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長裙絆倒墜下懸崖的黃女士:也許都是“朋友圈”惹的禍?

仇意的光影世界 2024-04-24 21:20:03

最近兩天,來自中國的31歲女遊客黃女士和丈夫遊覽印尼伊真火山口景區,在“網紅樹”前拍照,因被長裙絆倒墜入懸崖殒命異國的消息震動國人。

大家感慨惋惜之余,也紛紛質疑:

1、明明導遊一再提醒此地拍照危險,爲何仍不顧勸阻以身犯險?

.2、雖說不算嚴格的戶外運動或者高山攀爬,但畢竟地處山地野外,爲何還要穿行動不便的長裙?

3、已經在距離懸崖邊沿兩三米之外的安全地帶成功拍照,爲何還要執意冒險前往極不安全的懸崖邊沿拍照?

以目前有限的信息進行分析,造成這起意外事故的原因,固然是黃女士在網紅打卡點進行拍照的個人主觀意願所導致,但客觀原因呢,多半脫不開日趨浮躁、背離主旨的“微信朋友圈”風氣的影響。

說通俗一點,也許就是“朋友圈”惹的禍!

朋友圈,相信開發之初的功能主要定義爲分享感受,增進互動,核心是“分享”。

但不知爲何,在使用過程中,“朋友圈”逐漸走偏,甚至完全背離初衷。

首先是“微商”看准了這個低成本的貨品推銷渠道,開始打起“熟人”的主意,正規仿冒僞劣商品紛紛登場。

滿地開花,泥沙俱下。

想必都有曾被某個躍身商海渴望大展拳腳的朋友或者親戚同事不分時段狂轟濫炸的經曆吧,如果礙不下面子,花費銀兩買來一堆不知名目的東西,暗自消化。

更多情況下,實在不堪其擾,可以選擇屏蔽甚至拉黑了事。

你不仁我不義。

接下來,“朋友圈”又成了“殺豬盤”布陣排兵的埋伏圈。先是在社交平台物色獵物,然後以“方便聯絡”爲由拉入朋友圈,晨昏定省,噓寒問暖,逐漸攻陷心防。

利用無利不起早的人性弱點,“殺豬盤”的操盤手所展示出的朋友圈,豪車名表環球遊,無不高端大氣美輪美奂,讓獵物們暗自心喜,覺得天降福音,摩拳擦掌欲將“高富帥”納入囊中。

殊不知自己才是別人的囊中之物。

當然,如果說天天吆喝賣貨的微商,或者心懷鬼胎的“殺豬盤”不是朋友圈常態,那麽,“朋友圈”當今魔幻的狀態是,成了各色人等輪番登場的“大曬台”。

有人樂于曬娃,自家寶貝猶如天使下凡精靈轉世,一天24小時吃飯睡覺洗澡玩耍乃至拉屎撒尿全方位展示,只差現場直播。

總之娃是自家的好,哪管別人愛不愛看。

也有人熱衷曬探店美食明星妝造時尚好物,名爲分享,實則不過是打造高大上人設而已。

同樣都是曬,卻還存在性別差異。女的愛曬的是衣物首飾吃喝玩樂,男的是開的車戴的表乃至結交的名門顯赫。

最極端的女有郭美美,男有江西周公子。(他甚至將他的個人朋友圈當做一樁事業去悉心打理經營,且屏蔽所有人,只對年輕女性開放)

江西周公子

兩個人曬了半天最終都把自己給“曬”糊了,美美去踩縫紉機了,周公子成了全國笑柄,余生恐怕都得夾著尾巴做人了。

同樣打造人設,有人盡管誇張,但基本實事求是。有的人沒什麽可曬的,就把朋友圈變成自己的“意淫”之地。

記得前幾年媒體曝光過的一個事例,一個普通女工薪族,爲達到自己在朋友圈配圖曬名品衣飾高端生活、以便讓同事“另眼相看”的目的,一家一家平台輪著貸,拆東牆補西牆,最後債台高築無奈之下走上絕路。

