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古茶聆訊過後,仍有隱患未除?

銀箭財經 2023-12-07 12:43:59

11月初,瀾滄古茶通過聆訊,“茶葉第一股”的位置或許已成定局。

從2020年6月向深交所遞交申請書,到2021年6月上市審議前主動撤回材料,再到2022年5月謀求港股上市,瀾滄古茶爲了上市,可謂是曆經周折。

只是定局之下,瀾滄古茶的上市路,仍有些隱患未除。

一、曆史遺留問題延續,瀾滄古茶成敗皆由經銷商?

對于瀾滄古茶而言,阻擋其上市的主要因素,除了自身業績外,更多還是在于經銷商體系的拖累。

通過天眼查就能夠看到,瀾滄古茶的股東結構中,存在大量疑似經銷商身份的小股東。企業管理體系中,長期存在缺少統一聲音和結構冗雜的情況。

不過回顧瀾滄古茶多次IPO未果的過去,也不難發現,其作爲距離茶葉第一股最近的茶企,其實也在隨著IPO的推進一路成長。

早在瀾滄古茶申請A股上市之前,與其産生合作的部分經銷商往往對外宣稱自己是瀾滄古茶的辦事處或某區域營銷中心。這一現象的出現,可能是由于公司在早期階段缺乏資金支持,因此采取了授權經銷商開設專營店的策略。

這種策略的實施,使得經銷商在瀾滄古茶的品牌推廣和産品銷售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隨著公司的發展和資金狀況的改善,瀾滄古茶開始收回這些專營店的控制權,並逐步實現直營。

爲了更好地了解這一現象,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1. 經銷商的角色轉變:在瀾滄古茶發展的早期階段,由于資金限制,公司需要尋找合作夥伴來共同推動品牌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有實力的經銷商被授權開設專營店,並成爲瀾滄古茶的“辦事處”或“區域營銷中心”。然而,隨著公司資金狀況的好轉,公司開始收回這些專營店的控制權,並逐步實現直營。

2. 直營的優勢:直營模式相對于經銷商模式,公司可以更好地控制品牌形象和産品質量。此外,通過直營模式,公司可以更直接地接觸到消費者,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反饋,從而更好地調整産品策略和營銷策略。

3. 經銷商的應對策略:面對瀾滄古茶收回專營店控制權的策略,經銷商需要思考如何應對這一變化。他們可以考慮轉型成爲瀾滄古茶的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新産品或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同時,他們也可以尋找其他的品牌進行合作,以保持自身的競爭力。

由此可見,瀾滄古茶在發展過程中,經曆了從經銷商模式到直營模式的轉變。這一轉變使得公司更好地控制品牌形象和産品質量,更直接地接觸到消費者。

與之相應的,想要推動瀾滄古茶這一次港股IPO的順利進行,經銷商也需要應對這一變化,尋找新的合作機會以保持自身的競爭力。

但是以目前來看,僅僅只是依靠瀾滄古茶作爲品牌方的努力,即便經銷商體系能夠全力配合,想要打動投資市場,仍然缺了一些關鍵的東西。

就比如,茶葉本身。

二、産品單一營收下滑,上市後需防“破發”?

茶企的安身立命所在,自然是茶葉。

根據瀾滄古茶向港股遞交的招股書,我們發現該公司的主力品牌長期以“1966”和“媽媽茶”爲主。截至2021年,這兩款品牌占據了總收益的96.8%,其中“1966”占據74.1%,“媽媽茶”占據22.7%。其他産品和服務項目所産生的收益僅占3.2%。

經過深入分析,除了2014年和2015年研發的陳皮普洱和小青柑外,自2016年以來,瀾滄古茶幾乎沒有推出過任何新産品。對于一家准備上市的公司來說,這樣的産品空檔期可能會被投資者視爲缺乏創新和競爭力。

即便該公司已經通過了上市審核,但在投資者眼中,它可能會被貼上“吃老本”的標簽。

此外,招股書中還提到,瀾滄古茶的存貨也在逐年增長。截至2021年,該公司存貨已經高達33億元,占其總資産的45.2%。對于茶葉企業來說,存貨管理是關鍵,如果茶葉過期或者市場價值下降,都會對公司的資産造成影響。

盡管瀾滄古茶在茶葉行業有著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但是其主力品牌“1966”和“媽媽茶”已經占據了公司總收益的絕大部分。這也意味著該公司的收益來源相對單一,未來的發展可能會受到限制。

瀾滄古茶需要不斷地進行産品創新和市場拓展,以保持其競爭優勢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聆訊雖然已經通過,但是産品線單一、存貨逐年增長以及缺乏創新和競爭力等問題,都可能會對其未來發展産生影響。

畢竟在2022年,瀾滄古茶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出現了下滑,分別爲17.1%和45.3%,具體金額爲4.63億元和0.70億元。而在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爲2.32億元和0.24億元。

此外,瀾滄古茶的淨利率也呈現下滑趨勢,綜合招股書信息和公開數據,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的數據分別爲23.1%、15.2%和10.2%。

聆訊通過後,瀾滄古茶或許不必再爲上市擔憂,但是並不樂觀的業績走向,使得上市後能否避免“破發”等情況,反而成了必須謹慎對待的問題。

0 阅读:14

銀箭財經

簡介:洞察商業邏輯,明悉商業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