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2年不買房,10年後是買不起還是白菜價?王健林王石看法一致

蘇察哈爾燦說房 2024-04-25 07:30:17

在當下,中國的樓市正經曆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曾經的高速增長和火爆場面已然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政策調控下的理性回歸和市場平穩。從飙升的房價到審慎的購房者,從熱鬧的銷售現場到冷清的中介門店,每一個變化都在反映當前國內的房地産市場並不景氣。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們不禁思考:中國樓市何去何從?今明2年不買房,10年後是買不起還是白菜價?

行情低迷的根本原因

房地産行業近年來所經曆的不景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宏觀經濟、政策調控、市場心理和社會結構等各個層面。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導致了房地産行業的增長動力減弱。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對于高投資、高消耗的房地産業的依賴正在減少。其次,政策調控方面,爲了遏制房價的過快上漲,防止泡沫的形成,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樓市調控政策,包括限購、限貸、限價等,這些政策有效抑制了市場過熱,但同時也壓制了市場的交易活動和價格上漲。

除此之外,市場心理也是影響房地産行業的重要因素。在經曆了長期的快速增長後,消費者和投資者對房地産市場的未來持謹慎態度,觀望情緒濃厚,這導致交易量的下降和市場活力的減弱。

此外,房地産行業自身的問題也不容忽視。過去的高速發展積累了一定量的供給過剩和庫存積壓,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再加上房地産開發商的高杠杆經營模式,使得行業在面臨宏觀經濟和政策調控壓力時,顯得尤爲脆弱。

未來樓市走向

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政策,旨在緩解房地産市場的壓力,並促進其健康穩定發展。這些政策,包括開放限購、降低房貸利率、城市更新改造以及降低存款准備金率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市場的未來走勢。

開放限購政策可能會促使更多的購房者進入市場,特別是在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這可能會短期內刺激需求,從而帶動房價的上漲。然而,這種增長可能不是長期的,因爲它可能更多地依賴于政策刺激而非真實的市場需求。

降低房貸利率的策略降低了購房成本,這對于提振購房者的信心和增加市場活力是有益的。但是,這也可能導致借貸過度,增加家庭的債務負擔,特別是在房價相對較高的城市。長期來看,這可能對市場和經濟帶來潛在的風險。

城市更新改造的計劃能夠提高城市品質,吸引更多居民和投資者。這可能會在某些地區帶來房價的上漲。然而,這種上漲可能局限于改造區域,對于更廣泛的市場可能不會産生太大影響。

降低存款准備金率的措施,意在釋放更多的流動性資金到市場中。這在短期內可能會有助于穩定市場,特別是在當前經濟放緩的背景下。然而,過多的流動性如果未能有效管控,也可能帶來資産價格的泡沫,特別是在房地産市場。

以上的這些政策的出台,不難看出政府救市的決心以及救市的力度還是很大的,在這些政策的共同影響之下,筆者認爲,未來幾年樓市的走向將會更理性、健康和平穩,這一觀點其實兩位地産大亨早就發表過。

王石和王健林的看法

王石在一次公開講話中將中國房地産市場與過去日本和美國的房地産危機進行了比較。他指出,中國房地産調控預計將持續3至5年,市場在經曆了23年的繁榮後,已進入調整期。這次調整涉及去杠杆和投機因素,不能很快解決。他提到,中國房地産市場與日本、美國不同,它是政策性的,有利于穩定短期波動。他預測中國房地産市場將逐步、受控地軟著陸,從而走向更健康、長期的軌道。這一轉變預計將穩定房地産市場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而王健林則表示,房價劇烈下滑至極低水平的可能性相當小,在他的分析中,開發商的成本構成是關鍵因素,他提到,在考慮拿地成本及開發過程中的平均毛利率之後,房地産行業的盈利空間並不像外界想象的那麽大。他強調,即使房地産項目能達到20%到25%的毛利率,實際利潤仍受限于管理和運營成本。王健林的這一觀點暗示了房地産市場並非一個高利潤的領域,反映了他對當前房地産市場趨勢的理性評估。

不難看出, 兩位地産大亨的觀點其實高度一致,雖然說過去的二十年間,國內的地産行業曆經了飛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泡沫,但是考慮到宏觀調控以及地産行業的實際利潤問題,未來房價大概率會趨于理性平穩,不會出現房價如菜價的情況。

總結

一二線城市由于其經濟活力和綜合吸引力,未來發展依舊充滿潛力,這些城市的房産不僅是居住空間,也被視作具有一定金融價值的資産。然而,對于那些人口吸引力不足的城市來說,房地産市場的走勢則顯示出不同的趨勢。

在這些地區,房子逐漸回歸到其最基本的居住功能,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更爲親民的房價。盡管這並不意味著房價會降至極低,但相比當前水平,未來的價格下降是有可能的。這種轉變反映了市場的自然調節,也預示著房地産行業正逐步走向更加理性和健康的發展階段。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