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壇魔術師”張燮林:今生最愛初戀妻,對兩個女兒有愧疚

胖月追星記 2024-05-09 18:07:26

曾一手帶出王楠、張怡甯、李曉霞三位“大滿貫”選手的功勳教練李隼。

李隼(右)現任中國國家乒乓球隊總教練,張怡甯(左)

在一場中外乒壇交流中,被一名外國教練拉住過。

外國教練說:“你們中國的張燮林最厲害,培養出好幾撥乒乓巨星,壓了我們好幾代人!”

對此李隼下意識點頭稱是,因爲張燮林確實厲害!

中國直板長膠開山鼻祖張燮林,削球選手,被稱爲“乒壇魔術師”。

“海底撈月”是其經典動作。

張燮林老當益壯,展示“海底撈月”

打球能化腐朽爲神奇,培養新人又能“點石成金”。

張燮林做運動員時上過4次世乒賽,奪得過兩次男團冠軍,兩次男雙冠軍,一次混雙冠軍。

張燮林做女乒教練時,發掘過鄧亞萍、焦志敏、黃俊群、葛新愛等大批世界冠軍制霸乒壇。

一副魔拍削倒世界英豪,成爲叱咤風雲的乒壇國手。

一手帶飛中國女乒,成爲國際乒聯授予的第一位“世界最高教練員榮譽獎”獲得者。

人人都覺得張燮林這輩子成就幾乎無人能及,應該沒有遺憾。

可年老後回憶曾經,他卻總是滿心愧疚,常覺虧欠。

與同爲運動員的殷佳珍結婚,張燮林早年開心,晚年愧疚。

與妻子生下兩個可愛的女兒,看著女兒們聽話又有出息,他又忍不住歎氣。

這是爲什麽呢?

01

有幾人,能“野路子”打進國家隊?

1940年出生于上海,張燮林對于乒乓球,有著與生俱來的興趣。

年輕時的張燮林

50多歲回憶曾經,張燮林說:“我在黃河路小學上二年級時,全校就一張球桌,學校只讓三年級以上的學生用。好多人排隊輪著上,一人只打一拍,打完就換下一個……我?我是蹲在旁邊羨慕的,因爲我不到三年級,哈哈……”

不能上球台,那就自己“造”球台。

在空地上用粉筆畫根線就能打,把磚頭擺在石板中間還能打。

就這樣和小夥伴打得歡暢,張燮林也漸漸打遍校園無敵手。

隨著時間慢慢長大,邊打球邊學習的張燮林走進上海汽輪機廠技工學校。

當時他的家人只想讓其做個技工,有手藝傍身將來餓不了。

哪料比起做技工,張燮林更愛乒乓球。

將所有能擠出來的時間都用來練球或打業余比賽。

老年張燮林也喜歡打業余賽

他就這樣打到畢業,打進镗床車間,成爲一名工人。

1959年的一天,車間主任找到張燮林:

“小張,你野路子成氣候呀,收拾東西去市體委報道,你讓市隊相中啦……”

暈暈乎乎地收拾東西回家,暈暈乎乎地將消息告訴全家。

兒子還沉浸在不敢置信裏,母親卻接連歎氣。

“打球能打出未來嗎?”母親懷疑。

而爺爺在聽到大孫子要離開廠裏,更是連連反對。

張燮林曾工作過的地方

家人的態度沒讓張燮林放棄,反而讓他真正清楚了自己想要什麽。

“四級技工全國有太多個,但球場上打球的張燮林就我一個!”

