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不斷!7天3名頂級醫生離世!研究發現:醫生比常人早死13年!

大劉的備忘錄 2024-04-29 08:46:30

噩耗再次傳來!據24日晚消息,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學專家、北京協和醫院遊凱教授因病于2024年4月23日17時46分逝世。

國寶級醫生沈華浩教授壯年離世!首次發現“胸悶變異性哮喘”並命名

此前大掌曾推送過一篇《“多次黯然淚下”!他走了,鍾南山發文悼念》,2024年4月16日12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沈華浩教授因病醫治無效逝世,年僅61周歲。

沈華浩,對于業內來說,是一位極具分量的人物,稍微熟悉呼吸領域的人,都應該或多或少聽說過這個名字。沈華浩教授一直致力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肺部感染、肺部腫瘤等的分子發病機制和防治研究,是最早集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于一身的呼吸人,曾爲我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發展做出過非常傑出的貢獻。

對于沈華浩的離世,鍾南山更是發文悼念:痛悼我的學生,更是摯友—沈華浩教授。

就在沈華浩教授逝世當日,一名曾接受過他診療的患者在互聯網上表達了悲痛之情,這名患者表示:“21年3月,浙江疫情剛平息,我因爲頻繁的胸悶,呼吸異常艱難,骨瘦如柴,查不出原因,從而去浙江挂了沈主任的號。他知道我家庭困難,待我如親人一樣,還說會花最少的錢治好我的病。經過仔細的檢查,我的怪病終于被查出來了,是一種叫做胸悶變異性哮喘的疾病,這種病據說以前沒有,剛被發現並命名,經過治療,我的病大大好轉,如果沒有沈主任,我可能早就不明不白地死了!沈主任醫術精湛,患者離不開他,爲什麽好人不長命,天妒英才,聽此噩耗,悲痛的眼淚幾次止不住往下流……”

2016年9月底,沈華浩不幸確診惡性較高的前列腺癌,在這漫長的八年中,他接受了三次手術、八次化療、三次全程放療。

就是這麽一位具有極大貢獻的國寶級人才,壯年而逝,令我們悲痛又震驚,這是醫療界的巨大損失,也是國家的巨大損失。

在2013年,沈華浩團隊終于在國際期刊發布了最終研究結果:《一種新的哮喘亞型:胸悶爲唯一症狀的不典型哮喘》。隨後,這種不典型哮喘被命名爲胸悶變異性哮喘,並被寫入《內科學》等19本國家規劃教材和醫學權威工具書,成爲國際醫學界的一個“中國標准”及中國呼吸領域的一個裏程碑。後來,在一次國際會議上,胸悶變異性哮喘被美國學者稱爲“Shen's Syndrome”(沈氏綜合征)。

胸悶變異性哮喘這一類型就是沈華浩教授首次發現並命名和研究的。要知道,如若將一種疾病倘以醫生的姓氏來命名,並得到了國際的認可,那這種榮耀是無與倫比的,也是我們一輩子的追求。可這位國寶級醫生卻突然離開了我們!

壯年離世神內專家何金彩教授永遠離開了我們

就在沈華浩教授逝世的次日,另一則沉痛的消息傳來,同樣是浙江,另一名國寶級醫生也壯年離世,這無疑是對醫學界的巨大打擊。

溫醫大附一院神經內科發布訃告:2024年4月17日中午12時15分逝世,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神經內科主任醫師何金彩教授因病逝世,享年62歲。

這一消息令人難以置信,何金彩教授也是國家級人才,她是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神經心理與情感障礙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高教學會醫學心理學分會副理事長,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浙江省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溫州市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等學術任職。

1983年本科畢業後,何教授便一直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工作,期間她還曾前往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進行學術訪問。歸國後曆任溫州醫學院環境與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心理學系主任,溫州醫科大學附屬一院腦科中心副主任、睡眠醫學中心主任、神經內一科主任。

何教授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領域包括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腦血管病,各種睡眠障礙、情緒障礙、認知和記憶障礙和語言障礙的診治,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她對醫學教育充滿熱情,培養出了超過一百名的研究生。她曾經負責過科技部的“十五”攻關項目、省級中醫藥管理局的課題、溫州市人事局和科技局的課題、回國人員資助課題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

何教授在SCI上發表了超過70篇的論文。她主編了《神經系統常見疾病伴抑郁診療指南》、《常見神經疾病伴發焦慮診療專家共識》、《神經心理學》、《生理心理學》、《我爲什麽總發愁》、《醫學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漢語失語症》等教材,並參與編寫了6部其他教材。

