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鞋王”百麗高調回歸,高瓴張磊又賭對了?

全球財說 2024-03-19 10:53:04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財說

最近鞋履行業好不熱鬧。

曾號稱A股“不死鳥”的貴人鳥最終保殼失敗,于近期收到上交所下發的終止上市決定。

上市十年終落幕,令人好不唏噓。然而,資本市場沒有新鮮事,不過是無數次輪回。

正所謂,出清換新生。在“不死鳥”斷翼退市的另一頭,昔日“老鞋王”百麗試圖叩響港交所大門,重返二級市場。

一把飛刀正在落下?

2007年,百麗首次挂牌港交所。初上市的那幾年,百麗展現出傳統渠道優勢,門店數量由2007年的6090家增至2012年的1.76萬家,平均年淨開店超2000家。在此期間,百麗營收、歸母淨利的年複合增速分別可達23%、17.1%。

巅峰時期,百麗的市值曾在2013年一度飙升至1500億港元。“凡是女人路過的地方,都要有百麗”的口號開始響徹大江南北,“一代鞋王”的傳奇就此展開。

只是,花無百日紅,極盛則必衰,再強大的帝國也要學會居安思危。一場渠道變革悄然席卷整個中國零售行業,隨著電商崛起,以及大型多元購物中心的風靡,業態相對老化的傳統百貨渠道面對巨大沖擊,消費者逐漸發生轉移。

面對不斷變化商業環境,坐擁萬家門店的渠道優勢已不複存在,反倒成爲拉垮百麗的沉重負擔。2017年2月末,老百麗將門店縮減至1.36萬家,而現在則幾乎又砍了一半。根據最新招股書,截至2023年11月底,百麗旗下的門店數量降至7444家。

業績上更是慘淡。2015財年(截至2016年2月28日),百麗出現上市以來淨利潤最大跌幅,同比下滑38.41%。2016財年再度下滑18.09%至24.03億元。

在此期間,資本市場作爲情緒放大器,百麗港股股價自2013年每股18港元的曆史高位下探至退市前4港元,市值大幅縮水,接近80%。

世人常言,最怕英雄末路。彼時已83歲高齡的鄧耀已是廉頗老矣,在面對時代巨變,早無招架之力,只能無奈感歎:百麗氣數已盡,再無回轉的可能。

或許百麗本就命不該絕,在最低迷的時期,遇到了“貴人”張磊。

2017年7月,百麗從港交所退市,高瓴、鼎晖聯合百麗管理層出價531億港元將百麗私有化,創下港交所史上規模最大私有化交易紀錄,並拉開百麗全面轉型的序幕。

完成私有化後,高瓴資本、鼎晖投資分別持有百麗國際約56.81%和12.06%股權,智者創業持有31.13%股權。

百麗兩位創始人鄧耀、盛百椒,累計套現超百億。鄧耀選擇退休,盛百椒繼續留在百麗。

縱然常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但對比此前高瓴在百度、騰訊、京東、美團等互聯網企業所獲得的成功,面對彼時已被創始人判了“死刑”的百麗,就連高瓴的投資者都表示看不懂,爲什麽要接一把正在落下的飛刀?

“是不是沖昏了頭腦?這會不會是高瓴的滑鐵盧?”

巨輪轉身三步走

相較外界針對百麗的無數質疑,張磊看到的則是一家傳統鞋履老企背後所積累的濃厚力量。

但如何讓百麗這艘陳舊巨輪重新啓航,或是擺在張磊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即如何優化現有資産——重塑百麗。

張磊曾將百麗稱之爲一筆“三倍回報”的交易。其一,交易價格便宜,有一定的套利空間。其二,運動鞋服銷售業務是優質資産,但被女鞋業務拖累,分拆後價值巨大。其三,傳統業務數字化轉型,可以提升業務價值。

私有化百麗是鏈條中的第一步,而拆分運動服飾板塊上市則是第二步。

2019年10月,在張磊的主操下,百麗拆分旗下運動品牌滔搏(06110. HK)成功挂牌港交所。滔搏作爲國內最大的阿迪、耐克經銷商,旗下還有彪馬、匡威、北面、銳步、亞瑟士等諸多品牌的國內經銷權,基本覆蓋了主流國際運動鞋服品牌。

巅峰時期,滔搏市值一度超800億港元,相當于百麗私有化前巅峰時整體市值的一半。不過截至目前,滔搏市值已跌至355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分拆滔搏的這一年,百麗成爲Champion在中國市場“唯二”的經銷商。2023年10月,百麗又斥資1.04億元收購永嘉集團手裏全部的Champion中國經銷權。交易完成後,百麗成爲Champion在中國市場獨家經銷商。

不過,Champion的業績表現並不算好。根據永嘉集團出售公告顯示,2022年及2023上半年,永嘉集團在Champion中國業務經營虧損分別爲5200萬港元及3400萬港元。

