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防科普|如何正確防曬,避免春季日光性皮炎

陝西地防所 2024-04-03 17:58:23

春風來 踏青去

踏青出遊 不負春光

春日出遊季

春日踏青,即刻出發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春天時節,

人們在戶外活動時間增多,

此時更要注意日光性皮炎的發生。

春季氣溫回升,

紫外線輻射明顯強于冬季,

外出遊玩時,

部分人沒有防曬的習慣,

增加了皮膚暴露的機會,

從而導致紫外線輻射引起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又稱急性日曬傷、曬斑,是皮膚接受強烈光線照射引起的一種急性損傷性皮膚反應,患處皮膚表現爲紅腫、灼熱、疼痛,甚至出現水疱、灼痛、皮膚脫屑等症狀,有的患者還會出現頭痛、發熱、惡心、嘔吐等全身症狀。

常見病因

紫外線(UV),根據波長不同,區分爲UVA、UVB和UVC,本病的作用光譜主要是UVB,其引起的紅斑呈現鮮紅色,UVA引起的紅斑呈現深紅色,UVC可引起皮膚粉紅色紅斑。

發生機制

紫外線的輻射使人體真皮內多種細胞釋放炎症介質,引起真皮內的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該反應在接受強烈紫外線輻射的同時就可發生,患者可出現即時性紅斑,之後還會有神經-血管-體液多因素共同參與的機制複雜的反應,導致延遲性紅斑的發生。

誘發因素

過量飲酒可能會誘發日曬傷(是日光性皮炎的一個危險因素,飲酒者日曬傷和水疱的體表受累面積比非飲酒者大。)皮膚過于潮濕比幹燥皮膚更容易産生紅斑。

光敏藥物:患者接觸四環素類藥物(特別是強力黴素)、噻嗪類利尿劑、磺胺類藥物、氟喹諾酮類藥物、非甾體抗炎藥、維甲酸類藥物等會增加曬傷風險。

常見症狀

患者接受日曬後數小時到十余小時後,日曬處可出現邊界清楚的鮮紅色紅斑, 嚴重者可出現水疱破裂、糜爛。紅斑顔色逐漸變暗,通常在3~7日內消退,隨後出現脫屑,可留有色素沉著或減退,部分患者日曬後僅出現皮膚色素的變化,呈現即刻或遲發性色素沉著性曬斑。患者可能有灼熱感或刺痛感,可能影響睡眠。

伴隨症狀

眼部

個別患者可伴發眼結膜充血、眼睑水腫。

全身症狀

患者可能伴隨發熱、頭疼、畏寒、乏力、惡心和全身不適等症狀,也有可能出現心悸、意識障礙甚至休克等表現。

怎樣避免日光性皮炎呢?

1、有曬傷的患者應避免進一步暴曬,避免發生感染和二次曬傷。患者應找尋陰涼處或減少光照。小于6個月的嬰兒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2、發生日照性皮炎後應盡量穿寬松、柔軟的衣服,避免摩擦患處,使用溫和無刺激的清潔用品清潔患處。

3、可以自己總結一下, 觀察皮炎發生是否和接觸的食物、化妝品、藥品等有關,如果發現其中有關聯,最好能避免接觸。

4、陽光充足時,盡量避免在上午十點到下午兩點這個時間段內進行戶外活動,或減少戶外活動時間,避免暴曬。

5、可在暴露部位塗抹防曬霜或使用遮陽物品,如帽子、長袖衣服、遮陽傘、墨鏡等物品保護。若在戶外,建議常規使用日光防護系數(SPF)15以上的防曬霜,有嚴重光敏者應使用SPF大于30的高效防曬霜,防曬霜要在日曬前至少20分鍾使用。

6、經常戶外運動,提高皮膚對日光的耐受能力。

當患者接受強烈光照後,照射部位出現紅腫、水疱、紅斑、糜爛等症狀,有瘙癢、灼熱等感覺時患者應立即就醫。當患者出現發熱、頭疼、畏寒、乏力、惡心和全身不適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圖文整理來源:陝西皮防所

統籌編審:陳小瑜 劉潔

0 阅读:0

陝西地防所

簡介:陝西省地方病、皮膚性病和麻風病預防控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