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之城》:豪華陣容,收視告捷卻陷入差評

莫諾觀影社 2024-04-14 15:58:38

近期備受關注的金融職場劇《城中之城》,在觀衆的激烈的吐槽聲中一路狂奔。很多人喊著要棄劇,又充滿著看戲的目的,因爲資方無疑在這部劇上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豪華的實力派陣容、驚心動魄的金融題材、貼近生活的都市元素等,無一不彰顯了制作班底對這部劇的厚望。然而收視告捷,好評陷入低谷,這顯然與大家的期待産生了偏差。

老戲骨合作無間,實力派演技獲贊

觀衆無疑會被《城中之城》的演員陣容所吸引。除了因《狂飙》一炮而紅的隆妮,該劇更邀請了于和偉、王骁、王勁松等實力派老戲骨加盟。對于他們在劇中的表現,不少觀衆稱贊"情真意切"、"著實讓人動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于和偉的表演。盡管他已年過五旬,皮膚松弛、皺紋遍布,但他依舊完美诠釋了一位渴望複仇的離婚男人。

比如在一場戲中,他在洗手間偶遇隆妮飾演的"替身",便趁機將她拉入懷中瘋狂親吻,片中的肢體對抗活靈活現、動作行雲流水,堪稱一場裸吻戲份中的視覺盛宴。

即便動作幅度極大,于和偉的演技依舊如行雲流水,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角色內心的情感波動。不少觀衆爲之感歎"盡管年齡漸長、外表不再年輕,但于老師的演技已臻化境"。

除了于和偉,王勁松在劇中飾演的大佬人物吳顯龍也讓觀衆贊不絕口。

劇情中,他對待手下頤指氣使,對外人則陰柔假惺惺。王勁松完美诠釋了這一人物的雙面本性,每當他突然轉換面孔、變臉露出猥亵的神情時,總能令人不寒而栗。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王勁松在吸煙的場景中,煙霧缭繞間他的臉部表情變幻莫測,無不顯露出一股子邪魅狷狂的氣質,堪稱驚豔。

由此可見,《城中之城》這些老戲骨都在角色塑造上下足了功夫,他們生動展現了各自角色的獨特性格特征,讓觀衆有身臨其境之感。這不啻是一場年長實力派們的高光時刻。

新人演技生硬素人化,難掩浮于表面

相較之下,《城中之城》中的新人演員則表現平平,難以完全令人信服。

以白宇帆爲例,他在劇中飾演一名年輕的職場新人,但其演繹方式頗有生硬之嫌,看上去更像是在"模仿"新人上班族,而非將角色完全"內化"于心。

比如劇中有一場戲,白宇帆飾演的陶無忌偶遇上司于和偉在洗手間,便鼓足勇氣遞上自薦紙條。

然而白宇帆的表現卻過于做作,小心翼翼捏著紙條,神情緊張又羞澀,動作拘謹得就像在對對方"表白"一般。如此演繹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入職新人在職場上如何謀求發展機會,焦慮、忐忑不安當屬正常;但白宇帆的過度害羞和嬌羞做作,未免有些不合常理。

由此可見,他在塑造一名新人上班族時,缺乏了必要的體會和內在感受,整個過程實在太過生硬和浮于表面。

除了白宇帆,隆妮的表現也讓不少觀衆頭疼不已。她在劇中再次扮演了《狂飙》時的角色“高啓蘭”,依舊是那副沉著冷靜、愛戴眼鏡的模樣。

這種過度重複的造型顯然不利于角色的立體化,很多觀衆質疑隆妮是否想要借助《狂飙》的光環"再薅一把"。另外,劇中不少尺度較大的親熱戲,隆妮看上去始終無法完全滲透到角色當中,難免給人生硬和勉強之感。

總的來說,《城中之城》雖然彙聚了豪華的老牌演員陣容,但新人演員的生澀表現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整部劇的觀感。而新老演員之間的鮮明反差,也使得這部劇的水准參差不齊,未免顯得分裂。

劇情跌宕起伏離奇古怪,劇本能人深陷雷區

除了演員的問題,《城中之城》的劇本同樣讓人深感無語。從整體上看,該劇情節跌宕起伏、曲折離奇,充滿了過于牽強附會的橋段;細部描寫方面,劇本也暴露出不少低級錯誤。

典型的例子便是戴行死亡原因的安排。作爲一個金融劇的開頭,編劇們費盡心機將大佬戴行的死因設置爲"疲勞駕駛",未免有些牽強。如果真要以人命推動情節發展,理應選擇一個更富有戲劇張力的死法,而非如此單薄。

此外,在劇情的其他部分,一些大人物之間的勾心鬥角、心理活動的描述也過于拗口晦澀,很多觀衆不得不吐槽"看不懂""故弄玄虛"。

當然,作爲一部融入了大量金融元素的劇集,《城中之城》難免會在專業性問題上出現瑕疵。比如很多職場細節設置明顯與現實存在出入,露出了不少馬腳。更有不明真相的觀衆調侃道:"本來期待這是部風雲萬種的金融大戲,沒想到卻成了小兒科把戲"。

《城中之城》劇情的另一弊端則在于風格不統一。

一方面,老戲骸們上演的情節宏大悲壯、高大上,給人以"頂級劇"的錯覺;另一方面,年輕演員的戲份又全然不同,描寫的都是一些樸實無奇的職場故事,就像在拍攝一部勵志劇。兩種風格反差極大,使得整部劇的基調顯得前後不一、分裂嚴重。

更糟的是,編劇們似乎還想在年輕演員的劇情裏摻雜一些俗氣橋段,比如安插了老套的"替身梗"。

白花花的隆妮被安排去勾引于和偉這位歲數已高的老演員,兩人的年齡差距之大,讓不少觀衆直呼"父女戀"、"令人生理不適"。編劇們不加掩飾地渲染著這種禁忌相戀的故事情節,不禁讓人質疑他們是否有意引入些許小黃油元素,企圖蹭熱度博取關注。

劇荒期間,算是一部"及格"之作?

縱觀整部《城中之城》,我們不難發現它面臨諸多問題:老戲骸與新人演技出入懸殊、劇本缺乏專業把控、情節橋段極其俗氣等等。但如果客觀地看,它或許也並非一無是處。

首先,老戲骸方面的確給足了觀衆合格的期待值。尤其是于和偉、王勁松等人的精彩演繹,確實帶給觀衆視聽盛宴。

更難得的是,這些戲骨將各自角色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畫得惟妙惟肖,讓人如臨其境、身同感受。只可惜的是,相較之下,新人們則越發顯得捉捉襟見肘、生澀拘謹。像白宇帆在塑造新人上班族形象時,雖有庸力之作但也過于生硬做作,難以完全滲透到角色內核;而隆妮也未能完全展現高啓蘭這一角色的立體性,反而給人一種"重複使用舊造型"的感覺。新老演員的反差加劇了整部劇水准的參差不齊。

綜合來看,《城中之城》確實暴露出不少問題,新人演技、劇本專業度、情節安排等難以令人滿意。但它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老戲骸們的精湛演技還算給力。對于當下影視劇荒之際,它或許也可算作一部"及格"的娛樂作品,聊勝于無。

不過如果編劇們能夠下番苦功,把控好劇本質量、注重專業度,抛棄老少戀等俗氣橋段,相信《城中之城》定能精雕細琢,成爲一部更出色的優秀之作。

看過《城中之城》,你的感受又是什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你的觀點。

0 阅读:25

莫諾觀影社

簡介:喜歡獨立思考,喜歡看、評、分享影視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