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傳》十字坡:注意孫二娘說的“這兩字”,細思極恐

古城青衣 2024-04-02 15:59:55

初看《水浒傳》只覺一片赤誠。

英雄好漢見不到絲毫不公,路見不平。

必須發出一聲嘹亮的吼叫。

多年後,再次翻開《水浒》,發現這本書的價值觀,與今人之間的差別過于巨大。

以金庸老爺子的武俠小說爲案例。

《倚天屠龍記》當中,張無忌爲人處世處處不違背俠義道德,任何時候都不會爲了殺戮而殺戮。

還有那些少林寺的高僧,秉承著達摩祖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遺訓。

與喝酒吃肉的魯智深,有著天壤之別。

因此,再次讀到《水浒傳》,感官上會産生強烈的不適感。

武松的是與非

這就是時代的不同帶來的差異。

施耐庵在十字坡這一章節,徹底地揭露了這一殘酷的真相。

十字坡,先是以武松的視角展開。

武松在吃飯時,發現食物中有毛,質問店家。

店家自然是矢口否。

武松走南闖北半生,早已識得江湖險惡,自然不會輕易入套。

他早已明白酒水中會有麻藥,故意裝作飲下,實則是故意看看對方究竟要如何。

果不其然,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黑店。

來往的無數客人,都被他們制作成了人肉包子。

“人肉包子”四個字,聽著就無比的恐怖。

當今社會,一旦出現這樣的事情,就會感覺駭人聽聞,在古代社會卻是司空見慣一樣的存在。

張青夫婦與武松經過一番交談,解了心中的疙瘩。

行者武松,一個敢于血濺鴛鴦樓的主,竟然沒有對這兩人做出任何舉動。

而且他清楚地看到了挂在牆上的四五張皮,竟然當作等閑視之。

從這一細節可以看出來,武松絕對不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物件。

如王陽明所說,人的內心深處都一個“良知”在。

沒有了“良知”,就會失去作爲“人”是屬性。

顯然,武松具備這樣的良知,但是他並沒有懲罰張青夫婦。

答案,其實就是武松的舉止間。

他與西門慶的恩怨,與蔣門神的恩怨,皆是因爲親人或者自己受到了委屈,所以才會大打出手。

對于旁觀者,對于沒有切實損害到其利益的行爲,他從不插手。

即使是在景陽岡上打虎,也是逼不得已。

因此,武俠並不算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俠客。

他只能算一個江湖中人,可以不辨善惡地替朋友兩肋插刀,這麽說或許對武松的形象有損,但這是事實。

再看張青夫婦,他們二人在十字坡上開店許久。

竟然沒有任何一位官家來查處。

可見當時的吏治已經壞到了極點,大家已經完全不信任官府。

武松這樣的人,都能在江湖上立足。

就是因爲大家在生活中,遇到太多不如意的地方,沉默了太久。

太需要這樣的人物出現,替他們做出他們許久不敢做出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看,武松又是一位孤勇者。

現實世界

一個的價值觀,往往藏在其言行舉止當中。

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家。”

張青夫婦的話語,也藏在他們的價值觀,其中兩個字的出現直接道出了那個時代的真相。

張青提到一位頭陀,按照他們的店裏的規矩,這頭陀原不在這個行列。

他們的店裏有“三不殺”:

第一是僧人,第二是風塵女子,第三則是犯人。

在他們看來這三者都是紅塵中的可憐人。

本就遭遇了衆多的苦楚,必須放他們的一條出路,不然容易遭到天譴。

可惜孫二娘從來不管什麽鳥什子規矩,當她回來時,頭陀已經被被麻反,再聽一聽原話:

“歸來的遲到了些,然後被卸了四足。”

動物是四肢爬行,人類因爲生存的需要,已經學會了直立行走。

因此,人類稱呼上肢爲手,下肢爲足,形容人類的四肢。

可以說“手腳並用”,從來沒有“四足”一說。

這兩個字可以看出,在張青夫婦的眼中,人已經不再是人,而是動物的一種。

和豬牛羊沒有什麽大的區別。

由此可知,那個社會已經把“惡”放大化。

爲了自己的生存,他們的生命不足道哉。

施耐庵爲什麽要這麽寫?他們到底爲了彰顯什麽?

必須從作者的生活背景當中,去尋找答案,他生活在元末明初。

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族,曆史上有著明確的記載。

曆史上,但凡在中原地區猖狂過的少數民族,都看不柔弱的漢人,有一個已經消失的民族,叫做羯族。

他們稱呼漢人爲“兩腳羊”。

多麽辛辣的嘲諷與貶低。

他們在行軍的路上,甚至不帶糧食,直接以漢人爲軍糧。

蒙古人,則直接從制度上給漢人以最低地位。

漢人不允許參加科舉考試,家中不允許儲存任何金屬性的物件。

曆史總是以驚人的相似性出現,蒙古人以爲這樣做可以實現不朽。

但是實際上他們統治了不足百年。

就被一個放牛娃,灰溜溜地逃回北部草原。

施耐庵故意用這樣的詞彙寫作,目的就是在揭露那個沒有人性的社會。

很多年以後,同樣見識過的亂世的一位文人。

寫了一部名爲《狂人日記》的小說。

在小說當中,他冷峻的筆觸好似手術刀,直接把國人的靈魂解剖。

一覽無遺地放置到手術台,多少人看得不由得臉紅。

當然,仍然有不少人在重複著之前的路。

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然成爲了“吃人者”,或者“被吃者”。

這些只有等到他們實在退無可退的時候,才能意識到。

那個時候,或許他們會成爲張青夫婦那類人,或許成爲武松那樣的人,或許最終成爲衆人口中正是食用的食物。

如果這就是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

那麽希望大家都能學習一下地藏菩薩,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積極入世。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