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又贏了春節檔:韓寒飛馳,國師失利

娛樂獨角獸 2024-02-14 21:26:06

作者| Mia

編輯| 赤木瓶子

從“分線發行取消”到“票補大戰”,19.9塊電影票重現,無頂流無大IP、不太熱的春節檔,行至第三天,格局已經基本明朗。截止今日,春節檔票房近60億。正如我們此前預測的一般,“頭號種子”《熱辣滾燙》上映五天票房破19億,燈塔預測票房41億,成爲春節檔票冠基本已經沒有懸念。

“沈騰+韓寒”“含騰量百分百”的《飛馳人生2》,目前燈塔專業版給出31億預測,將鎖定亞軍。一步步成長爲最穩大IP的《熊出沒·逆轉時空》,或將用系列最高票房、檔期季軍來慶祝這個十周年。張藝謀的《第二十條》映前被視爲第一梯隊,目前票房占比、排片占比落後至第四。除開兩部炮灰動畫電影《八戒之天蓬下界》《黃貔:天降財神貓》之外,《紅毯先生》《我們一起搖太陽》墊底。《我們一起搖太陽》上映五天後宣布撤檔,目前票房接近9000萬,位列春節檔第五名。

另外,本屆春節檔口碑高到驚人,《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第二十條》《熊出沒·逆轉時空》《紅毯先生》《我們一起搖太陽》當前豆瓣評分分別爲7.9分、8.0分、7.9分、7.1分、6.9分、7.9分,其中《飛馳人生2》《第二十條》相比開分之初有所下降,《熱辣滾燙》微漲。抛開“豆瓣評分通貨膨脹”“口碑宣發費用”等疑問,觀衆滿意度明顯較高,沒有出現往年的口碑翻車爭議。

兩次從自己身上“挖掘故事”,以真實震撼力引發觀衆共情,連霸兩屆春節檔票冠,這一次更是瘦身成功爲未來的轉型鋪墊,銀幕內外,非科班出身的導演賈玲都贏了。

《熱辣滾燙》“減肥100斤”橫掃熱搜:“笨拙的真誠”是賈玲的必殺技

賈玲又贏了。

據燈塔專業版,2024年春節檔首日票房13.63億元,超過2023年同檔期首日的13.57億元,《飛馳人生2》《熱辣滾燙》票房分別爲4.29億元、4.23億元,差距十分微弱。2月11日大年初二,春節檔第二日票房11.02億,《熱辣滾燙》當日票房反超《飛馳人生2》,以3.85億票房的成績位列當日票房榜第一名。

《熱辣滾燙》的慢熱,《飛馳人生2》從預售階段到開局時期的領先,與兩者不同的發行策略有關。

前者爲了保持賈玲增重四十斤再瘦身一百斤形象的神秘感,初三才舉辦首映禮,也沒有在物料中呈現,而是映前以賈玲小作文方式講述了這件事,極大調動起了觀衆的好奇心,直到初一上映當天,官方才一口氣放出有瘦身後形象的“比賽版預告”,以及人民日報的視頻采訪。近幾日“賈玲腹肌”“兌現30億票房瘦成一道閃電承諾”等話題全網發酵,推動其熱度爆發、預測落點上漲。後者是唯一映前舉辦了大規模首映禮的檔期影片,高口碑推動了預售增長和首日領先,但上映之後,話題度顯然略顯略遜一籌。

影片改編自安藤櫻主演的日本影片《百元之戀》,原作的自然主義頹喪和邊緣人的情感自有其質感,但並不符合國內主流偏好,《熱辣滾燙》對其進行了本土化的改編,其重要改編包括去掉了強暴戲,增加電視台等情節,結尾處拒絕了教練等,表達了“女性的自我成長”主題。

賈玲並非天才型的導演,《熱辣滾燙》成品也不乏瑕疵,部分台詞有爭議。從閨蜜、表妹到親妹妹、前男友、約會對象集體的惡,反襯女主的善良,失真而過于用力。“營銷減肥”的策略也遭受了一些制造焦慮的質疑,種種熱搜話題,在一定程度上讓影片本身主題失焦,從“尋找自我”俨然變成一部“減肥勵志片”。

但相比長片處女作《你好,李煥英》,電影鏡頭感仍有進步,比如暴風雨之夜的遠景,她爬上樓梯,一層一層的燈光亮起又熄滅,最後自己家的燈亮了。

裏面有頗多動人細節,比如和對手的尊重和擁抱,一直怯懦討好型人格的樂瑩說出“我不喜歡”,以及比賽背心上寫的英文小字“That’s Li Huanying’s daughter”。

而在國內最重要的檔期,呈現出一個不同于過往男凝視角下“醜女改造爲美女”的瘦身故事,擺脫討好型人格“反PUA”,強調“愛自己”的肌肉女拳擊手全新形象,本身就有價值,拓展了國産爆款和銀幕形象的維度,一位百億票房女導演的即將誕生,也意義深遠。觀衆男女比達到2:8,虎撲對其評分3.8分的“破防”,社交媒體上發酵的爭議,也間接說明了這部無關女權的電影,帶有女性勵志成分。

換成任何一個演員來演,都不會具備《熱辣滾燙》目前的關注度。成就《熱辣滾燙》的,是賈玲。影片最感人的地方,來自于運動的魅力,與導演兼主演個人經曆與真實交互的部分,供觀衆投射和代入。