如此表明態度,張燮林扭頭去往上海隊,與徐寅生、李富榮等人成了隊友。

乒壇“智者”徐寅生當年打球的英姿

上海是直板快攻的發源地,張燮林卻打的直板削球。

削球運動員在當時多少啊,更何況還是打得好的削球手。

進隊被當做“特別”選手,沒多久市隊就安排他去見了場“世面”。

1959年夏天,第25屆世乒賽冠軍容國團,還有王傳耀等人到上海打巡回表演賽。

第25屆世乒賽全體隊員(後排左二爲榮國團)

雖說這場比賽中張燮林幾戰幾輸,但他的打法還是吸引了國乒隊教練的注意。

1960年國乒隊向張燮林發出邀請,之後張燮林便以國乒隊員的身份。

參加了一場全國優秀乒乓球運動員間的比賽。

沒想到一開打就接連贏了莊則棟、容國團、楊瑞華等國手,舉國震驚。

(李富榮和莊則棟一起看球迷來信)

他是怎麽做到的呢?

02

有幾個人,能出場就震驚乒壇?

原來1959年輸了比賽後,張燮林瘋狂給自己加練。

練得多了,球拍上的膠粒花紋被磨沒了。

去倉庫沒找到同型號的,他看到角落裏有筐標著“次品”的6號膠皮。

想著次品應該比自己這都磨光了的強一些吧,他拿起一片換上去。

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故事。

李富榮、張燮林與徐寅生一起鑽研技術

張燮林試打新的球拍

次品膠皮上的膠粒稍長,有1.5毫米。

換上之後練習,他覺得小球怎麽“亂飛亂轉”了。

而換了膠皮後與隊友對打,張燮林頻出“怪球”。

搓球明明該下旋,這時卻偏偏上旋或不轉,隊友接球不是打出界,就是回成高球。

推擋明明該上旋或不轉,可換了膠皮後張燮林的球就很飄忽,還帶著下沉。

對友伸拍一碰,就落得個下網的結果。

張燮林削球

看著隊友崩潰的神情,張燮林笑了。

手持廢品長膠練起來,他不斷琢磨練習擊球點和擊球力度,形成新的球風。

這才有了1960年,張燮林連敗楊瑞華等國手的震驚乒壇。

楊瑞華與美國運動員迪克邁爾斯賽前握手

一個少見的削球手,還掌握了變化多端,無從捉摸的削球技術。

國家隊覺得這真是撿到寶了。

1961年年初,弧圈球在日本橫空出世,木村興治左手拉出的弧圈球讓中國乒壇緊張。

于是各領導開會一討論,認爲削球應對弧圈球實爲良策。

被稱爲“日本弧圈球專家”的木村興治

于是沒打過幾場比賽的張燮林當即被藏起來,被視爲“秘密武器”。

甚至國家體委還在這年做出過一項長達5年的規定。

即長膠球拍只能張燮林、林慧卿、鄭敏之3人使用,市面上不准再出售長膠球拍。

這年4月,第26屆世乒賽開賽。

當男乒團體賽的冠軍獎杯被容國團、徐寅生、莊則棟、王傳耀、李富榮搬回後。

第26屆世乒賽男團獲斯韋思林杯後與教練合影留念

日本選手牟足了勁想要在單人賽上“雪恥”。

也是在單人賽上,張燮林這個“秘密武器”出動了。

當時教練組給他的任務,是必須將在團賽裏,被徐寅生打紅了眼的星野展彌按在8強之外。

事實上也不負衆望,單人賽上張燮林一揮手,那難以捉摸的小球就讓星野瞪大了眼。

日本的星野展彌對陣中國的徐寅生

暈著打完全場,星野賽後說:“我的對手會魔術,我都不知道他打的是怎麽回事!”

1961年世乒賽男單決賽,冠軍莊則棟,亞軍李富榮,徐寅生和張燮林同爲季軍。

賽場上四面中國國旗升起,張燮林有了“乒壇魔術師”之名。

03

運動員轉爲教練,更加厲害!

