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調!救樓市再出新政!內行:現在賣掉房子,相當于白白送人錢

蘇察哈爾燦說房 2024-04-25 07:30:53

這幾年,關于國內房地産市場低迷的原因爭論不休,大多數人認爲,導致國內房價一直萎靡不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經濟增長放緩: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速的放緩直接影響了房地産市場的活力。當經濟增長減緩,人們的收入增長也會放緩,這降低了他們購買房産的能力和意願。

政府調控措施:爲了抑制房價泡沫和促進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發展,中國政府近年來實施了一系列嚴格的調控措施。這些措施包括限購、限貸、限價等,有效地冷卻了過熱的房地産市場。

房地産市場供需關系變化:在某些地區,尤其是非一線城市,房地産市場供應過剩成爲一個問題。隨著大量新房源的不斷湧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導致房價下降。

人口結構變化: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生育率下降,導致長期內需求減少。年輕人口減少意味著未來購房需求的減少,這對房價産生了下行壓力。

但是筆者認爲,真正的原因是"三道紅線"政策,"三道紅線"政策是政府于2020年對房地産企業提出的一項財務監管政策,旨在控制房地産企業的負債水平,以降低行業內的金融風險。這三條紅線分別指:

資産負債率(不含預收賬款)超過70%。

淨負債率超過100%。

現金短債比小于1。

如果房地産企業超過這些指標中的任何一個,它們在新借款上會受到限制。這意味著,越多違反紅線的企業,它們獲取新融資的難度越大。當房企觸碰到這些財務紅線時,它們的融資能力受到嚴重限制,導致資金鏈緊張,難以推進在建項目或啓動新項目。爲了應對政策壓力,這些企業可能被迫通過降價銷售來快速回籠資金,進而導致整體市場房價下降。同時,資金壓力也迫使一些企業暫停或延遲部分項目,影響市場供給,進一步對房價産生影響。

此外,當市場上多家房企因財務問題陷入困境時,整個市場的信心可能會受到動搖,影響消費者的購房決策。在極端情況下,一些高負債的房企甚至可能因無法獲得新的融資而違約,這種“暴雷”現象不僅影響這些公司本身,也給整個房地産市場帶來了負面沖擊。盡管“三道紅線”政策是爲了推動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發展,但在短期內,它對房價和房企的財務穩定性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然而持續的房地産低迷行情,對地産行業以及國民經濟沖擊非常大,在這樣的背景下,住建部再出“救市”新政,旨在早日將市場調控回到正軌。

新政內容包括:

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産調控自主權,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調整房地産政策,部分一二線城市陸續開放限購政策。

這種靈活的政策調整方式使得各城市能夠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人口流動、市場需求等多種因素來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房地産政策。例如,一些一二線城市開放限購政策,可以緩解因嚴格限購帶來的市場需求抑制,激發房地産市場的活力,有助于促進房價的合理回升。同時,這樣的政策調整還可以提高房地産市場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增強消費者的購房信心。此外,地方政府對房地産市場的精准調控,既能防止市場過熱,也能避免市場過度下滑,有助于實現房地産市場的長期穩定。賦予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權,使其能因地制宜地調整房地産政策,不僅有利于房價的適度回升和市場穩定,也是推動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不難看出,在新政落地的這一段時間,並不是賣房的最佳時機,隨著政府在2024年加大了對樓市的支持力度,如廣州對大戶型房産的限購政策全面放松以及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政策放寬,市場預期逐漸改善,房價有望保持穩定甚至出現上升。

因此,專業人士建議,在目前這樣的市場和政策環境下,保持耐心,等待市場回暖可能是更好的選擇,現在跟風加入“抛售潮”,極有可能是在白白送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