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經常拉肚子,做了腸鏡沒問題,半年後發生意外,老伴崩潰:咋得了這病

前沿大觀察 2024-05-08 19:09:15

最近小區裏總是聽見李紅梅在嚷嚷:“哎呀,這拉肚子真是把我整得焦頭爛額,天天跟廁所過不去。”

她曾去過醫院做了腸鏡檢查,結果醫生說一切正常,但她的問題並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

每天都要跑好幾趟廁所,讓她很難受,最重要是很耽誤事情,總是在幹活的時候就忍不住要去拉肚子,半年後人都消瘦了不少。

經過一番研究和觀察,社區醫院的張醫生,開始懷疑李大媽可能患上了一種並不常見的病——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症。

她耐心地向李大媽解釋道:“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小腸內細菌異常增多的情況下,會導致腹瀉、腹脹和其他消化問題。”

李大媽有些吃驚地問道:“小腸細菌過度生長?這是啥病啊,咋都沒聽說過。”

老伴聽說後:“咋能得上這病呢?那還能治好嗎?”

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其實就是小腸內的細菌數量異常增多。我們知道,消化系統中的細菌在正常情況下應該主要分布在大腸中,而小腸內的細菌數量應該相對較少。當小腸內的細菌過度生長時,就可能引起一系列消化問題,拉肚子、肚子脹,還會營養吸收不了。

在老年人中,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更爲常見,這主要是因爲隨著年齡增長,消化系統的功能可能會減弱,包括腸道蠕動變慢,使得細菌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延長。這種情況給老年人帶來了很多難受的症狀。

如果像李大媽一樣得了這種病,該怎麽辦呢?

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開具合適的抗生素來控制小腸內細菌的數量,從而減輕症狀。抗生素能夠有效地清除過度生長的細菌,這是需要在專業以及按照病人本身的情況下進行治療,自己也不能盲目模仿啊。

少吃那些發酵的食物,豆類、高纖維食物盡量少碰,可以減少細菌在腸道內的營養來源,從而減緩細菌生長。醫生通常會建議適量攝入蛋白質、低纖維的食物,並減少含有低分子糖和麥芽糊精的食物,因爲這些食物容易被細菌利用産生氣體和其他代謝産物。

多運動和多喝水能夠有助于改善腸道的蠕動,減少細菌在小腸內的停留時間。

所以不用太擔心,就算不是很常見,可是有相對應的治療控制方法,按照醫生所囑咐的去做就可以了。

平時我們最需要注意的其實是該怎麽預防。

對于持續腹瀉等消化問題,尤其是老年人,應及時就醫檢查,可別以爲拉肚子是個小問題,扛一扛就過去了,如果真的有了嚴重的病,那就是耽誤了時間也耽誤了自己恢複!

少吃發酵的食物,攝入均衡的營養,簡單來說就是吃的清淡一點,什麽東西都少量的吃,不能過于依賴某一種食物,就經常吃這樣可是不健康的哦。

親人的健康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尤其是家中的老人,總是認爲小病沒關系,身體的變化也並不像年輕時那麽容易察覺,但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多留心老人的身體狀況。

老人的異常行爲往往是身體發出的警示信號。

突然頻繁的腹瀉、持續的食欲不振、意外的體重下降、反複出現的胃部不適等都可能是身體出現了問題的表現,別忽視大意。

有一句話說得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所以老人的飲食也是我們要多加關注的。如果發現老人的飲食習慣發生了變化,比如食欲明顯減退,或者對某些食物特別喜歡還經常吃的話,也要注意。

總之人的年紀一大了,很多問題就出來了,不要大意多觀察,才能健康長壽。

2 阅读:2596

前沿大觀察

簡介:帶你走進不一樣的影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