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和資本趙雲:專心做地方政府好朋友,推動高質量發展

融資中國 2024-04-25 13:43:02

《楞嚴經》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複觀指,以爲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 投資既是科學,也是藝術,如果過于拘泥投資本身的形式,而忽略了企業的本質,就會出現觀指不觀月的問題。作爲投資人,就是在長期的修行中挖掘項目和創始人的核心價值,頓悟其真谛所在。

2023年的秋天,國內AI芯片領域單筆最大融資誕生——燧原科技D輪20億元融資,引起業界熱議。這是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和騰訊同時唯一布局的的一家國內AI芯片公司,而在一衆明星機構中,雲和資本卻是唯一一家從2018年3月種子輪開始投資並連續四次加持的投資機構。

當時人工智能遠沒有今天這麽被資本熱捧。雲和資本董事長趙雲告訴記者,“當劃時代意義的生成式AI ChatGPT橫空出世,意味著今天全球正在逐步邁入全新的AI時代,通用大模型不僅需要海量數據與高精算法支撐,對雄厚算力等也提出更高要求,對AI芯片需求也在逐步激增,這已經成爲今天創投圈的共識。”

雲和資本,這家成立近八年的投資機構,2016年成立之初就聚焦在國家戰略發展方向進行投資,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半導體、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工業機器人、新材料制造等先進制造,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先進節能環保裝備等綠色雙碳領域。用最專業的技術判斷,加上團隊穩紮穩打的投資風格和富有前瞻性的投資眼光,雲和資本將大部分資金用來投資早中期高科技企業,幫助他們的技術和産品落地,爲國家和社會貢獻價值。

這一使命由始至終貫穿于雲和資本所有投資動作。從燧原科技成立之初的1.7億估值到至今超過160億估值,雲和資本“秉承價值投資,堅持長期主義”的投資理念被彰顯的淋漓盡致。

如今雲和資本的成績單上除了燧原科技外,還包括隆達股份、甯新新材、芯享科技、集創北方、九州雲箭、安揚激光、赫爾墨斯等數十家國內領先自主創新高科技公司,逐步打造了科技産業鏈投資網絡優勢。雲和資本先後受托管理無錫太湖雲和科技成果轉化創投基金、北京國舟雲和創投基金、溧陽雲禾添鋒創投基金、廣州南沙雲合毅程天使基金、湖州雲合毅玺創投基金等多只基金。2024年,雲和資本計劃與長三角等地政府合作數十億元産業基金。關于雲和資本成績的背後,我們和趙雲聊了聊。

擡頭看路

捕獲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獨角獸

投資圈經常聽到有人會說:投資就是投國運。什麽是國運?國家戰略發展方向。戰略性新興産業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方向,是國家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雲和資本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聚焦在挖掘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幫助國內高科技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與核心技術發展能力,同時關注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衆所周知,科技企業投資具備長周期、強專業等屬性,使其在一級市場的投資難度位列五顆星,特別是早期階段。以半導體爲例,不光是技術難度大,更因其設計環節複雜、産品叠代周期緊迫、試錯成本高昂等特點,所以要求創業者需要有大規模技術團隊管理能力以及對芯片制程工藝難度、量産質量把控、研發路徑等都有清晰認知。所以資本往往也會青睐于産業背景雄厚的創始人。

雲和資本核心團隊與燧原科技兩位創始人相識多年,在他們尚未出來創業之前,大家就時常一起討論AI技術與産品的應用叠新,後來也給他們介紹了很多産業資源和朋友,比如幫企業對接與某國家級實驗室基地深度合作,還有推動燧原科技與地方政府合作智算中心共同打造新質生産力,這種深度合作也爲燧原科技後續新産品的研究、融資等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正是基于這樣良好的信任基礎和專業判斷,在燧原科技才成立、只有一份商業計劃書的情況下,雲和資本就果斷下注投資,這樣的抉擇于一般投資人而言絕非易舉。而後僅三個月燧原科技便獲得了由騰訊領投的高達3.4億元人民幣Pre-A輪投資,不到半年時間估值翻了十多倍,雲和的精准投資眼光可見一斑。

