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國軍軍銜章彙總,從二等兵到特級上將,總共18級

TSArmy 2024-04-16 17:34:05

我們上期文章解析了抗戰時期侵華日軍的軍銜章和職務,那這期文章再來說一說抗戰期間,國軍方面的軍銜章和職務。

各級軍銜章

在上圖中就可以看到,從最低的二等兵到最高的特級上將,總共有18個等級。

其中兵分爲3級、士官分爲3級、准尉分爲1級、尉官分爲3級、校官分爲3級、將官分爲5級。

下面就請看詳細的軍銜章和所對應的職務。

一、兵

兵當中分爲: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這三個等級。

二等兵軍銜章

二等兵是國軍中最低的等級,其軍銜章的樣式也很簡單,就是在一個紅色毛呢底版上,增加了一個金屬的黃金色三角形,俗稱“金豆”。

至于二等兵,擔任不了什麽職位,就是個普通小兵。

一等兵軍銜章

一等兵就是服役滿一年的老兵,軍銜章就是在上一級二等兵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一顆金豆而已。

一等兵和二等兵一樣,也擔任不了什麽職務,只是一個服役時間比二等兵早幾個月的老兵而已。

上等兵軍銜章

而上等兵,是服役滿三年的老兵,相比一等兵、二等兵資曆更深,是士兵當中最高級別的,上等兵的軍銜章樣式,是在紅色底版上增加至三顆金豆。

通常情況下上等兵也擔任不了職務,只有在戰時或者訓練中偶爾擔任班裏的小組長。

二、士官

士官,在西方也叫作“軍士”,抗戰時期國軍當中分爲下士、中士和上士這三個等級。

下士軍銜章

到了士官級別,軍銜章的樣式也發生了變化,也就相當于在二等兵軍銜章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條縫合上去的藍杠,然後金豆壓在藍杠的上面,上圖就是抗戰時期,國軍下士的軍銜章。

下士也要比普通士兵地位更高,在非戰時的情況下,一般會擔任新兵的教官,戰時則是班裏的組長,比如指揮輕機槍組或者步槍組等等,不過在當時,只有國軍嫡系部隊中才能實現每個班裏有一個輕機槍小組,而其他的“雜牌軍”大多數都沒有那個條件。

中士軍銜章

中士比下士服役的時間更長,當然地位也更高,所用的軍銜章樣式,就是在上一級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顆金豆。

抗戰期間國軍的中士,一般會擔任步兵班的副班長或者班長,非戰時的情況下會管理士兵和訓練士兵,戰時則會輔助班長或者指揮小組作戰。

上士軍銜章

上士是國軍士官中等級最高的了,從士兵到士官,基本上都得聽他的,想成爲上士,一般也得服役超過十年才會有資格晉升,上士的軍銜章樣式,就是底版上變爲了三顆金豆。

上士通常都是擔任班長,當時國軍的一個步兵班當中,包含了一個4人火力小組,兩個4人突擊小組,共計12人,除了自己外,班長可以管理11個人。

三、准尉

嚴格來講,准尉既不屬于軍官也不屬于士官,職級比較特殊,只能算是從士官到軍官的過渡。

國軍中的准尉,一般都是擔任司務長,管理財務、管理勤務兵以及負責訓練等。

准尉軍銜章

當然了,從准尉的軍銜章開始,之後的軍官軍銜章也發生了變化,就是在紅色底版的基礎上,增加了黃金色的金屬邊框,上面還帶有細小的斜杠紋理,後面尉官、校官的軍銜章也都采取了相同風格。

不過准尉的軍銜章也比較簡單,直接使用了軍官領章的底版,而上面並沒有帶金豆。

四、尉官

從尉官開始,往後的就都是軍官了,屬于真正的職業軍人,國軍尉官當中分爲少尉、中尉和上尉這三個等級。

少尉軍銜章

少尉,算是軍官中的最低等級,也是國軍中底層軍官的代表之一,其軍銜章樣式,就是在帶邊框的底版上,增加了一個金豆,也被俗稱“一道杠一顆豆”。

抗戰時期的國軍少尉軍官,一般都是擔任排長,一個排下轄3個班,排長大約能管36人。

中尉軍銜章

中尉是尉官當中的第二等級,其軍銜章的樣式,也是在上一級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一顆豆,然後使其居中排列。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的一名中尉軍官通常擔任的都是副連長或者連長。

上尉軍銜章

上尉就是尉官當中的最高級別了,軍銜章也是比上一級多了一顆豆,變成了一條杠三顆豆。

抗戰期間的國軍上尉,一般擔任的都是連長,當時的一個連下轄三個排,算上連部的人、炊事班、軍醫、文職人員等,連長大約能管理120人左右,當然也有一部分上尉是可以擔任副營長的。