郭美美

而本人的親身經曆,在18年自媒體最火的時候,曾加入到一個寫作社群中。後來大家都發現一個女孩異常活躍,朋友圈三天兩頭發四處旅遊打卡的配文照片。

從南到北,幾乎馬不停蹄,幾乎所有知名網紅打卡點一網打盡。

從不個人出鏡,都是美景配上極富文藝氣息的文字。

比如:麗江,我曾是前生撐傘迤逦行走在青石小巷中的女子。

再比如:莫高窟,唐風宋雨也不曾驚擾的千年之夢。

甚至不乏越南,老撾,尼泊爾這樣一些特別富于異國風味的小衆旅行地。

開始大家都羨慕到嫉妒,不知她是何方高人,有錢有閑且有品位有格調。

有人甚至覺得她好有作家三毛的味道。

但慢慢的,大家逐漸産生一種怪怪的感覺,覺得她在朋友圈中展示的生活簡直高渺到不食人間煙火。

最後終于真相大白,這個朋友圈裏走遍萬水千山的“當代三毛”原來是個以輪椅代步的殘疾人。

也未必出于惡意,一開始肯定是出于替代補償心理,但朋友圈的點贊評論讓必定自卑的她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優越感,因而欲罷不能。

大概發到後來,她已經將現實和想象混爲一談。

而自己並不覺得這屬于欺騙。

所以說,這個極端事例卻反映出一個普遍現狀,那就是,出現在朋友圈中的旅遊,或許早已偏離了原先的意義,從“看風景”變成拍照“給人看”。

不管去到哪裏,妝容精致打扮得美美哒,蜂擁前去網紅打卡地,浮皮潦草走馬觀花,最重要的是占據有利地形拍照發朋友圈。

然後在朋友圈的點贊評論中獲得滿足感,不,最重要的是優越感。

你們看,大家都辛辛苦苦打工幹活,而我去遊山玩水多麽潇灑。

你們看,我去了現在最熱門的目的地成功打卡,多麽時尚,多麽高級。

你們看,我打扮得那麽漂亮有品位,景美人靓,相映成趣,羨慕吧?

總之,是要收獲一種非比尋常的優越感,打造一份與衆不同的高級人設。

在這樣一種心理的支配下,一色墨鏡絲巾的拍照標配統統上陣,大呼小叫霸占景點不足爲奇,乃至不顧危險置若罔聞最後釀成悲劇的極端事例也屢見不鮮。

去年八月,就有11個大媽爲拍照發朋友圈不聽當地居民勸阻,執意下到四川雅安魚鱗壩河道打卡拍照,結果上遊漲水泄洪被全體沖走,造成7死1傷的慘痛後果。

俗話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但前有魚鱗壩殒命姐妹團,現在又來了印尼網紅樹墜崖黃女士。

都覺得不幸屬于別人,人性使然,缺乏敬畏。

所以,其實,對于黃女士的不幸墜崖,當然是她本人和家庭的莫大不幸和災難,但網友的種種疑惑,從朋友圈這個角度其實不難解釋。

也許,在她與丈夫動身之初,甚或在制定旅遊路線之時,就已經在潛意識中准備好了打卡網紅拍照點,然後發朋友圈的計劃。

要不然就難以解釋爲何在山地還要穿行動不便的長裙,當然也有人分析說或許是到了景點拍照前才換上的。

不管是一開始就穿著還是後來拍照前換上,總之肯定是准備拍得美一點讓人看的。

甚至,爲了配合長裙,黃女士選擇的即便不是高跟鞋,也應該是相對較爲美觀但不具耐磨防滑功能的鞋子。

如果不是出于一種追逐時尚的從衆心理,以便讓別人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與“網紅樹”同框,黃女士應該不會不顧勸阻堅持繼續向懸崖邊沿後退,以至于失足釀成慘禍。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講,如今的“朋友圈”早已背離了單純的分享功能,而在人性的驅使下變成打造人設的工具,和虛榮展示的秀場。

唉,也許都是“朋友圈”惹的禍啊!

我是仇意,歡迎關注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11 阅读:9507
评论列表
  • 2024-04-25 14:12

    發朋友圈就是一種想獲得贊美的心理

    仇意的光影世界 回覆:
    沒錯,就是根據人性設計的功能
  • 2024-04-25 21:15

    一個假期,朋友圈裏全是旅遊打卡曬照片的,煩死。我就不喜歡出門,也不喜歡發朋友圈。宅家裏玩手機在市內溜達溜達不香嗎?還得給她們點贊!

    仇意的光影世界 回覆:
    那就率性一點,不想點贊咱就不點
  • 2024-04-26 07:25

    如果關閉了朋友圈,人們會消停許多,但是怎麽可能呢,靠它促進消費呢

仇意的光影世界

簡介:評說令我心動的影視劇和不吐不快的娛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