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捐款百萬的山東農民,爲何說再來一次,他甯願一分錢不捐?

平凡人生重複 2024-05-12 05:38:29

在我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參加過各種不同程度的公益事業,並且會引爲榮,然而你絕對不會知道,一個來自青島崂山區的農民,在十五年時間內,砸鍋賣鐵般先後捐款上百萬後,面對來自上級頒發其的中華慈善人物,榮譽稱號之時,竟會當著鏡頭說道:如果再來一次,他絕對不會捐一毛錢。

此情此景,搞的衆人尴尬不已,男子名叫王明殿,他爲何會說出以上話語,在他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今天的故事裏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個,好人難當的真實事件。

看一看一個好人如何被受捐者,逼迫的近乎家破人亡的悲劇。

上個世紀60年代,王明殿出生在青島崂山區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因爲兄妹衆多的緣故,剛剛小學三年級,他便不得不辍學回家務農,而失學也成爲了王明殿此生最大的遺憾,後來的日子裏,同彼時大多數國人一樣,怎麽讓一家人吃飽飯,成了王明殿畢生爲之奮鬥的目標。

1995年,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王明殿利用多年打工的結余,帶著妻子前往山西臨駒收購蘋果,在這期間,他們夫婦途經一處當地農戶家庭之時,王明殿偶然得知,該家庭的大兒子劉連科剛剛高中畢業,卻苦于考上大學後,沒有學費不得已辍學在家,此情此景,當即觸動了王明殿脆弱的內心,和妻子簡單商量後,他們將用來收購蘋果的3000元錢,全部送給了對方,並承諾包攬對方此後四年的大學學費。

而這,也是他此後近十五年間,做善事的源頭,當然也可以說是他後來痛苦根源的開始。

1999年,王明殿接到了劉連科的畢業電話,對方表示想繼續報考研究生,希望能繼續得到王明殿的支持 ,面對這個可以說有些非分的要求,王明殿卻十分開心,他說自己一個小學生,能供養出來一個對國家有用的大學生,比自己考上大學還要開心。

這四年來王明殿也靠著倒賣水果,有了些許積蓄,2000年4月,王明殿再次來到山西臨駒跑蘋果市場之際,看到當地小學破敗不堪,甚至根本不具備遮風擋雨的功能時,他再次傾囊相助,出資5萬元爲當地建設了一所八一希望小學。並負擔了小學此後所有的開銷。

而他本人也理所應當的成爲了學校的名譽校長,當孩子們一口一個王老師的稱呼響起時,王明殿說,他感覺無論是因爲善良也好,還是人性的虛榮也罷,他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也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此後的日子裏,爲了繼續自己的慈善事業,王明殿也開始了更加的努力,他繼續著自己的水果生意,又開辦了一家羊肉館。

2003春節,已經和王明殿整整三年沒有任何聯系的劉連科,突然帶著女友來到了青島,對于自己資助的這個如同養子一樣的大學生,王明殿夫婦喜出望外,招呼了親朋好友,爲對方接風,席間,劉連科第一次對著王明殿叫了一聲爸爸,並表示之所以三年時間沒有聯系,是因爲他一直沒有幹出一番事業,怕辜負了王明殿的一片苦心,如今他和女友都有了正式的工作,此次前來是特地報答王明殿夫婦,言畢,親手送上了一套房子的鑰匙。

看著養子的一舉一動,王明殿夫婦早已淚流滿面。

2005年,王明殿的事迹被各大媒體知曉後,其本人開始了被頻繁報道,當衆多媒體湧入其住所之後,居然發現,這樣一個捐款近百萬的所謂企業家,不過是一個居住在兩間集裝箱裏,連自己房子都沒有的農民。

原來十幾年間,王明殿早已捐光了自己的一切,用他的話來說,他的賬上永遠都是只保留2萬元的正常開銷,超過的部分都會第一時間捐出去。

這也就導致他時至今日都沒有自己的一所房子,而養子送給他的房子,他當然沒有收的理由。

一邊是捐款百萬,一邊是恨不能沒有片瓦遮身,這巨大的反差對比下,讓王明殿有了所謂更大的新聞性,無數記者開始挖掘其身上,曾經幹過的每一件好事。

而崂山區他經營的那家羊肉館,也一度成爲了全青島最火爆的地標。

各種獎項也是紛至沓來,當年年底,王明殿更是被評選爲了第二屆中華慈善代表性人物、感動山東十大人物、山東慈善之星等。

可以這麽說,當年的王明殿取得了一個個人,幾乎能取得的所有榮譽,他也經曆了至高無上的贊揚。

可慢慢的他便發現,事情仿佛變味了,他的人生也開始走向了一個失控的方向。

原因在于,自于出名以後,各種慈善社團,開始要求王明殿伸出援手,頻繁邀請他參加各種募捐活動。背負著各種道德楷模的光環下,王明殿只能打腫臉充胖子,這種情況下,讓他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慢慢的雪上加霜。