敢于早期出手的底氣正是源于雲和資本的專業,團隊成員平均投資經驗都在10年以上,成員中最長投資經曆超過22年。老中青三代投資人可謂參與見證了中國私募股權投資的完整曆程與周期。對行業變化、趨勢的把握更是具備了超高嗅覺,尤其是對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企業的挖掘能力,在其對燧原科技的投資中就能窺見一二。

如果有人認爲雲和資本對燧原科技一定程度上還有著與創始人相熟的一份運氣,那麽對另一科技獨角獸企業的精准捕捉便是雲和資本團隊對前沿技術具備靈敏嗅覺的又一佐證。

2022年,國內航空級高溫合金領域的民營企業隆達股份在科創板上市,完成超募12億元,可謂見證了社會資源通過資本市場流向高端材料制造業、助力中國高端材料研發制造的新希望,而這時雲和資本已經堅持陪跑三年。

高溫合金是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關鍵原材料,在航空發動機中的用量占比高達近60%,因此被譽爲空天基石、材料超星,制造技術更是直接決定了國家的國防力量和工業水平。目前,國內進口依賴度較高,所以國家出台“兩機專項”一系列鼓勵支持政策,力求實現自主保障、進口替代。隆達股份正是“兩機專項”中的典型企業。

“當時,大家對兩機的關鍵性還沒有足夠重視,那時候企業也正從傳統材料産業轉型過渡到高溫合金産業,很多投資人認爲不確定性因素太多,也看不准,但雲和團隊正好多年前對兩機産業做過深入的學習和調研,非常看好這個産業,也深知這個産業對國家的重要性,便果斷出手投資了,而且投資後還持續爲企業賦能。”趙雲現在談及這筆投資仍是滿懷激情,“隆達股份從2014年就開始前瞻布局,組合集聚各種資源專注地投入到國家急需的兩機專項高溫合金材料重大項目中去,經過三年國內外執著的深度調研和尋師問道,成爲國內高溫合金行業的一匹快馬,是當時爲數不多既生産航空級鑄造高溫合金又生産航空級變形高溫合金材料的企業,合計産能具備第一梯隊水平。”

除了對技術的精准預判外,“人”也是雲和資本果斷出手隆達的關鍵。隆達股份老板浦益龍先生是無錫企業家代表,胸懷科技報國志向,讓企業承擔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任務,更重要的是,他們最初選擇産品方向就特意避開産業鏈上下遊的同業競爭,主動尋找産業鏈補位,解決卡脖子難關,爲我國兩機領域技術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實現了國家核心材料的進口替代。具備創業家精神的創始人,在雲和資本的投資中是絕對擁有加分項的。

換位思考

助力地方産業升級好幫手

截至目前,雲和資本團隊曆史累計管理基金規模數百億元,主要涉及半導體、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具有核心壁壘且能夠成爲百億級獨角獸潛力的企業,實現退出幾十個項目。總結經驗教訓,雲和資本取得不俗業績的背後,始終貫穿著團隊作戰的意識便是四個字——換位思考,從創業者、出資人、合作夥伴角度考慮問題推己及人。

通過多年一線投資實踐,趙雲今年的投資體感明顯是,當下科技企業的融資確實越來越難,但這也未必是壞事,適者生存,能存活下來的企業一定是精品。于中國科技企業而言,如何在兼顧短期財務表現,提升自身管理效能的同時,圍繞自身核心業務持續投入合理的資源並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在需求,最終實現穩健發展,始終是成長命題。所以,在趙雲看來,科技企業成長過程,確實需要專業投資人和券商投行提供合理建議。

“尤其第一次打開融資窗口的時候,估值必須要與企業的發展水平能夠匹配。”趙雲強調,“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必須要有好的技術,能夠爲社會創造價值,解決一些關鍵問題。靠燒錢存續的企業一定會被逐步出清。如果好高骛遠,只要紙上財富,將估值擡高,擊鼓傳花的企業走不遠。”

