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處罰造謠賬號只是”罰酒三杯“?

科技蟹 2024-01-24 18:26:20

1月11日,一則#近視眼從800度降到100度的過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位。有博主稱通過“視覺恢複的閃現技巧”可逐漸恢複視力。在9個小時時間內,該話題達到2.4億閱讀量,6.2萬討論量。

不過,遺憾的是,相關內容實際上是僞科普。專家稱,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沒有哪種醫療手段能真正的大幅逆轉眼軸。

“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1月15日在微信公衆號上也發布文章,對該則消息進行了辟謠。不過,“造謠張張嘴,辟謠跑斷腿!”即使是此前在微博造成如此巨大影響,澄清辟謠的消息卻無法再登上微博熱搜榜,讓更多人知曉真相。

再來微博檢索#近視眼從800度降到100度的過程#這則不實話題,發現話題頁並無主持人。而話題貢獻榜前列的@懶貓-菇涼 @深圳張逸軒 等博主的熱貼至今仍停留在頁面,微博平台不僅沒有對傳謠博主做懲戒措施,甚至連刪除不實信息,添加“辟謠”標簽的舉動也沒有做。

對有流量的假消息大力推,對真相到來時卻視若無睹,對造謠的熱帖不加處置,對傳謠博主無處罰手段……微博平台的這一波處置,著實讓人難以理解。

不過,結合近期“北京首鋼女高管囂張開除員工”、“胡歌資助的女孩成了中科院博士”等不實謠言事件,已經不難看出,微博平台在懲治網絡謠言時,有“罰酒三杯”之嫌。

1.微博平台的懲戒手段成擺設?

近日,“北京某高管囂張開除員工”事件引發輿論熱議,涉事公司最終名譽掃地,被衆多網友唾棄。

不過,該起事件還出現“無辜中槍者”。囂張的女高管最初被懷疑來自北京首鋼,衆多憤怒的網友聲討首鋼,對企業形象造成重大影響。而早期將此事與#北京首鋼#關聯的 @跨過海峽解放台灣 @城與喬木荒  等大V博主,似乎並未受到平台處罰,目前這些賬號依舊能正常發博。更讓人氣憤的是,有網友質疑@跨過海峽解放台灣 :提出“首鋼要追究法律責任你”,該博主自認爲是轉載的別人的,還囂張回複一句:“好怕怕”。

而半個月前的#胡歌資助的女孩成了中科院博士#事件,被胡歌方面辟謠。該事件中,有大V疑似造假傳謠,也鮮見微博的處罰動作。其中的熱門帖400+轉發、600+評論、2w+點贊,發帖人@浪裏在逃磕學家 爲950w粉絲娛樂大號。即便評論中有衆多質疑,但此謠言帖依然保留至今,未見本人刪除。微博的操作僅僅是將微博標注爲“搬運內容”。面對謠言,如此不作爲,是微博管理的失控,還是有意縱容?

一方面是謠言對企業和名人的巨大傷害,一方面卻是平台方懲治的無作爲,難道微博平台沒有相應的管控措施?事實並非如此。

2021年05月27日起施行的《微博社區公約》顯示,站方通過不實信息投訴産品、媒體政務辟謠共治平台及#微博辟謠#平台三種手段對不實信息進行治理。

該公約第十五條還規定,站方通過主動發現及接受用戶投訴等途徑發現違規行爲,完成真實身份驗證的用戶可使用微博的線上投訴功能。違規處理包括:內容處理和賬號處理。內容處理包括但不限于:刪除、屏蔽、禁止被轉發、禁止被評論、限制展示、標注等。賬號處理包括但不限于:禁止發布微博和評論、禁止被關注、禁止修改賬號信息,限制訪問直至關閉、注銷賬號等。

針對傳謠內容,微博能夠采取的辦法很多,內容層面包括刪除、屏蔽、禁止被轉發等。針對賬號,嚴厲一點的包括限制訪問直至關閉、注銷賬號等。但是,在上述幾起輿情事件中,微博站方選擇了不作爲,或者增加“標注”這些最“溫柔”的手段。

2.熱搜榜“挂”企業名字賺流量?

