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爲什麽會被稱爲“藥物治不好的胃病”?

慕梅評健康 2024-05-13 17:41:14

如果我們在網絡上查找有關食管裂孔疝(HH)的資料時,會發現很多文章都給食管裂孔疝冠以“藥物治不好的胃病”這樣的別稱。爲什麽會這樣的說法呢?

首先要說的是,這種別稱還是有點問題的。因爲食管裂孔疝不是胃病,甚至連消化道疾病都不屬于,它是疝病的一種,屬于廣義的腹壁外科疾病之一。

食管裂孔疝與其他疝病具有一定的共性,都是由于我們身體某個部位出現薄弱或缺損後導致腹腔內的髒器(胃、腸、大網膜等)移位。但食管裂孔疝又是疝病裏一種特殊的“另類”。大多數的疝都是腹外疝,俗稱“疝氣”,從體表就可以直接發現並進行診斷,而食管裂孔疝卻是體內疝,發生在胸腹腔之間的膈肌上,因此很難直接發現,確診往往需要多種輔助檢查。

其次要說的是,我們把食管裂孔疝稱爲“胃病”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大多數食管裂孔疝是沒有症狀的,這也是爲什麽很多食管裂孔疝都是在檢查其他疾病時順便檢查出來的,也是目前發病率難以確定的原因(你沒法把所有人都拉去做檢查,而且目前沒有哪項檢查屬于“金標准”,往往需要綜合上消化道鋇餐造影、胃鏡、CT及食管高分辨測壓檢查結果來綜合考量)。

食管裂孔疝一旦有症狀,最常見的就是燒心、反酸、胸痛、吞咽困難等。對,妥妥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症狀!典型的“跨界”表現,主打一個冒充別人幹壞事還不留名!就喜歡看你被誤診、誤治!

所以,把食管裂孔疝稱爲“胃病”,就顯得很直觀,既能告訴你主要症狀,又能提示你有這樣的症狀要想到食管裂孔疝。這就像網絡上把我國的彈道導彈冠以“東風快遞”的稱謂一樣,盡管兩者根本就不搭界,但卻讓我們對導彈發射立馬有了“發貨又快又准”的深刻印象。

最後再重點說一說,爲啥食管裂孔疝是藥物治不好的病。

食管裂孔疝的主要症狀是胃食管反流,據統計有50%~9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合並食管裂孔疝。這是由于食管裂孔疝完全破壞了胃食管交界區的抗反流屏障,不可逆的解剖結構改變導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慢性化,且有逐漸增大和加重的趨勢。

服用抑酸藥只是減少了反流物中酸度的問題,但沒有解決反流本身。這就像你治理洪水,你往水裏投藥,只改善了洪水的水質,但無法改變洪水的流向。治療反流本身才是取得相應療效的關鍵!

因此,合並有胃食管反流病症狀的食管裂孔疝患者應修補薄弱或增大的裂孔,同時進行抗反流手術,即胃底折疊術。

2013年美國胃腸道和內鏡外科醫師協會(SAGES)推薦的食管裂孔疝手術指征如

下:

存在慢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滑動性食管裂孔疝(Ⅰ型食管裂孔疝)有手術修複的指征,而沒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情況下修複Ⅰ型食管裂孔疝是沒有必要的;

所有的症狀性食管旁疝(巨大食管裂孔疝)都應該被修複,尤其是那些有急性梗阻性症狀或合並扭轉的;

常規的選擇性修複完全無症狀的食管旁疝可能並不總是有指征的,選擇手術時應考慮患者的年齡和共患病;

兒童的症狀性食管裂孔疝應該通過腹腔鏡手術修複,小兒患者的胃食管反流應該同時行胃底折疊術解決。

疾病一定是治好的,而不是拖好的。久拖不決,只會讓病情越來越嚴重,食管裂孔疝更是如此。既然藥物解決不了……那就別再猶豫了!

1 阅读:132
评论列表
  • 2024-05-16 08:12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一定會得此病嗎?

慕梅評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