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殺入美股,老外也愛吃川菜火鍋,人均470元

易簡財經 2024-05-20 18:29:32

5月17日,經營海底撈國際業務的特海國際,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碼HDL。上市首日,特海國際股價大漲。

2012年,海底撈在新加坡開出首家海外門店。如今時隔12年,其在海外擁有門店超百家,成爲自營餐廳覆蓋國家數量最多的中餐品牌,用“川味火鍋”俘獲了外國人的胃。

其實,無論在國內外,川菜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第一選擇”。在胡潤百富對中國高淨值人群的調研中,川菜也是最受歡迎的菜系。

特海國際雙重上市,人均消費471元

特海國際美股上市首日,開盤一度漲至28.95美元,較發行價漲43.98%,最終報收22.29美元,漲13.96%。

同日,特海國際港股報收17.36港元/股,漲2.48%。特海國際的雙重上市,迎來了“開門紅”。

截至目前,算上負責中國業務的海底撈,負責底料供應的頤海國際,實控人張勇拿下了四個IPO。

從幾家公司上市以來的表現來看,海底撈的火鍋生意獲得二級市場的“好評”。截至5月20日,這四家公司市值合計超1500億港元。

據了解,海底撈的海外業務始于2012年,到2023年底已在12個國家開設了115家海外自營餐廳。

有外國人評價海底撈,“火鍋店服務員態度很好,菜也很新鮮,我喜歡整體氛圍”。

不過,海外海底撈的人均消費比國內高得多。小編打開大衆點評,海底撈在紐約皇後區分店人均消費466元,倫敦Piccadilly Circus店人均消費471元。

而國內的只要110元左右,差距明顯。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海底撈已是國際市場上第三大中餐品牌,還是自營餐廳覆蓋國家數量最多的中餐品牌。

在中餐出海這塊,海底撈能“遍地開花”,或稱得上是位“領軍者”,同時也反映了海外消費者對“川菜口味”的接受度之高。

川菜,還是高淨值人群的偏愛

就在近日,胡潤百富發布一則視頻稱,對750位千萬資産中國高淨值人士,進行飲食偏好調查後發現,川菜最受人喜歡。對比2023年,川湘菜系受歡迎程度明顯上升,日本菜和法國菜成爲最受歡迎的國外菜系。

具體來看,排名第一的是川菜,贏得58%的中國高淨值人青睐。這意味著,每10個中國高淨值人裏,有6個人都愛吃川菜。

第二是湘菜,占比42.4%;

第三是粵菜,占比42.2%;

第四是日本料理,占比41%;

第五是法國菜,占比37%。

而像海底撈一樣能代表一個菜系口味,並且實現上市的公司,其實還有不少。據易簡財經不完全統計,總結了以下幾類。

首先看最受歡迎的川菜。

九毛九,旗下品牌豐富,“九毛九”主打西北菜,“太二酸菜魚”是川菜口味、“慫火鍋廠”是重慶口味,公司總市值83.75億港元。財報顯示,太二2023年貢獻收入44.7億元,遠超慫火鍋、九毛九,再次凸顯川菜口味的人氣高漲。

紫燕食品,是全國最大川菜鹵味品牌,主要産品爲夫妻肺片、百味雞、藤椒雞等,公司市值80.92億元。

天味食品,主營複合調味料,擁有“大紅袍”、“好人家”等川味調料,公司市值154.05億元。

其次是與川菜口味相似,講究“香辣”的湘菜。

湘鄂情,2009年挂牌上市,成爲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民營餐飲企業。之後湘鄂情曆經多次轉型後,變身成科技公司,股票也更名“中科雲網”。

絕味食品,銷售鹵制食品,市值超百億,是鹵味巨頭。

然後,是以清鮮淡雅爲主的粵菜。

廣州酒家,是廣州老字號品牌,始創于1935年,享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目前市值103億元。

而在其他菜系裏較爲出圈的,還有以下這些:

五芳齋,其粽子聲名遠揚,是浙江省嘉興市的傳統特産,號稱“江南粽子大王”,目前市值41.01億元。

全聚德,是第一個上市的中國餐飲老字號品牌,是烤鴨中頂流。

呷哺呷哺,原自台灣,結合傳統火鍋做出了年輕人喜愛的“小火鍋”,一度與海底撈叫板。

結語

中國菜系口味豐富,若要簡單概括的話,或許可用麻辣、清淡、鮮鹹來分,而前兩者口味突出,可以快速匹配到川湘菜、粵菜上,成爲絕大多數人的偏好。

有數據顯示,川湘粵三大菜系的門店數之和占整個中式正餐門店總數的46.4%,其中川菜餐廳門店數占比爲15.6%,排名第二。而哪怕是遠在海外,它們都保持著統治地位。大衆點評顯示,定位在紐約,人氣最高的中餐不是粵菜、就是川菜。

如今,海底撈出海能大獲成功,或許川菜口味本身也是重要因素。

0 阅读:4

易簡財經

簡介:易簡財經是大灣區領先的財經新媒體,擅長資本市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