細數張燮林登場的重大比賽。

1963年第27屆世乒賽上,張燮林在男團決賽第二場對陣日本選手三木圭一。

打出21:9和21:8的成績。

他打得看台觀衆哇聲一片,也打得三木圭一面色如菜。

三木圭一與張燮林(後兩位)老年還交過手

隨後第四場,他又對陣日本的木村興治。

本來木村對自己的弧圈球非常有信心,可被張燮林削得暈頭轉向後。

21:9和21:7的成績,他敗下陣去。

先贏團體冠軍,再與王志良獲得中國的首個世乒男雙冠軍,還拿到一個男單第3名。

王志良與張燮林男雙奪冠

轉眼來到1965年,第28屆世乒賽,再次成爲男團主力蟬聯男團冠軍。

這一年,張燮林在男單賽場上震驚世界。

當時中國的削球選手遇上德國西德隊,有著“切削機器”之名的紹勒爾。

前4局你來我往2:2平,第五局又戰了個25:25,依舊是平。

爲了那勝利的一分,張燮林與紹勒爾狂抽322個來回。

張燮林削球時的英姿

整場比賽耗時兩小時,雖然最終是張燮林惜敗。

但場館裏雷鳴般的掌聲,是衆人對運動員由衷的敬佩。

1966年,中國陷入了一段漫長的特殊時期。

在這期間,張燮林與李富榮等人被關進過牛棚。

莊則棟思想上走“錯”了路,傷害了與李富榮、徐寅生等人的感情,與之産生隔閡。

2002年,張燮林(圖二右)促成莊則棟、李富榮(圖一)徐寅生(圖二中)握手言和

1971年,中國乒乓恢複生機,重回世乒賽,這年的張燮林31歲。

因爲狀態的下滑,他只參加混雙比賽。

搭檔著林慧卿再現變魔術般的削球打法,他們帶回了中國的首個世乒賽混雙冠軍。

在國人視乒乓球爲國家體育象征的年代裏,張燮林,就是一代人心中的“球神”之一。

他爲中國體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很少有人能夠超越。

只是運動員的運動生涯終有盡頭。

1972年張燮林正式告別運動員生涯,成爲國乒教練。

張燮林爲球員做指導

1975年出任國乒女隊主教練。

張燮林在“乒壇魔術師”的名頭上,又加一個“點石成金手”的稱號。

原中國乒協正定國際培訓中心主任王慶廣,與張燮林

鄧亞萍,13歲就在國青賽中取得好成績。

張燮林覺得這是個“怪拍手”,值得培養。

可當時整個國乒隊的人,除了張燮林外都認爲鄧亞萍個子矮小,中遠台沒有任何優勢。

是張燮林舌戰群儒,力排衆議,認爲個子小的人也有培養潛力,將其招進國家隊手把手教。

這才有了世界上第一個女子乒乓球“大滿貫”選手鄧亞萍。

鄧亞萍采訪恩師張燮林

培養出長膠全攻型的“乒壇女皇”鄧亞萍。

弧圈球結合快攻打法的世界冠軍焦志敏。

長膠削攻型的世界冠軍葛新愛和童玲,還有實力國手曹燕華……

做教練27年,挂帥中國女乒在世乒賽上稱霸。

國際乒聯的沙拉拉曾評價張燮林:“他在中國和世界乒壇上取得的成就,後人難以逾越。”

張燮林的一生,都在爲中國乒壇殚精竭慮,奪得榮譽。

他無愧于體育,無愧于國家。

可在生活裏,他卻說:“我是個欠債的人,我有愧于家庭,也有憾于女兒……”

這是怎麽回事呢?

張燮林夫婦與兩個女兒在杭州合影

04

從賽場到生活,遺憾著幸福!

