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解讀·人物篇(二十一)劉姥姥---張獻忠(上)

半月方塘 2023-02-18 13:20:05

劉姥姥是紅樓夢主線之一,進入章回條目的就有四回,是賈府曆史的完整見證者。作者爲什麽要花大量篇幅來寫一個與賈府不太有關的外姓人呢?難道就僅僅是想借助她的視角來描寫賈府的衰落過程?還是因爲其實她是賈府曆史的重要參與者?這似乎要牽涉另一個問題:作者寫紅樓夢的意圖究竟是什麽?

小說第一回就交代了寫作的意圖和作者是誰,只是很隱晦,不容易察覺。第一回有脂硯齋批語:本回借助“夢”“幻”等字提醒讀者眼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可見第一回的神話是寫了小說的寫作意圖的,原文裏描寫女娲補天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石頭,余了一塊沒有補上天,石頭悶悶不樂,終日慚愧,接著又“多加累贅”地寫了石頭的尺寸: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在這塊石頭遊曆人間回來後,石頭上又刻滿經曆文字。這尺碼數字和刻文就很容易讓人想到史書之冊:明朝皇帝經曆了十二世(雖然有十六七個皇帝加上南明四個皇帝,但任然是十二世),對應”高經十二丈”;明史是史書第二十四史,對應“方經二十四丈”。也就是說,石頭上描寫的紅樓夢是一段沒有進入正史的一段遺史。加上後面“開門即明”“地陷東南”等字,可以判斷紅樓寫的是南明亡國遺史。

爲什麽要補寫南明史,值得一寫麽?明正史是清廷張廷玉等人所寫,運用了儒家一貫的春秋筆法,極盡貶低和歪曲,把世界第一的大明皇朝寫的烏煙瘴氣,皇帝個個低能,人人荒誕,反清人士個個妖惑,殺人狂魔。作爲明皇朝的編撰侍講,作者當然需要出來還原真相。顯然,目的是補遺糾錯。

劉姥姥的原型張獻忠在明史裏被黑爲殺人狂魔,實際卻是紀律嚴明、廣得人心、從不亂殺一人的反清扶明的號召者。張獻忠是殺人狂魔源于明正史,什麽屠殺蜀人三千萬到三千人,用婦女裸屍體攻城,吃小孩;什麽在衡城殺盡全城,在鳳陽燒光樓閣大開殺戒,什麽張獻忠共殺六萬萬等等。而清人地理學家劉獻廷記載“余聞張獻忠來衡州,不戮一人,以問婁聖公,則果然也”。大西軍的條例規定:不准枉殺、不准娶當地女子;免稅減賦、均分田地;所得富家財糧分發饑民五至六成等,怎麽看也不是好殺之人。更有張獻忠遺留的詩句也可看出,他是重孝禮、行天道、講大義的人。和李自成的狹隘多疑相比,張獻忠培養人才、吸納人才更勝一籌,也沒有害過同知,相反自己無端被李自成追殺,好友羅汝才死于李自成之嫉,張的人品不差。試想,真是殺人狂魔,誰還會參加大西軍?,屠蜀殆盡,糧草怎來,兵源怎來?又怎麽支撐大西軍抗清二十余年?六萬萬更誇張,明朝最多人口時才三萬萬不到。張獻忠投誠崇祯,朝廷不懷疑;大西軍聯合南明抗清,南明積極吸納,這與李自成的大順軍很快土崩瓦解形成鮮明對比,體現張獻忠大西軍的作風還是得到漢人各方肯定的。

小說裏,原型張獻忠的劉姥姥得到賈家高度歡迎,人精王熙鳳甚至將女兒托付與之,人品也是毋庸置疑的,這與原型李自成的賈雨村相比,有天壤之別。現在來論證劉姥姥原型就是張獻忠。

先看性格

劉姥姥性格機智、果斷、幽默、敢于行動。劉姥姥和女婿的一番分析充分就體現了她的見解有謀劃有步驟。曆史張獻忠狡猾、幽默、快速遊擊不容易抓住、善于動腦分析大勢、善于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張獻忠與李自成同年,先于李自成參加起義,每次軍事行動都早于李自成,軍隊作戰能力在起義軍中最強,快速遊擊、迂回抄道是大西軍特長,長途奔襲智取鳳陽充分體現他的軍事天才,高迎祥和李自成只是吃個現成;崇祯十一年假投降,朝廷接納,李自成不敢,只能躲進商洛山,崇祯十二年又是張獻忠率先重舉義旗,李自成才再出商洛山。張獻忠對部隊作戰能力能夠不斷改進戰術,也會利用傳教士制造大炮,絕不是草莽之輩。劉姥姥和張獻忠性格很吻合。