在她去世的消息傳出後,一位患者在網絡上表達了她的悲痛:“何主任是我母親的生命恩人。我在22年前帶著母親去看何教授。當時門診的病人非常多,到我們的時候已經快下班了,但何教授仍然耐心地鼓勵我們,溫和地安撫我們。我們甚至還沒有開始吃藥,病情就已經好了一半。今天聽到這個悲慘的消息,我感到震驚和心痛。何教授,願你一路走好。”

還有一位患者說:“何教授在生前曾經以堅韌不拔的精神與疾病進行鬥爭。她的去世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損失。我父母的睡眠問題都是由她治愈的。在與何教授的接觸中,我發現她非常慈祥,醫術精湛,德藝雙馨。她是一位多麽偉大的醫生啊!這對國家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損失。”

七天時間,醫療界痛失三員大將,有的都那麽年輕,這讓我們該如何是好呀!非常難受,沈教授、何教授,一路走好!

研究發現

醫生比常人早死13年

醫生是救死扶傷的天使,醫生會給我們很多健康的建議,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數據發現:

很多醫生自己的身體,卻一點都不健康。

最近,印度醫生協會(IMA)搞了一個研究,研究發現,醫生的平均壽命59歲,遠遠低于普通人的壽命72歲,差距有13年之久。

大部分醫生的死因是惡性腫瘤和心血管疾病,45-65歲之間的醫生,身體是最脆弱的,非常容易出現問題。

過了65歲以後,醫生的死亡率反而會下降,可能因爲他們退休了,生活變得更加健康。

研究者推測,醫生早逝的主要原因,是醫生的工作性質決定的:長期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不健康,運動量不夠。

當然,這個有關醫生壽命的研究,是國外的數據,沒有參考性,中國,目前還沒有醫生壽命相關的研究。

但是,中國的醫生健康狀況也不太好,這些年,一些醫生健康狀況調查的研究,讓我們不得不深思。

2016年,《中國醫生健康指數調查報告》,近6成的醫生健康水平不及格,處于亞健康狀態,35歲以下的年輕醫生,健康狀況尤爲悲慘。

首都醫科大學的副院長周玉傑說:醫生就像水手,與死亡往往只隔一層甲板,即便他們會遊泳,也時時面臨死亡風險。

還曾有人統計了2016年醫生猝死的案例:

中國人多,大型醫院總是人滿爲患,這才是中國醫生最致命的殺手。

2016年的醫生健康調查發現,77.8%的受訪者表示每天工作8~12小時,有16.4%的受訪者表示每天連續工作12個小時以上,高達6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曾連續工作過36個小時,醫生“英年早逝”現象已屢見不鮮。

只希望各位醫生,能更加善待自己的健康,救死扶傷的前提是,自己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也希望有關部門,能更加重視醫生的健康,和醫生的安全。

轉自:掌上醫訊

27 阅读:17363
评论列表
  • 伊伊 43
    2024-04-29 15:23

    那是西醫醫生壽命短,不是中醫。 中醫一般比較長壽。

    (⊙o⊙)… 回覆:
    一臉懵:你說的是誰?
    (⊙o⊙)… 回覆:
    中醫擅長個例?合著這幾千年來中醫每一個每一個在你看來都是個例呗?那我就不明白了:對你來說啥叫個例?啥叫普通?個例和普通之間的關系是啥?
  • 冬冬 40
    2024-04-29 22:37

    醫務人員工作壓力大,有責任心的醫生每天被患者搞得精疲力盡超負壓會忽視自己的健康

  • 2024-04-29 14:22

    現代科技醫學,有優點,缺點也很多,百分之七十的治療是無效治療,很多時候不是治病是致病,不能質疑,普通人也無法反駁,原因都是病人的,畢竟現代醫學是科學,

    一滴痔 回覆:
    你要是沒吃過抗生素我就信了,可惜你這種人吃飽了就罵廚子,不是什麽好人!你還是要點臉,好好做個人吧![得瑟][得瑟][得瑟]
    三塊石頭 回覆: 一滴痔
    你指定腦容量不足,我說西藥沒用了,抗生素對症的人吃了是有用,不對症的人吃了更傷人,
  • 2024-04-29 12:39

    醫者不能自醫。

  • 2024-04-29 14:33

    搞科研的都死得早

    偷幸福的賊5228 回覆:
    熬夜多,還用腦過度
  • 2024-04-29 15:45

    落實一周40小時工作制很重要,工作太多死的早

    明晝 回覆:
    2.5天工作就超過40小時了[笑著哭]
    黑暗的等待 回覆:
    能落實工作和工資相匹配再說別的
  • 2024-04-29 20:25

    大醫院醫生很忙很累的,門診的天一坐一天,一周還有幾天去手術室,一站幾個小時,還得值夜班。睡眠和飲食都不夠規律,腦子還不能分心,都是對健康不利的

    彼時年少GL7 回覆:
    那你試試,看看那邊苦些,哪邊壓力大些,哪邊需要管的事情多些
    須臾 回覆:
    動不動就農民工,不說其他的,不好好學習,上不了大學你就比不了。
  • 2024-04-29 16:19

    應該說是手術醫生壽命短,作息不規律是最大問題!

