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爲NASA發射全球首顆“測量宇宙”專用衛星,幫助研究黑洞和中子星

壹恣穿雲箭 2021-12-09 21:55:06

美國當地時間12月9日淩晨1點(北京時間12月9日14點),SpaceX成功執行了NASA的IXPE任務,將X射線偏振測量成像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執行任務的仍然是SpaceX家穩如老狗的獵鷹9號火箭,火箭芯一級編號爲B1061,它于2020年11月15日首飛,執行NASA的Crew-1機組任務,將4名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之後它又成功飛行了3次。本次發射大約10分鍾後,它第5次安全回到無人船甲板,整流罩也被成功回收。

據外媒報道,SpaceX爲本次發射收費5千萬美元,相比另一家競爭對手6千5百萬美元的報價,NASA于情于理都會選擇SpaceX。

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天文科學家們就利用宇宙源的X射線研究天體,地球大氣層的保護機制,阻隔了這些來自宇宙的射線,但這也不可避免的對天文研究造成了影響。直到人造衛星越來越多的進入太空,X射線天體研究才正式成爲一門天文學科被重視起來。

耗資2.14億美元的IXPE任務是NASA“小型探險者級科學任務系列”的一部分,IXPE探測器將測量來自遙遠宇宙源的X射線的偏振信號並成像,探測目標包括了超大質量的黑洞、超新星殘骸、中子星和銀河系內外的其他高能量天體。

在當前科技條件下,尚沒有任何設備可以觀測到這些高能量天體周圍的真實環境狀況,也無法在地球上進行模擬實驗。

好在X射線和其他類型電磁波都有一種被稱爲“偏振”的特性,通過捕捉X射線的偏振(簡單說,這代表了電粒子散射的方向)並成像,可以讓科學家真實的“看到”天體周圍的實際環境,幫助他們研究爲這些神秘的高能量天體提供動力的結構和機制,但前提是如何捕捉收集和測量——IXPE探測器正是完成這項工作所必須的工具,作爲全球首顆專門用于測量X射線偏振並成像的人造衛星,它是天文X射線數據采集上的裏程碑。

約5.2米長的IXPE探測器,在頂端共搭載了3個X射線反射鏡模塊,可以收集X射線並傳遞給探測器,探測器對進入的X射線進行拍攝成像,並測量偏振數量和方向,數據隨後會被彙總處理,傳輸回地面。

“IXPE將爲我們提供兩個全新的測量結果,這將填補相關數據的空白,幫助我們了解宇宙中一些最具戲劇性和超級能量爆發的事件是如何發生的,”該任務的副首席研究員布賴恩說,“我們正在研究黑洞和爆炸的恒星,觀察到超過地球磁場一億倍的強烈磁場,所以我們渴望盡快開始探索這些非常奇妙的X射線源的奧秘。”

在探索未知事物的過程裏,發現一些與預期不一致的行爲和證據時,用科學手段去制造出工具,找尋真正的答案,正是樂趣的開始——IXPE探測器也許將開啓一扇新窗口,讓我們用一種新的視角去觀察和了解宇宙及其運作方式。

本文配圖來源于網絡,侵刪。

1 阅读:104

壹恣穿雲箭

簡介:牆內外新鮮火箭發射趣聞和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