當即封她爲莞嫔。洞悉後宮內部的太後也特意敲打皇後,讓她保好莞嫔這一胎。

然而皇後並不把太後的勸誡放在心上,她借刀殺人,先命令安陵容讓她在送給甄嬛的舒痕膠裏下了大劑量的麝香,後利用囂張跋扈的華妃讓甄嬛在酷暑天頂著大太陽在翊坤宮裏罰跪,加上歡宜香的作用,甄嬛在三重夾擊之下終于流産。

從表面上看,甄嬛是因爲宜修的算計,安陵容的背叛才會痛失愛子。然而當我們詳細拆解這段劇情,就會發現甄嬛這個孩子“不得不死”。

01出身問題

和漢族“母憑子貴”的傳統不同,滿清宮廷曆來講究“子憑母貴”。嫔妃母家的地位越高,生出來的子嗣就越受重視。

舉一個反面例子,康熙的第八子胤禩,就因爲母親是辛者庫出身的賤籍奴婢,即便他再有才華,被朝臣們的一致推舉,康熙皇帝就是看不上他,還當著滿朝文武嘲諷他的母親“系辛者庫賤婦”。

在同一批入宮的秀女中,甄嬛的出身並不算太高,是漢軍旗,父親只是大理寺卿。既比不上富察貴人是滿洲大姓,也比不上沈眉莊的“濟州軍區背景”。

太後口口聲聲重視甄嬛這一胎,然而說到底,在她的心目中,還是富察貴人的孩子要來得更加珍貴一點。

這也從甄嬛流産後,太後並不怎麽當回事,輕易放過皇後就能看得出。

02實力不足

宮裏的女人能不能活,活得好不好,只看皇帝怎麽對她。說到底,寵愛是最重要的,沒有寵愛的嫔妃,人人都可以踩一腳,連基本生活都無法保障。甄嬛就因爲失寵加上禁足,身染重病都叫不到太醫,最後還是靠流朱犧牲了性命才換得治病的機會。

然而皇帝要是太過寵愛,這個女人就會成爲衆矢之的。

太後幾次提醒皇帝,要雨露均分,不能專寵甄嬛。皇帝不但不聽勸,還和甄嬛搞起了閨房之樂,親手爲她繪制姣梨妝。這樣的皇家隱私最後竟然傳得滿城皆知,引得命婦和京城的貴婦人紛紛效仿。

這種事情落在太後眼裏,頓時覺得荒唐無比,認爲甄嬛這個“狐媚子”勾引了皇帝,把她當作褒姒、妲己之流。放在皇後、華妃等人的眼裏,更是羨慕嫉妒恨,越發想要把甄嬛以及她肚裏的孩子除之而後快。

偏偏此時的甄嬛天真懵懂,還沒有體會到後宮的可怕之處。也不曉得自己只是純元皇後的替身,皇帝對她的寵愛只是虛空的泡沫。因此即便把孩子生下來,只要人有心加害,甄嬛也保不住它。所以這個孩子不得不死,它注定是甄嬛登上太後之位的一個祭品。

甄嬛生第二胎後,主動選擇暫時放棄胧月,把她交給敬妃撫養也是這個道理。

只有母親足夠強大,才能給孩子幸福的人生。

————————end————————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154

抹茶白金包

簡介:影視,文史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