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了?美國公司拆了台比亞迪,對中國電動車加征100%關稅

灰灰選車 2024-05-22 21:04:32

過去10年,汽車能源形勢開始快速轉變,中國汽車工業趁勢而起,在打破日系車對新能源市場的“壟斷”的同時,也引領了現代汽車市場的第二次“巨變”。前有日本日經BP社、瑞銀證券研究部對比亞迪海豹進行拆解研究,並出版了《中國BYD SEAL(海豹)徹底分解(全體編)》一書,後有美國汽車數據研究公司Caresoft Global自購比亞迪海鷗進行拆解,而這拆解報告表明,在以相同産品工藝質量爲前提的情況下,美國汽車制造行業要生産與銷售這樣一台電動車,其價格將會是比亞迪海鷗的三倍……

實際上,這家名爲Caresoft Global汽車數據研究公司,其總裁Terry Woychowski(泰瑞·沃伊喬斯基)正是前通用汽車大型皮卡首席工程師,對于美國汽車制造行業的了解程度可見一斑,而其認爲這款車對于整個美國汽車制造業來說就是一個“號角”,能夠證明美國在汽車制造方面,尤其是低成本電動車設計與制造方面已經被中國汽車制造甩開。

在此之前,在美國已經有不少專業機構針對中國電動車發表相關研究報告,加上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市場中的快速擴張,都讓美國汽車制造行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認知沖擊。這樣的沖擊不光是美國的同行無法接受,也促使美國通過政府行爲,開啓了對于中國汽車行業的“打壓”。

在前面我們提到的拆解研究當中,我們提到了“三倍”這個重要的價格差距,但如果是在一周之前,這個價格差距其實會更大,而之所以會縮小到“三倍”這個比值,正是因爲拜登方面在5月14日宣布了一系列加征關稅措施,該措施就包括了中國的半導體、光伏以及電動車産品,加征幅度更是直接從25%激增至100%,而這也使得比亞迪海鷗即便是進口到美國市場,其在本土的售價也將會超過12000美元,繼而影響其在美國同級市場中的競爭力。很顯然,這樣的加征關稅並非是國際貿易中正常的關稅政策,而是針對中國電動車的變相“制裁”,也是拜登方面在美國大選前,對于自身攬票的政治手段。

正如我們所說,以比亞迪海鷗爲首的高性價比電動車,正在不斷沖擊著美國汽車制造行業,乃至美國政商界、社會對于中國汽車工業的認知。我們在Caresoft Global的相關評論裏可以看到,比亞迪海鷗這類中國電動車並非是用“賠本賺吆喝”,或是以不合理的“傾銷”手段來同傳統汽車市場競爭,而是通過垂直整車生産流程、零部件自研自産等方式帶來的綜合成本控制能力,來實現的制造優勢、工藝優勢以及價格優勢,這無疑會給美國汽車制造業帶來巨大沖擊,影響美國汽車制造以及相關産業的發展與生存。

而通過加征關稅、強行“制裁”等方式打擊外來經濟、建立貿易壁壘,拜登方面無疑會從中贏得更多選票,這種“玩不起”的心態與做法,可能能在一時間保住選票、保住美國汽車制造行業在本土的區域優勢,但當中國汽車工業在現代汽車市場引發新一次“巨變”,當中國電動車産品在全球生根後,試問,這種本就不合理的貿易壁壘還能擋得了多久呢?

1 阅读:49

灰灰選車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