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解讀·人物篇(十三)賈寶玉甄寶玉蔣玉涵通靈寶玉

半月方塘 2022-11-18 14:18:57

賈寶玉、甄寶玉、蔣玉涵、通靈寶玉,四個玉實際指的是同樣的寓意,即政權。但又有不同:寓意不同,結局也不同。

賈寶玉在兩府男玉字輩排行老四,按年齡依次是賈珍、賈珠、賈琏、賈寶玉、賈琮、賈環,看看他們的寓意:

賈珍、賈珠:珍珠,古人把珍珠和玉器並列爲寶貝,可以作爲祭祀時用品,這是表層意思,從字面看,“珍”字右邊指”頭發茂密“,頭發茂密就是漢人,反襯清朝剃發,故賈珍指明朝朱姓藩王,娶妻尤氏,”尤“是多余累贅的意思,指明朝朱姓王冗多累贅,住甯國府也指地方藩王;賈珠的”珠“,拆開是朱王,更直接說明是明朝的王,住榮國府,指皇帝。

賈琏:”琏“指祭祀時盛谷物的玉器盤子。”琏“字拆開是王的連接,指皇位的傳承。

賈琮:指祭祀時象征美好的八角玉,”琮“字拆開是宗王,指明朝宗室親王,所以賈琮經常出現在賈府祭祀、年拜的家族活動儀式上,排名靠前。

賈環:環也是玉,玉按照”玉肉“的多少常分”璧、環、瑗、玦“,這四類又可指女性的少女、少婦、熟婦和老年婦女,環指玉肉和空隙一般大的玉,指少婦初熟階段。環字拆開是不王,指勢力已成,欲篡位的王;和寶玉同父,指是皇帝親王。

分析可知,賈家玉字輩的男子都代表祭祀時的珍珠玉器,在商制巫政的明朝,非常重視祭祀活動,完整的祭祀活動都要在祭祀結束時,埋一塊玉于場所,可見玉的地位。寶玉更是玉中之寶--玉玺,指政權。

寶玉集衆人所寵,是衆女子都想得到的,他自己也喜歡吃紅,這些都和玉玺的魅力和特征相符。

賈寶玉即朱家的政權;甄寶玉即鄭家的政權。

寶玉和通靈寶玉的關系:

通靈寶玉是指自秦以來的傳國玉玺,上面的”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和和氏璧傳國玉玺上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非常接近。傳國玉玺自秦開始,用至唐朝,被李世民隨葬入地下後,各朝都自己制作本朝的玉玺,此後的玉玺已非傳國玉玺,玉玺也並非一朝一玺,宋徽宗搞文化革新、欲打破神權,曾制作二十多個玉玺。傳國玉玺雖已不在,但它的神聖唯一性深入人心,代表的是政權的靈魂,而非只後世玉玺的那塊玉。寶玉是後世玉玺的玉,指當朝的政權,通靈寶玉才是傳國玉玺的靈魂,指符合天地之道的大一統政權。

寶玉離開通靈寶玉就是”臭皮囊子“,就是沒有太多實質或偏居一隅的政權,也就是和蔣玉涵一樣的”令人官“而已。

通靈寶玉是大荒山女娲制作的吸天地之靈氣的遠古靈器;賈寶玉是有劫要渡的一個小神仙,兩者本不想幹。通靈寶玉與薛寶钗的劫,神瑛侍者轉世的賈寶玉是不知道的。薛寶钗的熱毒來自前世女娲的煉石過程,故薛寶钗只追求通靈寶玉而非賈寶玉。小說裏,薛寶钗在賈寶玉丟玉後,對賈寶玉很冷淡,在和賈寶玉成婚後,每天最重要的事是”寶玉每晚睡後,寶钗都要親自把玉小心放在奁中“;寶玉睡夢中曾嚷道”什麽金玉良緣,我偏說是木石前緣“,說明寶玉並不知道有金玉良緣,而只認木石前緣。是和尚道士把他們像钗一樣,把兩股簪糾纏在一起,在寶钗和黛玉來說,一個代表守舊勢力;一個代表求新勢力;在寶玉和通靈寶玉來說,一個代表當時政權,一個代表漢人大一統政權。

在衆神仙紅樓之夢結束,回到太虛仙境時,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都受到高規格待遇,而寶钗卻什麽都不是,說明他們的前世並不相幹。黛玉完成度劫,是以滴墨來還淚;寶钗完成了度劫,是將傳國玉玺帶回大荒山。

寶玉與蔣玉涵的關系:

蔣玉涵諧音”將玉含“,是盛玉玺的盒子,指沒有政權治理,空有政權架子的”令人官“,是形似而無實質的”伶官“,好像戲子的模仿而已。蔣玉涵早前被忠順王府和北靜王爭來爭去,指李自成的大順軍和吳三桂的勢力雖然想但都沒有實質的朝廷治理。忠順王府即忠于大順的勢力,指大順起義軍,是賈府的明面上的敵人,對賈府粗魯而無禮;北靜王指北方靖王,是賈府身邊的不可靠的自私勢力,賈府抄家,北靜王並沒有多大的出手幫助,相反,保住了自己的地位。他說的”雛鳳清于老鳳聲“,體現了他認爲清是雛鳳,明是老鳳的精明而不可靠的投降觀點,送的蓑衣、鬥笠預示他將搏世而殺,只爲自己而求前途。

在馮紫英請客(指孔有德叛變,是明金戰場轉折點)宴會上,寶玉和蔣玉涵交換汗巾,”汗巾“諧音”漢金“,交換汗巾指明朝和後金都有人互相叛變,蔣玉涵汗巾是北靜王的,說明吳三桂是叛金的典型代表。

汗巾後來到了襲人手裏,襲人--龍衣人,指漢人皇帝,襲人後來嫁給了蔣玉涵,指漢族明朝此時成了空架子;蔣玉涵最後休了襲人,指南明皇帝最後連空架子都喪失殆盡。

這一切的轉化轉折點在蔣玉涵從忠順王府逃跑,躲在紫檀堡,忠順王府來賈府要人,再加上”金钏之死“,寶玉被賈政毒打這一章節。紫檀堡指紫禁城,蔣玉涵進紫檀堡指紫禁城已是空架子,賈政毒打寶玉指政事失望、政權重創。這個過程背後影射的是李自成打下北京城,崇祯朝滅亡。

這裏稍微解讀一下紅樓重頭戲之一的”金钏投井“。背後是寫魏忠賢之死,崇祯初的”迷魂香案“案發,魏忠賢上吊。

金钏是手腕上的玩物,即”腕物“,魏忠賢字”完吾“,諧音相同,金钏即魏忠賢,是皇權身邊的最大最得力的下人。金钏因和賈寶玉調情,一路上,調戲寶玉吃口紅,說她家也有,進房後,王夫人睡著了,寶玉摘了金钏耳墜子(指魏忠賢導演的客氏假懷孕被識破,”耳墜子“即墜兒子),餵了香雪潤津丹(即”爲了想血刃金“),說要和金钏在一起過(即交付政權),金钏笑答應。王夫人猛醒,怒打金钏,逐金钏出院(即崇祯突然出手,發落魏忠賢去鳳陽)。金钏投井而死(即魏忠賢投頸上吊,井諧音頸)。寶钗給屍體蓋衣,(即說明這是閹黨一夥)。這個消息是賈環透露給賈政的,指這次事件性質是謀權篡位。另篇細論。

曆史上,崇祯抓魏忠賢,不像小說“王夫人猛醒”那麽簡單,魏忠賢愛養花,手裏有”迷魂香“,可以殺人于麻醉至死,魏忠賢手下給崇祯下了藥,整個過程和金钏魅惑寶玉過程相似,魏忠賢的所作所爲,崇祯一直裝不知,此時崇祯識破,才有了治魏忠賢罪的證據,這個迷魂香草又叫唇形草,所以小說裏說到”口紅“,說到“王夫人睡著”。

閹黨被除,朝廷政事一下削弱,是好是壞難說,但崇祯朝政權開始空虛卻是事實。

賈寶玉和甄寶玉的關系:

兩人極相似,指鄭成功家完全照搬明朝朱家的政權體制;兩家關系好,指鄭家一直尊明朝南明爲正統;甄寶玉送通靈寶玉,指鄭家不稱帝,只稱王。

寶玉和石頭的構思應該來源于卞和三獻玉的“夫寶玉而題之爲石,貞士而名之爲诳”,提示了賈寶玉不是世人口裏的“頑石”,不是“混世魔王”,是有貞節操守的政權,這也符合明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的史實。縱觀全書,寶玉確實始終志向不改。

一是討厭讀經書。卻喜歡讀野書《西廂記》《會真傳》,”西廂“即西方,”會真“即求真,作者影射的是明朝需要學習西方科學,才是振興家國的之道,這點和林黛玉東林黨一致。

二是一直喜歡黛玉,不喜歡寶钗。指明朝政權(不是皇權)一直在極力創新,一直和守舊勢力抗爭。

三是一直積極結交各方異人,討厭場面上的應酬,吸取各人的新奇,討厭陳規老套之辭。如好朋友柳湘蓮,即指水軍和草莽結合的勢力,水軍指明鄭,草莽指義軍。(尤三姐篇細論)

寶玉當爲”貞士“,而非”诳士“。

1 阅读:66
评论列表
  • 2022-11-24 20:24

    你們一思索,老曹就發笑。

  • 2022-11-29 18:50

    這蛋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