畢業于中戲、師從馮鞏,以相聲演員身份出道,二十年來,胖胖的她在舞台上扮演了大量逗樂的“女屌絲”角色,典型如春晚舞台上和林志玲對比的《女神和女漢子》,其公衆形象成就了影片巨大的反差感和超強話題度。她的必殺技是以笨拙的真誠、掏心窩子的方式講故事,《熱辣滾燙》從自身經曆出發講述外界對“胖”的歧視,讓諸多觀衆感同身受,正如《你好,李煥英》中真摯的母女情讓無數觀衆哭暈,也就原諒了那些導演技巧的不完美。

兩部從自己故事取材的影片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接下來更考驗賈玲導演能力的將是第三部影片。國家電影局備案情況顯示,賈玲的第三部電影《轉念花開》,由萬達影業有限公司備案,邀請演員楊紫、張小斐參與演出,題材涉及傳銷領域。

不太張藝謀的《第二十條》與“更流暢的韓寒”

映前“三巨頭”幾乎並駕齊驅的場面,在映後逐漸顯示出差距。話題度屠屏的《熱辣滾燙》從次日開始超越《飛馳人生2》,《飛馳人生2》憑借品質走出了比前作更好的走勢,下沉屬性不足的《第二十條》逐漸掉隊。

首映禮媒體、觀衆口碑顯示,外界共同認知《飛馳人生2》“好于第一部”。《四海》大翻車之後,韓寒重啓這一IP ,終于重新讓口碑、票房再次“飛馳”。前半部分是文戲和喜劇,後半段的賽車戲,是導演韓寒真正傾注心血和愛的部分,也是拍出了熱血和燃的部分。《飛馳人生 2》的片長比第一部多了23 分鍾,賽車部分占比加大。巴音布魯克拉力賽過程中,張馳面對對手幹擾、煙塵滾滾,冰雹極端天氣,賽車失控等多種考驗,頗具驚心動魄之感。

作爲一部娛樂性足夠的成熟商業片,若論不足,大概便是韓寒一直以來的自我重複多少有些無趣。“金句+賽車+男人至死是少年”公式再現,仿佛一直在拍同一部電影。好在電影裏明確說了是“最後一次巴音布魯克拉力賽”,沒有複刻《速激》的狗尾續貂。

與之相對地,張藝謀幾乎每一部影片都在嘗試不同的主題,幾乎每年一部新作的勞模産量依舊感人。《懸崖之上》探討諜戰,《一秒鍾》是迷影情結,《堅如磐石》探討反腐,《第二十條》探討正當防衛。

從《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華麗,到《影》黑與白的極致,攝影出身的張藝謀一直在視覺呈現、色彩運用方面頗有差異辨識度,在《第二十條》中弱化了視聽語言,走向電視劇式的平實。該片去年7月多開機,拍攝時間僅僅用了一個多月,堪稱效率極高,同時,也是一部爲春節檔量身定制之作。

不強調電影美學的老謀子,在嚴肅議題中加入喜劇成分,在搭建班底有意識地以中青老三代明星吸引觀衆,《狂飙》《漫長的季節》多位演員在影片中實現了“團建”,更有時代少年團的劉耀文,明星卡司驚人。

于此同時,《第二十條》的人物關系、故事等更爲複雜:王永強反抗放高利貸施暴,導致其受傷致死,韓雨辰制止校園霸淩導致對方受傷,郝秀萍一家被逼入絕境奮起反抗,三個故事獨立。爲了追求真實生活感,片中有大量密集的台詞,被部分觀衆诟病爲“吵得頭疼”,這個探討程序正義,法理情沖突的故事,最終走向春晚小品式的巧合、抖包袱,而最高檢出品的主旋律背景,最終的“普法”也是可以預見的。

現實主義法制喜劇有一定門檻,很難下沉,《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宣發熱度上的強勢,讓《第二十條》沒有成爲大部分觀衆的首選,而當下觀衆購票後置,旅遊分流,觀影人次下降等趨勢,意味著大部分觀衆在春節檔可能只會選擇一兩部觀看,其余的放棄,馬太效應將進一步增強。《第二十條》《搖太陽》們需要觀望檔期後能否走出長線。

線上直播、新浪掃樓、炒CP、明星營業等常規動作之外,三部頭部影片都強調合家歡屬性,多部影片力求打出差異化。《飛馳人生2》強調“含騰量百分百”,賈冰、孫藝洲等“全員喜劇人”,以及“檔期唯一視效大片”的工業定位。《熱辣滾燙》宣發動作主要圍繞賈玲展開,《第二十條》《紅毯先生》均走進了董宇輝直播間,後者主打“劉德華和甯浩十七年後再合作”“劉德華唱恭喜發財”等情懷向營銷。《搖太陽》策劃了#撒糖場#特殊場次,主要瞄准情人節檔。

無論宣發如何卷生卷死,最終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內容與口碑。過高的“喜劇含量”、檔期類型單一,注定了同質化競爭極爲激烈。《熱辣滾燙》贏在超強的話題度,影片情節與導演個人經曆交織的真誠感,《飛馳人生2》贏在後半程賽車的燃,除了真·合家歡的《熊出沒》,《第二十條》輸在口碑發酵和題材吸引力不足,甯浩的“元電影”《紅毯先生》頗具反骨地拍得“不太商業”,僅限影迷,更適合電影節而非春節檔,《搖太陽》絕症題材不契合檔期氛圍。

從“市場需要喜劇”到“基本全是喜劇”,未免矯枉過正,檔期失去差異化,不利于觀影人次的增長。而不適合春節檔的影片,是否一定要擠進春節檔,也值得從業者反思。

0 阅读:25

娛樂獨角獸

簡介:聚焦于泛娛樂領域創業報道,挖掘下一個“娛樂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