雲和資本的核心管理成員彙聚劍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精英,除了具有豐富的投資管理經驗,涵蓋投資、政策、産業、技術、券商、法律、財務、審計等多方面全産業鏈專業型人才,能夠爲被投企業提供全方位資金支持、資本運作、戰略咨詢、市場營銷等增值服務。

投資亦是一項複雜而又充滿挑戰的任務,需要通過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以實現投資目標。投資人的工作狀態,投資策略叠代情況,投研團隊建設情況等信息僅靠案頭調研也是無法完全獲得的。所以趙雲會要求團隊定期與企業加強線上和線下的溝通,充分了解業務發展、市場、融資等方方面面的運作狀態,以期在企業需要幫助的時刻隨時出現,只有真正的急企業所急,才能給出有效的管理賦能。當然,這種換位思考的能力和要求也體現在雲和資本對出資人的關懷與服務中。

成立以來,雲和資本先後與國務院大型軍工央企中船重工集團及其他多家知名機構聯合設立了北京國舟雲和創業投資基金,與江蘇太湖母基金、西藏政府母基金、無錫新動能基金、山西省産業基金等知名機構聯合設立了太湖雲和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同時還管理了廣州南沙的天使投資基金、常州溧陽的創投基金、長三角一體化湖州合作區的産業基金,同時還正在聯合長三角等區域地方政府、産業出資人發起設立規模數十億元的産業投資基金。

“我們的使命就是要支持擁有核心技術的中小企業成長,幫助出資人獲得優秀的投資回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始終保持換位思考的能力,抱著共贏的思路出發。特別是關于返投,雲和資本內部也有論證,不盲從政府,不迷失方向,讓自己不陷入‘返投’陷阱。總結經驗,理解地方,懂規矩,守底線就是做好一切的基礎。”

成立八年,雲和資本立志爲地方政府做好産業轉型升級服務的初心不變,一以貫之。

這些年,各地政府都希望産業引導基金做到産業鏈的強鏈、補鏈。把鏈主企業吸引到地方,再把上下遊吸引過來,在稅收、人才、就業等方方面面得到提升。目前各地招商部門普遍忽視項目庫的系統性建設,沒有很好地對當地擬招商的項目進行分類、管理和維護。在實際招商談判中,無法提供符合投資人需求的項目庫,從而影響招商的順利推進。

如此,雲和資本不僅順勢而爲,更是率先開啓了爲地方政府做好産業升級服務的戰略打法,創造性地成立了重大項目落地部,在日常工作安排團隊投入了大量精力,挖掘優秀企業,建立了上千家項目庫資源,並保障百家企業動態更新,隨時落地待命。通過股權投資成功招引這些優強企業和優質項目,形成一批産業集聚示範區,大力推動對地方産業發展的聚集、輻射和帶動作用。

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過去一年,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洗牌和出清愈演愈烈。大環境下,無論頭部還是腰部甚至腰部以下的投資機構、投資人都倍感壓力。有人離開,有人踟蹰,行業內的每一個人都不得不認真思考以何種姿態應對接下來的行業洗牌。

趙雲告訴記者,基于各地産業騰籠換鳥的需求,雲和資本已經逐步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希望未來能夠幫助各地政府、社會出資人,挖掘到更多優質企業,完成産業落地,形成産業互補,實現産業升級。在2024年,雲和資本團隊的重點動作會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進一步做好現有基金管理,管好項目,做好退出。二是加速新基金的落地,堅持挖掘更多更好的優秀企業,做好投資。

任何事情都有高潮和低谷,投資也需要經曆周期,一級市場更是如是。日前國務院印發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新“國九條”),引導國內資本市場從“融資市”變爲“投資市”,倡導長期資金支持發展硬科技,促進直接融資體系匹配高風險、高投入的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所以,響應國家號召,持續投資具有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打造新質生産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並且保持平常心,堅持長期主義,這就是雲和當下以及未來的不變使命和投資堅守。

0 阅读:2

融資中國

簡介:股權投資與産業投資媒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