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理想分手後的力帆科技

詩與星 2024-04-26 09:45:37

短短一個月內,理想發布了兩款車,一款是史上定價最高的MEGA,因爲特殊的外形導致銷量不佳,理想采用了“裝死”的手法,淡化了後續的輿情影響;另一款是史上定價最低的L6,起步價24.98萬元。

對此,王興做了評價:

王興是有這個資本說這句話的。

根據之前理想發布的年報,美團創始人王興控制18.3%股權(第二大股東),有7.3%的投票權;其中,王興本人通過ZijinGlobal持股爲6%,有2.4%的投票權;通過美團旗下Inspired Elite Investments Limited持股爲12.3%,有4.9%的投票權。

在理想的多輪融資過程中,王興功不可沒。2019年8月,理想汽車宣布完成5.3億美元C輪融資,王興個人出資3億美元領投。2020年6月,理想汽車獲5.5億美元D輪融資,其中5億美元由美團領投。理想汽車納斯達克上市過程中,美團認購3億美元,王興認購3000萬美元。2020年12月,理想汽車增發4700萬ADS。王興參與認購2000萬美元。

王興和他的美團,合計投入理想了11億+美元。

李想開始做理想的時候,是沒有生産汽車的資質的。

他先找了力帆代工。後來,理想有了自己的工廠。

力帆陷入困境後,破産重組,又開始給吉利的楓葉品牌進行代工。

一、“扭虧爲盈”的投資收益

力帆科技曾經以生産力帆汽車聞名,但近年來汽車行業競爭慘烈,公司業績一落千丈。其主要利潤來源是乘用車及配件、摩托車整車和配件,其中乘用車自有品牌基本銷聲匿迹,主要爲理想進行代工。但是利潤表顯示,公司2016年至2023年,除了2022年以外,扣非淨利潤都是虧損的,在2019年,乘用車及配件業務的營業利潤更是巨虧4.8億元。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制圖:詩與星空

從近年來的營業利潤的情況可以推斷,力帆科技並未真正改善經營情況,2023年,通過4.8億元的投資收益,實現了2400萬元的歸母淨利潤,對于一個年銷售額67.68億元的公司來說,這樣的淨利潤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據其年報的解釋,這些投資收益主要來自于聯營公司的收益。再仔細研讀參股子公司恍然大悟:公司持有重慶銀行3.73%的股份(以及其他參股公司),2023年重慶銀行淨利潤52億,僅此一項投資收益,公司就獲利2億元左右。

二、剝離夕陽産業的廣西能源

無獨有偶,廣西能源的2023年年報裏,投資收益也成了重要因素。

廣西能源同時從事成品油銷售和發電、電力銷售業務,據2023年年報,從營收構成來看,以成品油業務爲主,占比80%左右;從營業利潤來看,發電和電力銷售的營業利潤6.67億元,成品油業務僅有2億元左右。由于財務費用達到了5.5億元,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居高不下,導致公司全年淨利潤只有166萬元。如果不是2,595萬元的投資收益,公司鐵定是虧損的,這些投資收益主要來自于處置長期股權。

再看一下公司的年報,發現賣掉的長期股權正是公司的應收主要來源,從事成品油銷售業務的永盛石化。

公司在公告中稱,2023年上市公司通過重大資産出售剝離主要油品業務,進一步聚焦電力主業發展。

隨著雙碳戰略的發展,新能源行業成了香饽饽,而石油化工業被漸漸淘汰。

不過這裏有一個有趣的點,公司只出售掉了永盛石化2%的股權。由于原來持股51%,出售2%股權後變成了49%,也從控股變成了不控股。

根據會計准則的要求,未來,永盛石化的營收不在體現在公司財報中,但淨利潤會以投資收益的形式繼續體現在財報中。

三、尋找轉型方向的粵傳媒

粵傳媒的核心業務是廣州日報,隨著紙媒的衰落,廣州日報的訂閱量越來越少。公司也在向數字營銷和展會等方向進行多元化轉型,但目前看來公司的業務不斷萎縮。

公司靠什麽維持利潤呢?

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投資收益高達1億元,其中主要是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的利息收入。

這些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經營業績不太樂觀,靠投資收益來彌補利潤,抽絲剝繭之後“現出原形”。

四、擴展知識點

必須持股超過50%才能並表嗎?

根據新會計准則,對子公司有控制權就必須並表。舊准則還有持股比例的限制,但新准則裏把控制權作爲並表的唯一標准。

這就出現了很有意思的特例。

比如長城汽車旗下有一個子公司,叫“天津長城濱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持股98.18%。按說這個持股比例算是絕對控股了,然而長城汽車沒有實際控制權,所以只能列入合營企業,不能並表。

這家公司從事的行業需要金融牌照,“小”股東是天津濱海農商行,因爲有金融牌照,所以比較霸氣。

再比如上汽集團。

公司旗下有兩個耳熟能詳的子公司,一個是上汽大衆,一個是上汽通用。上汽集團的持股比例都是50%,50%和50%不一樣,外方的50%含金量更高。

很顯然,上汽沒有這兩家子公司的控制權。

但上汽集團觊觎這兩個子公司的銷售額,怎麽辦?

于是注冊了兩個銷售子公司,分別從兩家合資公司進貨、銷售(類似于倒單),從而在沒有實際控制權的情況下,實現了銷售額的並表。

當然了,這種操作只增加了銷售額,對公司的淨利潤沒有任何影響,甚至還會劣化ROE等核心財務指標。

爲什麽要這樣操作呢?

因爲財富世界五百強的唯一指標就是銷售額,而我們發現,上汽集團非常熱衷這方面的宣傳。

3 阅读:1555

詩與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