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汽車,絕處又逢生?

少一點離別淚 2023-09-19 22:50:32

威馬汽車,絕處又逢生?

宣布終止與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借殼上市)進程的同時,創始人沈晖又出差海外,一時間威馬汽車夢碎港交所、創始人已在海外之聲不絕于耳。

圖源:微博截圖

開心汽車的“接盤”,對于剛宣布借殼失敗的威馬汽車而言,無疑是黑暗中的一縷曙光。

然而,開心汽車能“吞下”威馬嗎?

威馬汽車自成立以來,便倍受資本追捧。據公開資料顯示,威馬汽車共進行A至D輪12次融資,累計融資額約410億元。D輪融資完成之際,威馬汽車估值逾70億美元。

2023年初,威馬汽車擬借殼Apollo出行上市之際,其估值仍高達25.1億美元。

而開心汽車,當下市值不過7280萬美元。這場收購說是蛇吞象也不爲過。

再者,開心汽車已連虧三年。今年3月,還因股價長期低于1美元,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退市警告。

收購盈利遙遙無期的威馬汽車,對現金流本就不富裕的開心汽車而言,無外乎雪上加霜。

那麽,開心汽車爲何要收購威馬呢?

開心汽車前身爲人人汽車,最初是人人網旗下搞汽車金融的。2017年正式進軍二手車零售業務,成了二手車經銷集團。

2019年,開心汽車登陸納斯達克,成爲國內第二家上市的二手車平台企業。

2021年,開心汽車成立新能源汽車事業部。2023年8月,開心汽車收購茂林斯達,從而將朋克電動車的全部資産和業務納入麾下,正式切入新能源造車領域。

開心汽車收購威馬汽車,前者收獲現成的生産基地+車型,增強行業競爭力。後者獲得纾困資金,緩一口氣再換個資本平台。

雙贏。

02 一場持之以恒的自救

曾幾何時,威馬汽車與蔚來、小鵬、理想同處造車第一梯隊,並稱“造車四小龍”。只可惜,一手好牌,被威馬打得稀碎。

自2015年成立以來,威馬便被寄予厚望。

其投資人不乏“大佬”身影,SIG、紅杉中國、騰訊投資、上汽集團、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合肥國資平台……國際資本、互聯網巨頭、地方産投、産業公司,真·大佬雲集。

威馬也未辜負期望,摒棄互聯網造車模式,不代工、不收購、自建了兩家高度自動化的工廠,並早早拿到了整車生産資質。

2017年12月,威馬旗下首款量産車型EX5正式亮相。

2019年,率先實現量産的威馬年銷量達16876輛,在一衆造車新勢力中,僅次于蔚來。

2020年,威馬年銷量達22495輛,同比增長22.3%。這一年,威馬位列造車新勢力第四,EX5成爲新勢力單一車型銷冠。

然而,威馬汽車卻沒能逃過“出道即巅峰”的窠臼。

造車燒錢這事衆所周知,威馬融資厲害,但燒錢也厲害。

自建工廠不說,新能源退坡影響之下,威馬汽車調整組織構架,改革銷售體系,玩起了加盟。高管建店,內部創業,返利補貼齊上陣。

2020年硬生生給經銷商幹出7.75億元的返利及補貼。

于是,威馬也在自救。2020年,拿到D輪100億——中國汽車史上最大單筆融資的威馬,申請登陸港交所,搶占造車新勢力第一股之名。

結果,謀劃告吹。

時間到了2021年,威馬汽車自燃事故頻發,質量問題暴露無遺。緊急召回後,解決措施竟是對電池進行“鎖電”。續航裏程大幅縮水,引發大批車主維權。

一時間,威馬汽車口碑直線崩盤。

這一年,威馬汽車年銷量爲44152輛。彼時,蔚小理銷量逼近10萬大關,是威馬的兩倍。

圖源:網絡

不過,訂單有了,還得工廠運作起來。就是不知開心汽車能不能盤活這盤棋,畢竟威馬汽車資金窟窿還是挺大的。

0 阅读:6

少一點離別淚

簡介:少一點離別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