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多》:唢呐聲中的小城情感,低成本也能講好故事!

莫諾觀影社 2024-01-25 23:14:58

一部低成本制作、演員不算一線的電視劇,能否在衆多口碑和成本俱佳的影視作品中脫穎而出?《小城故事多》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表演,成功打開了國産劇的新篇章。

這部劇的最大亮點,首推以唢呐爲切入點。

唢呐,中國古老的民間樂器,承載著樂與哀,喜與悲,卻鮮見影視作品以它爲軸心。《小城故事多》突破常規,用這種不太“明星”的樂器作爲故事線索,猶如在小衆與大衆之間搭起一座橋梁,將中國古老文化與當代生活巧妙結合,讓觀衆在歡笑中感知民族元素的魅力。

好故事,需要好演員

光有新意還不夠,如何用鏡頭語言道出唢呐的溫度?這就得益于抓演技,不抓流量的精准演員配角。

女主張佳甯表演天衣無縫,將一個有理想、有內心,卻又遭遇情傷、在現實與夢想間徘徊的都市女青年演繹得入木三分。

這種角色塑造既具備親和力,又不乏個性魅力。每當唢呐響起,她整個人就如同穿上戰袍,散發出不屈的力量。

更關鍵的是,張佳甯的表演極爲到位,從面部表情到動作細節都恰如其分,絲毫不見誇張或刻意表演的痕迹,成功打造出一個生動的現代都市女性畫像。這爲整部劇營造出強大的真實感和代入感,讓觀衆在笑聲中融入劇情。

既要女主亮眼,男主自然不能弱。扮演男主白浪的高至霆成功塑造出一個在小城馳騁的人精形象。

他把握住了一個遊走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小老板該有的聰明狡黠、愛面子、熟谙人情世故的特質,又不落入流于表面的滑稽模仿,使這個角色的內心與外在形成有機統一。

他和女主的你來我往互動戲份輕快流暢、節奏分明,兩人的對手戲既具有視覺沖擊力,又透出居心叵測的幽默感。

如果說女主代表著現代都市女青年的個性與理想,男主則代表著傳統小城中的生存智慧。兩者碰撞,導致劇情不斷升溫,同時呈現出當代中國社會的縮影。

除了男女主演以外,該劇選擇了衆多實力派演員出演主要配角。他們對自己角色的理解深刻,加之豐富的表演經驗,成功豐滿了劇中的每個角色。無論戲份多少,他們都用細膩的表演爲這部劇增添了無數生動之處。

譬如飾演女主父親的譚希和,他把握住一個小城父親的穩重與世故,用隱約流露的關心結合表面上的淡定,將父女關系刻畫得恰到好處。

楊新鳴飾演的老教授則將一個領袖式導師的嚴厲與愛護學生之心完美融合,豐滿了這個角色應有的教書育人氣質。

可以這樣說,《小城故事多》的演員群可謂集齊了當下國産劇中的多位演技擔當,他們紮實的基本功與對角色理解的深度,成就了這部劇最大的看點之一——緊湊流暢的故事講述和高水准的演技表現。這也應驗了一句話:好故事,需要好演員。

好演員,需要好故事

當然,我們不能因爲誇演員就忽視編劇在故事方面的用心。

這部劇最大的亮點,還在于它講述的不是都市劇中那些八卦绯聞和陰謀算計,而是發生在小城中的點點滴滴——養病、相親、紅白事、民樂團,種種看似平凡的內容,卻因爲細膩的筆觸而鮮活起來。

譬如女主回鄉養病的那一段,編劇沒有用傳統套路描述發燒咳嗽的病容,而是將求醫這件小事化爲女主和男主的第一次遭遇。那些生動的對白和緊密串聯的細節,將原本可能枯燥的求醫過程,變成了趣味橫生的互動。求醫不再是背景,而是推動劇情發展的有效工具。

再如紅白事故事線,編劇也沒用重口味去渲染悲傷,而是用男女主的互動、次要人物的個性化設定等元素,將沉重的氛圍輕松化解,呈現出紅白事中的喜慶氣氛,達到“笑中有淚”的效果。

可以看出,編劇既避開了都市劇的套路,又並非一味追求冷僻,而是融彙貫通,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的這些小人物的故事,構築出別具特色的小城風景,讓觀衆在微笑中品味出這部劇的獨特可貴之處。

就像任何作品一樣,《小城故事多》也肯定有一些不足之處。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過度追求喜劇效果而導致某些段落略顯誇張。譬如初期女主和男主的多次“碰巧遇見”,雖有加深兩人印象的作用,但頻率過高就很難讓觀衆産生代入感。

還有就是對話中的語言習慣也不夠地道,不少口語表述讓人明顯感覺到不是那個年代的人說的。

小城元素在劇中也還有探索的空間。目前更多聚焦在人物關系和互動上,如果能加入更多關于小城特色的風土民情描述,會讓劇集的意義更豐滿。

這些小缺點並不影響《小城故事多》作爲一部優秀的國産劇。它展現了電視劇可以不需要天價明星、奢華場景、绯聞炒作就能吸引觀衆,反而應該回歸到關注普通人的劇情和真摯的表演上來。

這部劇證明了只要故事講得動人、演員演技在線,哪怕沒有太多明星加持,也依然能打動觀衆的心。它打開了另一種可能性,爲國産劇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爲觀衆帶來了全新的體驗,讓人看到電視劇的魅力可以延伸到更廣闊的領域。

當然,影視評論本就是主觀的。看過《小城故事多》,你的感受又是什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你的觀點。

0 阅读:76

莫諾觀影社

簡介:喜歡獨立思考,喜歡看、評、分享影視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