再看名字和外號

劉字甲骨文是“丣""金”“刀”三字合成,“丣”即“酉”指酒,這正寫了張獻忠個人最愛的兩樣東西:酒和金刀。他的佩刀號稱“天賜金刀”。

姥姥一詞來源于道教“西姥”“鬥姥”,西姥指西王母,即王母娘娘,職責是天條戒律,獎罰大權。鬥姥指北鬥七星和玉皇大帝之母,一手握太陽月亮星星,一手握刀劍戟叉。民間視爲一人,即“姥姥”,後來代指老年婦女。這和張獻忠“替天行道”的“七殺”內容相似,與他的名句“天賜萬物于人,人無一物敬天”的哲理思路是一致的。這裏還暗埋了劉姥姥將來扶持巧姐的伏筆,巧姐是七月初七生,暗合織女,巧姐原型是南明最後的亡國之君永曆朱由榔,巧合的是,曆史上有個亡國之君李煜也是七月初七生,兩人也都是前半生做皇帝,後半生被幽禁外鄉至死,這大概也是取名巧姐的深層暗示。作者有把巧姐暗喻爲織女來寫她和李煜相同的亡國命運(劉姥姥給巧姐取名時說要以火攻火即“煜”字)。織女是王母娘娘的外甥女,是王母娘娘把織女拿離人間,幽禁天邊,這和南明後期大西軍李定國扶持南明十多年,永曆流亡緬甸被禁的命運相同(緬指絲,即巧姐紡絲,李煜作詩;甸指郊外,巧姐和李煜都幽禁郊外偏僻)。看書細心的還記得王熙鳳常年供奉的就是王母娘娘。

黛玉給劉姥姥起了外號“母蝗蟲",被衆人稱妙。“母蝗蟲”既有王母娘娘虎威之意,也指張獻忠外號”黃虎“,虎在古代也稱“大蟲”,武松打虎寫的就是“大蟲”。

再看身世

張獻忠早年家境貧苦,有說務農,有說捕快,後從軍,犯例當斬,明將陳洪範看他奇貌年幼,向主帥王威求情,吃一百軍棍逐出軍營,張回鄉鼓動當地十八寨饑民參加了王嘉胤的反明起義軍,王嘉胤和王二是陝北最早起義軍,高迎祥、王自用、張獻忠都是平級部下,張獻忠後來曾短暫加入高部,然後一直獨立領導“西軍”。

劉姥姥是女婿王狗兒“偏僻芥豆之家”的老婆子,本來獨自靠兩畝薄田度日,後女婿王狗兒家裏小孩沒人帶,王狗兒有兩個小孩,大的板兒非劉女所生,小的青兒是劉姥姥親外孫女。劉姥姥投靠親家王成,王成死,王狗兒當家,家境難過,劉姥姥認爲王成與賈府王夫人同過宗,可以打秋風,王狗兒幫過周瑞爭田地,就教劉姥姥去找周瑞,于是劉姥姥就和板兒一起去了賈府。

這兩段經曆解讀如下:劉姥姥原先靠兩畝薄田度日,指張獻忠早年貧苦務農或捕快,這個“田”字對張獻忠身世揭秘很重要,在解讀周瑞時也用(周瑞管田租),在甲骨文中,“田”字同“陳”字,都是指整修成列的土地,列即陳,故有整訓之意,也有田獵之意。在這裏,田獵有捕快之意;投靠王成即當了邊兵,“成”字是“戊丁”的意思,即手握大斧戍守之丁,戊字本意是斧钺的钺(如焦大指明朝成王,是個斧钺猛士),王成和王家同過宗指張獻忠當過邊兵,爲朝廷出力,也暗指張獻忠和閹黨李進忠(即魏忠賢)名字,一個“獻忠”,一個“進忠”,意思相同;王成死,表示張獻忠邊兵生涯結束;給王狗兒帶小孩,指參加王嘉胤的義軍帶兵;“邊僻”指張獻忠是定邊縣人,“芥豆之家小孩多”暗合王嘉胤名字,“嘉”字即芥豆,有茄有豆,“胤”指子嗣多。劉姥姥一心一意在女婿家謀日子,指張獻忠全心在王嘉胤的起義軍中做事。

板兒指十八寨反兒,寨音同再;青兒指李定國,李定國字如靖,字面有女有青,是“女”“咅”“青”三字結合,“咅”是唾棄不屑,名字有堅決反清的意思。劉姥姥一二次進賈府帶的是板兒,指張獻忠兩次起義,帶的是十八寨軍隊,後來救巧姐帶的是青兒,用調包計換出巧姐,是寫李定國巧救朱由榔的故事。也就是說,板兒指大西軍反明階段,青兒指大西軍抗清階段。有人把板兒青兒簡單解讀爲反清,我認爲不能解釋板兒第一二次進賈府的身份。

綜上,可以認爲,劉姥姥原型極可能是張獻忠。到底能不能完全和張獻忠吻合,還得看其後的行動言語是否吻合。請繼續看劉姥姥(中)---一進賈府。

2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