“高管囂張開除員工”事件背後,還有一個微博慣常的操作套路:將企業名字推上熱搜。1月7日晚,女高管事件發酵時,#北京首鋼#話題詞被推上熱搜,熱搜榜最高第五位,在榜時長3.2小時,總閱讀量6.2億。大部分網友的第一反應,首鋼怎麽了?等點開頁面看到內容後,就直接和傳言挂鈎了。

這一操作路子的巧妙之處在于,微博並未明說企業和謠言的關系,讓網友自己去討論。出了問題,還可以方便甩鍋。企業方受了傷害,還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去年6月,引起輿論嘩然的“仁濟醫院醫生嫖娼”謠言事件,也能看到“挂企業名字”的操作手段。

該事件經查實爲實習生造謠,警方也進行了辟謠。而在輿論發酵的當晚,#仁濟醫院#話題詞在榜時長203分鍾,話題詞基本也是謠言的集散地,幾乎將醫院醫生和嫖娼挂鈎。

除了企業,遇到名星的謠言時,明星的名字也會立刻被挂上熱搜賺流量。11月3日,微博出現李連傑去世的謠言,#李連傑#的名字立刻被挂上熱搜長達447分鍾。雖然有辟謠的聲音,但是這並不能妨礙明星單條熱詞的瘋狂傳播。

在費玉清病危的謠言傳播中,也見到微博站方這樣的操作路徑。辟謠熱搜下去了,單獨再來個本人的話題詞,繼續吸收流量。

如果明知道是一個惡意的謠言,從減少企業或者明星的負面影響的角度出發,應該主動將事件降溫,或者單純把辟謠的熱搜詞留著就夠了,不應該莫名其妙再挂名字故意制造懸疑。而微博這一操作路徑,不能不讓人懷疑,是不是爲了流量而刻意傳謠?

3.微博熱搜榜辟謠題材爲何這般多?

通過檢索發現,2023年10月-12月,微博熱搜榜加挂“辟謠”字眼的話題詞超過41次。其中不乏“名人去世”、“名人被抓”、“醫生嫖娼”等影響非常惡劣的謠言事件。乍一看,微博管理員似乎在積極對不實信息進行澄清,但是,往深去思考,到底是誰在造謠,這些造謠的人都進行懲處了嗎?是不是平台對造謠的處置太“輕拿輕放”,造成造謠的人越來越多,害得名人和企業忙著辟謠?有些謠言本身是不是有縱容的痕迹?

(微博熱搜榜2023年12月涉“辟謠”話題詞)

中央網信辦2022年曾部署開展“清朗·打擊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專項行動,要求平台方堅持分類研判處置、加大溯源追責力度、健全完善辟謠機制、壓實平台主體責任。

其中提到,要督促網站平台加強技術手段建設,提升溯源能力,對首發謠言和虛假信息的平台賬號,視問題性質進行處置處罰,強化源頭遏制。要制定完善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處置處罰細則,根據嚴重程度、是否首發、轉發次數等維度,視情采取警告、禁言、永久封禁等措施。要對首發惡劣謠言、多次傳播謠言、利用謠言進行惡意營銷炒作的賬號主體,納入黑名單管理,情節特別嚴重的,全網禁止注冊新賬號。

對照網信辦的要求來看,微博平台針對謠言賬號的懲戒方式,有“罰酒三杯”的嫌疑。

大鵬的電影《保你平安》中,過世女孩韓露被人造謠從事不正當職業,死後被人遷墳,謠言傳的滿城風雨。最終,男主憑借自己的力量費盡心機爲韓露辟謠,發現謠言的源頭,竟然是一個超級網蟲爲了博眼球,賺取9.9元的網文付費來編造的。

電影中,有男主去努力尋找謠言源頭,澄清真相。現實中,又該如何杜絕謠言,減少對他人的傷害?個人認爲,只能把每一次的謠言事件捋清楚,讓“首發謠言”和“重要傳播者”都得到懲戒,才能警醒他人,避免下一次傳謠的發生。

這一點,微博平台應該多做努力了!

0 阅读:4

科技蟹

簡介:數碼新知,互聯網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