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慈禧太後都用這個方劑調理脾胃,效果怎麽樣,不用我多說吧!

中醫脾胃教授余幼鳴 2024-03-12 17:02:45

在假期之後,不少人可能會經曆一段時間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這種現象通常被稱作“假期綜合征”。我認爲,節日期間的豐盛飲食可能只是觸發消化問題的一個因素,而脾功能不足和濕氣阻塞才是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由于生活節奏緊張,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已成爲許多人的常態,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常常依賴高油高鹽的快餐。

另一方面,根據五行理論,木能克制土,肝能克制脾,因此肝氣郁結往往會影響脾胃的正常運化。這也是爲什麽有句老話說“胃病出自氣”,治療胃病不僅僅是通過飲食,更重要的是保持心情的愉悅。

香砂養胃丸

香砂養胃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記載可見于多部古代醫書,如張時徹的《攝生衆妙方》、武之望的《濟陰綱目》、年希堯的《集驗良方》以及《慈禧光緒醫方選議》等。

雖然各書中的方劑名稱和成分可能略有不同,但香砂養胃丸的基本成分包括木香、砂仁、白術、陳皮、茯苓、廣藿香和豆蔻等。

配方

香砂養胃丸由以下14種中藥材料組成:木香、砂仁、白術、陳皮、茯苓、制半夏、醋香附、炒枳實、豆蔻、姜厚樸、廣藿香、甘草、生姜和大棗。

中醫認爲,脾胃是人體氣血運化的中心,它們喜歡溫暖而排斥寒冷。脾喜燥而惡濕,喜調達而惡抑郁。因此,香砂養胃丸的配方設計正是基于這些原則,旨在“溫中散寒”、“行氣化滯”和“健脾化濕”。

芳香醒脾

環境影響人的生活習慣。北方地區幹燥寒冷,辛散宣通的食材如蔥姜蒜較爲常見。而南方由于濕氣較重,食譜更爲多樣,如兩廣地區的靓湯和涼茶就是對抗濕熱的好方法。

在節日期間,我曾再次光顧了一家我年輕時就非常喜歡的米線店,店主在店鋪入口處展示了各種辛香佐料,如砂仁、肉豆蔻、草果、白蔻仁和陳皮,這些都是中醫文化的體現。

芳香類藥物可以有效地解決由濕氣引起的食欲不振、胃脹和消化不良等問題。香砂養胃丸正是利用這些藥材的芳香特性來醒脾開胃和行氣化濕。

例如,藿香可以辛溫化濕,砂仁和豆蔻可以行氣化濕,厚樸可以下氣除滿和燥濕消痰,陳皮可以理氣健脾,這些藥材共同構成了一種有效的“開胃湯底”。

健脾化濕與理氣化滯

水濕會阻礙脾土的功能,而脾虛也會導致水濕的産生。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脾胃問題,不僅需要醒脾開胃,更重要的是健脾化濕。

香砂養胃丸的配方就是基于這個原則,它去除了“六君子”中的黨參,加入了香附和枳實來梳理氣機,減少氣機雍滯的可能性。

同時,它也繼承了原方中益氣扶正、化濕健脾的經典組合,並結合了《傷寒論》中的思路,使用生姜和大棗來降逆和中,恢複脾胃氣機的升降功能。

香砂養胃丸的配方設計就是基于這些原則。通過實踐,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這些原理,並將其應用于生活中的各種場景。

濕困脾土

在新冠疫情出現之前,香砂養胃丸主要適用于那些食欲不振、吃不下飯、口中粘膩、舌淡白胖大的人群。由于該藥方含有大量的芳香化濕成分,非常適合醒脾開胃。

氣機紊亂

香砂養胃丸的三大特點是溫中、化濕和理氣。溫中可以改善食欲,化濕可以穩定未受邪氣侵擾的部位,縮短咳嗽的病程。理氣的功效則體現在調理胃脹、打嗝、嘔吐、反酸等問題。

脾主生清,胃主降濁,當氣機逆亂時,脾氣不升會導致中焦雍滯,胃氣不降反升會導致打嗝等症狀。

因此,調理氣機,使其恢複正常的升降功能,是改善這些問題的關鍵。香砂養胃丸正是通過這些作用來達到治療效果的。

3 阅读:287

中醫脾胃教授余幼鳴

簡介:脾胃科|主任醫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