之所以收購“並不賺錢”的Champion,或是源于百麗多年前錯失Fila所留下的“執念”。

2009年,百麗以不超過6億元的價格出售了Fila品牌在中國區的商標使用權和專營權,而買家正是安踏。

之後的故事已被大家所熟知,安踏不僅利用Fila在營收與品牌獲得成功,還超過李甯成爲新的國産運動品牌“一哥”。如今,Fila的營收占比已占據安踏的半壁江山。

諸多企業都想複制安踏和Fila的並購奇迹,這其中也包括百麗,而Champion便是其瞄准的標的。

但Champion目前狀況其實並不明朗,深受品牌老化、産品創新不足、假貨橫行等問題的困擾。此外,2024年2月,Champion母公司HanesBrands宣布將Champion挂牌出售,競標價14億美元。這一變故是否會影響百麗,目前皆未知。

不過,目前爲止,張磊似乎已悄然完成“三倍回報”中三分之二。但作爲最後一步的數字化改革,在龐大門店資産中注入數字化的基因,或才是關乎“重塑百麗”成敗的關鍵所在。

實際上,百麗早在2009年就已開始觸網,相繼創建獨立電商平台淘秀網、優購網,然而都沒有成功。彼時百麗的銷售重心仍在線下渠道,電商平台也僅被用作清庫存,並未打出規模,也讓百麗錯失電商風口。

于是,張磊操盤之下,百麗開始通過數字化全鏈路賦能,采用服飾行業流行的 DTC(直接觸達消費者)零售模式。

具體表現爲,向線上業務投入大量資源,不僅在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台發展業務,同時重視發展抖音等社交媒體平台。2017財年至2023財年,百麗線上營收占比由7%上升至28.3%。

不過,這並不代表百麗將放棄曾引以爲傲的線下渠道。相反的,張磊依舊認爲線上不可能把線下打敗,“線下體驗是不可或缺的,仍是主流渠道。”

私有化後,張磊開始優化渠道,逐漸減少業態相對老化的百貨商場門店,轉移至集購物、娛樂及社交功能于一體的購物中心及奧特萊斯開設門店。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11月末,百貨商場渠道在鞋履業務中營收占比由私有化時超70%降至2023年11月末不足40%。

張磊賭贏了嗎?

如今7年過去,百麗在張磊這場“豪賭”中重獲新生,但在大刀闊斧優化轉型的同時,百麗面臨著巨大的償債壓力。

2017財年即私有化前,百麗的資産負債率僅16.13%。但招股書最新數據顯示,2020財年至2023財年,百麗資産負債率均保持在70%以上,由71.42%增至84.64%。

截至2024年1月31日,百麗賬上存在47.98億元的銀行借款,包括25.08億元的短期銀行貸款,22.90億元的長期銀行貸款。

除銀行借款金額較高,持續支付大額股息,是百麗時尚資産負債率較高的原因之一,而這或是當年百麗私有化所留下的余波。

2017年,百麗國際私有化對價531億港元,高瓴資本、鼎晖通過股權出資173億港元,于武、盛放爲首的新百麗管理團隊出資78.21億港元。剩余的280億港元則來自債務融資,這些債務在私有化之後,主要由百麗及其附屬公司承擔。

爲償還私有化債務,百麗多年來對股東保持著大手筆分紅。

招股書顯示,2020財年至2023財年(截至每年2月28日),百麗時尚分別向股東支付股息70億元、42.27億元、20億元、20億元。截至2023年11月30日的九個月,百麗又向股東派股息20億元。

不到五年時間,百麗共計向股東派息172.27億元。根據招股書描述,這些派息大部分被用于償還2017年私有化産生的債務。也就是說,五年時間裏,百麗及其附屬公司一直都在爲私有化産生的融資負債“買單”。

無獨有偶,滔搏在分拆上市後,同樣在“分紅還債”。2019財年至2023財年,滔搏累計分紅金額高達122.46億元,而同期滔搏淨利潤累計128.84億元,分紅近乎“瓜分”了全部利潤。

在招股書中,百麗表示高瓴、鼎晖在私有化交易中的銀行貸款現金目前已經償還完畢。

本次募集資金用途中,百麗同樣計劃拿出部分資金用于“償還銀行借款”以及“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事實上,早在2022年3月,百麗就曾計劃沖擊港交所,向主板遞交招股說明書,但遲遲未通過聆訊,最終申請文件以“失效”告終。

兩年過去,百麗再次遞表,相較退市前,百麗的業績在2023年開始好轉。

2022年財年(截至2023年2月28日),百麗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8.29%至192.10億元,期內利潤同比下降54.02%至12.57億元。

隨著公共衛生事件形勢好轉,百麗業績逐步恢複。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的九個月,百麗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8%至161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92.7%至21億元。

如今的百麗站在新的起點上,業務逐漸呈恢複之勢。

但面對風雲變幻的資本市場,以及仍背負巨額債務的百麗,能否實現巨輪轉身,以及爲其保駕護航的張磊,能否守得雲開見明月,時間將給出答案。

敬告讀者:本文基于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准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

0 阅读:4

全球財說

簡介:用全球視角,深度關注金融和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