五、校官

校官在抗戰時期的國軍當中,是高級軍官的代表,分爲少校、中校和上校這三個等級。

少校軍銜章

校官的軍銜章樣式其實變化不大,只是在尉官軍銜章的底板上進行改進,變化最大的就是從一道杠增加到兩道杠,其中少校的軍銜章就是在兩道杠上面增加了一顆金豆。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的少校軍官,通常擔任的都是營長職位,當時一個營的兵力大約在400~500人之間,除了下轄三個標准的步兵連和一個連部外,當中還包括其他單位,比如重機槍排、炮兵排、偵察班和工兵班等等。

中校軍銜章

到了中校,軍銜章在上一級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顆豆,也就變爲了兩條杠一顆豆。

當時的國軍中校軍官,一般可以擔任營長或者副團長,當然也有一部分擔任指揮部參謀或者作爲通信部的指揮官。

上校軍銜章

上校就是校官當中的最高級別,軍銜章又變成了兩道杠三顆豆。

國軍的上校軍銜,一般可以擔任團長或者副旅長,最常見的就是團長,大約能管理1200~2000人左右,除了下轄三個步兵營以外,當中可能還會包括炮兵部隊、通訊部隊、辎重部隊以及衛生隊等等。

六、將官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的將官等級劃分較爲複雜,並不是三三晉制,分爲少將、中將、二級上將、一級上將和特級上將這五個等級。

少將軍銜章

同樣,到了將軍級別的軍銜章,又一次發生變化,底板改爲純金屬材質,並且完全是金黃色,上面也帶有細小的紋理,其中少將軍銜章是在這種底板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顆金豆。

抗戰時期國軍的少將軍官,一般可以擔任旅長或者副師長,不過少將一般多數都是擔任旅長,當時國軍的一個旅大約是4500~6000人左右,除了下轄三個標准的步兵團外,其中可能還包括直屬的炮兵部隊、辎重部隊、通信部隊或者工兵部隊等等。

中將軍銜章

到了中將職級,軍銜章上面又多了一顆金豆。

國軍的中將軍銜一般可以擔任師長,不過抗戰時期國軍的師級作戰單位人數並不統一,有的地方軍、雜牌軍一個師只有幾千人,還有的一個標准師是8000人,一些精銳的德械師可能會有1萬人以上。

當然也有的中將會擔任更高級別的軍長、副軍長或者軍部參謀長。

二級、一級上將軍銜章

到了上將,被分爲了三個級別,比如二級上將、一級上將和特技上將,其中二級、一級上將的軍銜表面上看不出區別,都是金色底版和三顆豆。

抗戰期間,二級上將一般會擔任軍長、軍團司令或者戰區司令官,而一級上將屬于高級將領級別的人物,軍銜章和稱呼也都是追贈的。

特級上將軍銜章

特級上將的軍銜章是獨立樣式,底版、邊款和其他將軍的領章都完全不同。

而且這款軍銜章也代表著全國軍中最高級別、最高地位和最高的權利,也只有一個人能擁有,那就當時的最高統帥“蔣校長”。

以上就是抗戰期間,國軍軍銜章和職位的解析,如果文中要是存在哪些錯誤或者不足,還有望大家多多指點改進,想要了解更多,請記得關注,下期繼續爲大家更新。

13 阅读:6713
评论列表
  • 744 7
    2024-04-22 00:37

    跟在老蔣身邊的白崇禧,陳誠這些應該是特級上將,戰區司令長官屬于一級上將

    用戶10xxx98 回覆:
    特級上將只有老蔣一個人,一級上將幾乎都是軍閥或者說地方諸侯,抗戰初期戰區司令確實是一級上將,後來戰區多了也有二級上將和中將加上將
  • 2024-04-22 20:22

    抗戰時期絕大部分的旅下轄兩個標准步兵團以及若幹旅直屬隊,例如通信,警衛,炮兵,工兵,辎重等。很少見三團制的旅。一個標准步兵團人數大約1500人左右,二團制的旅有3000人,再加上旅直屬隊那些七七八八的部隊差不多也是一個團了,綜合算下來一個旅大概4500人左右。一個二旅制的師轄兩個旅共計9000人,再算上兩三千人左右的師直部隊,共計1.1~1.2萬人。

  • 2024-04-19 23:03

    國民黨時期,中將最特別,從戰區副司令長官到集團軍司令到軍團長到軍長到師長再到有些特種兵旅長都可能是中將

    梹枉 回覆:
    對[點贊][呲牙笑]
  • Ss 3
    2024-05-09 11:36

    你的蔣光頭後面自封五星上將[捂臉哭][捂臉哭]

  • 2024-05-22 19:46

    中將旅長

  • 2024-04-20 09:26

    沒看出來一級和二級上將領章區別在哪?求賜教。

    觀山太保 回覆:
    沒區別
  • 2024-04-20 08:31

    國民革命軍

  • 2024-04-20 03:34

    一級上將和上將怎麽區別?

    觀山太保 回覆:
    領章上沒區別,但一級上將就那幾個,大家心裏都有數,見了面尊卑自然分得清。

TSArmy

簡介:每日持續更新原創內容,敬請關注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