1960年,張燮林20歲。

剛走進國乒隊與田徑隊共用的訓練院,他對比自己小一歲的田徑運動員殷佳珍一見鍾情。

訓練之余說著聊著,張燮林的喜歡透露出去,吸引了殷佳珍的注意。

但是從1960年喜歡到1964年,張燮林才得到心上人的點頭同意。

張燮林與殷佳珍中年相依

正式確定戀愛關系,談了3年就迎來特殊時期。

殷佳珍抗住壓力堅持不與被打壓的張燮林分手。

1969年,患難與共積攢了更多深情,張燮林與殷佳珍沒辦婚禮,只悄悄領證,結爲夫妻。

張燮林與殷佳珍老年相伴

相互約定著要相愛一生,共同努力。

先做出付出的,是1970年升級做了母親的殷佳珍。

1970年,殷佳珍生下大女兒張镝。

當時張燮林正在爲備戰第二年的世乒賽努力。

張燮林與王志良曾在世界比賽中

爲了讓丈夫安心,讓孩子得到好的照顧,殷佳珍選擇退役。

退役後拒絕各地聘任的教練工作,因爲教練的工作太忙了,她顧不了家裏。

可艱難時期未過,家家生活都不容易。

讓婆婆來幫忙白天帶孩子,殷佳珍進入工廠當了一名銑床工。

某銑床工的工作,每天同旋轉的銑床和冰冷的金屬打交道

每天定時定點上下班,回到家就從婆婆手中接過孩子,讓婆婆能夠得以休息。

那時候的張燮林總是心疼妻子,覺得對方工作家庭連軸轉,實在太累了。

可殷佳珍回應:“你的比賽更重要,我不怕累,只要咱們一家人心在一處就好。”

1972年,張燮林退役後成爲國乒教練,他的工資待遇不錯,這讓殷佳珍輕松了不少。

1973年,小女兒降生,張燮林爲小女兒取名殷鳴,讓其隨母姓。

後來的後來,張家的兩個女兒都很有出息。

從名牌大學畢業後,她們先後去往瑞典留學。

之後張镝找了個在瑞典乒協工作的男人結婚,生下可愛的混血寶寶,定居瑞典。

張镝夫婦攜孩子與父母親友合影

而殷鳴則在國內結婚生子,生活于父母身邊,爲父母養老。

本該是大圓滿的結局,但張燮林的心裏,卻始終有愧有憾無法彌補。

當教練,特別是在國家隊當教練,可想而知,巨大的工作壓力讓張燮林根本無暇顧及家庭。

張燮林親臨全國乒乓文化巡展現場

雖然不知道妻子是怎麽將一個家從風雨飄搖拉拔到幸福美滿的。

但張燮林清楚,妻子在這幾十年裏,必定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罪,咽了許多情緒。

他一直覺得自己有愧于妻子,自己是個“欠債人”,欠了家庭的許多情。

記得虧欠妻子,同時張燮林也清楚地記得,自己“耽誤”了兩個孩子。

張燮林夫婦居中,兩邊爲女兒女婿,後面爲第三代

兩個女兒張镝和殷鳴曾經都很喜歡乒乓球。

妻子殷佳珍也說過,希望丈夫能夠分出時間培養孩子。

可張燮林是怎麽做的?他的時間都花在了國家隊的女乒隊員身上。

以致于殷鳴高中時情緒爆發,責怪父親說:“當初要是你肯花點時間在我和姐姐身上,我們也許也會進國乒呢?你總是看不見我們!”

真正直面了女兒的“埋怨”,張燮林才被重重沖擊。

只是時間一過不可挽回,沒有培養女兒們做專業運動員,成了張燮林一輩子的遺憾。

張燮林認爲,兒童是國球永遠的新希望

結語:

好在女兒們沒在乒壇走出一條坦途,她們如今在各自選擇的道路上也走得幸福。

初戀妻子從不埋怨生活,兩個女兒長大後各有出息也放下曾經,知禮孝順。

如今已經84歲的張燮林在運動生涯中成就過自己,在教練生涯中成就過他人。

在生活中被妻子成就,在晚年有後代環繞。

不在一線工作崗位工作,身體倍棒的張燮林仍會參加基層乒乓球活動,教孩子們打球。

張燮林爲“希望之星”的小運動員指導球技

一生與熱愛相伴,他真是值了!

0 阅读:79

胖月追星記

簡介:明星不止星光萬丈,還有鮮爲人知的心酸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