在他的捐款下,他倒賣水果的生意由于不能親力親爲,最終關門大吉,養肉館也成了招待天南海北記者們的免費食堂,在經曆了和妻子的爭吵過後,王明殿自知不能再這樣下去,于是開始謝絕采訪,並故意躲了起來,直到記者們煙消去散,兩個月後,當記者們終于消失,王明殿准備回歸正常生活之時,他不會知道,真正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由于媒體長期的報道,王明殿早已被樹立成了一個活雷峰的形象,于是全國各地有困難的群衆開始了自發的前來求助,

從2006年開始,那些孩子生病的、家庭遭遇困難的、無錢上學的,甚至離婚打官司和收廢品的全都一個個找上了門,此情此景讓王明殿苦不堪言,他于是只能每個人三百、五百的發錢,但很顯然這些錢並不能滿足前來求助人的實際需求,得不到心理的預期下,這些人就會強留下來,最多的時候有12個人住在了王明殿的集裝箱裏不走,沒辦法下王明殿只能讓這些人住到了他的羊肉錧裏,生意也無法經營,每天一睜眼就是聽不同的人群向他訴苦,末了還要親自爲這幫人做飯負擔他們的一日三餐。

聽著這些人千奇百怪的求助理由,有時候王明殿也是哭笑不得,比如一個來自甯夏,失去左腿的姑娘,拄著拐不遠千裏趕到王明殿家時,直接表示,希望王明殿能幫助自己換一個8萬元的假肢,當她最終看到王明殿自己仍舊住在集裝箱後,不得已含淚而去。

臨走時,女孩說,叔叔,我沒想到你這麽窮,而王明殿則回答道:等我有錢了,再給你打電話。

再比如,一個來自大連的37歲單親媽媽,獨自一個人抱著三歲,身患白血病的女兒前來求助,面對對方期望的天文數字,王明殿實在無能爲力,拿出一千元希望對方再想想其他辦法,沒成想此舉卻惹怒了對方,女子怪王明殿把自己當成要飯的打發,隨即開始了用頭撞牆,在確認王明殿確實沒有錢後,又徑直開始了辱罵,直言王明殿一家都是騙子,報紙也是騙子。

王明殿說,每每看到這種千裏而來求助,自己卻無能爲力的人群時,他就會自責,自責自己爲什麽沒有能力把生意做大,從而幫助更多的人。

此後的短短兩年時間,僅王明殿家,就住過300多位前來求助者,他那間帶來唯一收入的羊肉館,除去開銷後,每天1200元的利潤,則全部分給了前來的求助者。以至于自己家的開銷都要靠妻子在外邊兼職打零工負擔。

而王明殿自己,從最初對求助者的同情,也慢慢變得麻木。

他說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奈何在電視和報紙的宣傳下,被塑造成了一個無所不能的神,當求助者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前來,發現夢想破滅之時,王明殿說,他能理解這些求助者的痛苦,仿佛能聽到他們破碎的心。

此後的日子裏,雖然前來的求助者慢慢變的少了,但仍有極端的求助者前來,有人前來要求學羊肉的制作技術,對此王明殿說,只要不要錢,學什麽都行,不但毫無保留的傳授技術,而且 管吃管住。

2008年,王明殿的女兒驚叫著打來電話,告訴王明殿說家裏來了一個男人,手持匕首。

當王明殿回家後發現,對方要求兩萬元幫忙治病,如若不然就要王明殿一家陪葬。

故事至此,王明殿的心徹底碎了一地,他不明白爲何他只是想做一件善事,卻發展到了如此的地步,近二十年來,他幫助過的人數以千計,可以說散盡了家財,卻落到了如今這個生命都充滿危險的境地。

在一檔采訪的節目最後,王明殿充滿疑惑的問前來采訪的記者,他後悔當初捐錢,如果再來一 次,他一毛都不會捐,並問他以後該怎麽辦,面對這個無解的問題,顯然答案只有王明殿自己清楚。

而我們唯一知道的是,王明殿後來仍就在用自己的能力,力所能及的幫助那些身邊的窮苦之人,或許善良對他而言只是一種本能。

哪怕在遭遇誤解甚至謾罵威脅後,他這個只念到小學三年級的崂山區農民,依舊不改初心,因爲對他而言,愛只是一種本能。

0 阅读:0

平凡人生重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