  • 書眼 20
    2024-04-29 15:15

    咋說了,很多醫院重要醫生長期工作吳嘉琪,能長才怪了。

  • 2024-04-29 18:26

    醫生太忙碌了,既要問診做手術還要進修寫學術論文……

  • 楊祺 13
    2024-04-29 23:14

    有的說50幾歲是老年,有的又說60幾歲是壯年[汗][汗][汗]

  • 2024-04-29 15:23

    什麽亂七八糟的名字都能起,其實也就那回事,哮喘就哮喘,非說胸悶變異性哮喘,這又水了個科研成果了呗

    (⊙o⊙)… 回覆:
    不唬你咋能把一萬的病收費到一百萬?
    盟主一桶漿糊 回覆: (⊙o⊙)…
    他不是唬老百姓,他是唬國家,混科研基金,混學術成果,混職稱,混教授,混出來之後,才好混名聲,混藥返
  • 2024-04-29 21:36

    別給醫生太多的壓力,人有三不欺,一是軍隊,二是醫生,三是教師。

  • 2024-04-29 17:47

    不積善積德的醫生吧

  • 2024-04-29 22:56

    國內醫生考上醫師執照後要升級三次,每一次都是論文教學學術兼職獻血下鄉支援各種卷。

  • 2024-04-29 19:29

    現代醫學謬論只能培養庸醫磚家

  • 2024-04-29 18:45

    西醫科學,比中醫早死

  • ZCLJ 6
    2024-04-29 15:17

  • 2024-04-29 20:10

    這幫醫生都是迷信虛假的西醫,如果他們學一點中醫就不會這麽隨意死去的[得瑟],甚至可以治好。

    救人一命 回覆:
    又來一個赤腳大仙
    物種平等 回覆:
    張仲景都不敢吹的牛你也敢吹啊!
  • 2024-04-29 23:17

    因爲醫生要上晚夜班,要通宵做手術。而中醫都是治療慢病,晚夜班基本上就是睡覺,也沒有急診手術

  • 2024-04-29 21:05

    醫生收入太高了,瞎吃肯定早死!

  • 2024-04-29 20:01

    這就奇怪了,美國醫生可不會這麽短壽命

    斯巴達克斯。達摩 回覆:
    工作量遠少于中國同一級別,工資遠大
    彼時年少GL7 回覆:
    美國醫生有中國醫生累???一個中國一線醫生起碼是6個美國醫生的工作量
  • 2024-04-29 18:29

    氣血虧損

  • 2024-04-29 21:56

    醫生醫不了自己,算命的不知道自己哪天死,對人不對己。

  • 2024-04-29 23:38

    胸悶性哮喘😅😅

  • 2024-04-29 20:51

    爲什麽以前的中醫都基本上長壽 爲什麽爲什麽[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懸壺濟世

    老陳 回覆:
    信不信因果報應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中國是有這個說法的[呲牙笑][呲牙笑]
    用戶40xxx10 回覆: 老陳
    現在的醫院吃錢太坑人了
  • 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裏幹----還在一線普通醫生 死亡也許就是一種解脫----懷念死去的規培生

  • 2024-04-29 18:29

    抽煙喝酒打麻將。

  • 2024-04-29 22:00

    中醫大夫抽煙的多還是西醫大夫吸煙的多?

  • 2024-04-29 21:13

    連自己的病都治不好,還幫別人治病,證明了西醫用途不大。

  • 2024-04-30 06:46

    對症治療者,也是對症治療的犧牲品。

  • 2024-04-30 06:25

    太辛苦了

  • 2024-04-30 07:48

    怎麽醫生壽命都不長。

  • 2024-04-30 05:48

    評職稱,業績壓力太大[得瑟]。。。

  • 2024-04-30 08:14

    我對這種西醫沒有一丁點的好感 只要高中畢業都能上崗 因爲他們只是檢測儀器的推銷員 只是背會了一點藥品的使用方法 反正吃了沒有效果下次給換其他的藥又吃不死人 現在隨便一個醫生都有一堆什麽研究什麽主任什麽委員的名片 都是忽悠人的東西 真正的醫生只有一種 老中醫!

  • 2024-04-30 07:39

    有能力的人死了確實可惜,但與醫生職業無關,老百姓50歲死的也很多,中醫還說養生,是不是以後西醫的都先學中醫養生。

大劉的備忘錄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