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熱點】最高補貼4500萬!財政部發文開展農村充換電試點工程

碳碳實時 2024-04-16 02:21:45

01

最高補貼4500萬!財政部發文開展農村充換電試點工程!

4月12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的通知》

通知規定了申報試點的條件,包括新能源汽車應用場景豐富、充換電基礎設施薄弱、地方推廣積極性高、社會資本投資意願弱的縣。名額分配依據地方新能源汽車和充換電設施發展狀況。

中央財政對完成任務目標的試點縣給予3年獎勵資金支持,最高可達4500萬元。獎勵資金專用于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不得用于地方財力平衡或新能源汽車購置、運營補貼。超額完成目標的縣可獲得額外獎勵。

通知要求提升農村地區公共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加大建設力度並推廣智能快充設施。同時,激發試點縣及周邊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完善充換電應用場景服務保障。鼓勵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應用,優化充換電設施支持管理政策體系。

02

“雙碳”領域再添兩份權威方案

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關于節能降碳工作的彙報。會議審議通過《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和《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強調要聚焦重點領域推進節能降碳,將其與擴大有效投資、老舊小區改造、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結合起來,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消費方式,更好發揮節能降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要立足國情實際,堅持先立後破,穩妥把握工作力度和節奏,保障好高質量發展的能源需求。

03

5月1日實施!ESG信披指引正式出爐

爲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稱“《意見》”),落實證監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等政策文件要求,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和投資價值提升,規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相關信息披露,4月12日,滬深北三所正式發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下稱“《指引》”),並自2024年5月1日起實施。

《指引》共6章63條,明確了可持續發展報告信息披露框架,包括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個方面的21個具體議題。環境信息披露涉及氣候變化、汙染物排放等8個議題;社會信息披露涉及鄉村振興、社會貢獻等9個議題;治理信息披露涉及利益相關方溝通、反不正當競爭等4個議題。

04

我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裝機容量均保持世界第一

今日(4月15日)上午,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4》藍皮書,總結分析了核電運行、工程建設、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我國核能行業發展狀況。

藍皮書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達到26台,總裝機容量3030萬千瓦,繼續保持世界領先。2023年,我國新核准5個核電項目,新開工5台核電機組。我國核電發電量持續增長,2023年達到4333.71億千瓦時,位居全球第二,相當于減少燃燒標准煤超過1.3億噸。

在核電安全運行方面,我國也持續保持國際先進水平。2023年,我國有33台機組在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的綜合指數中達到滿分,滿分比例高于美國、俄羅斯等主要核電國家。

05

中科院官宣!固態電池“最關鍵材料”取得突破

4月10日,中科院青島能源研究所在硫化物電解質研究上取得新進展,解決了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疊層工藝的行業痛點和瓶頸問題,在軟包電池疊片技術上取得關鍵性突破。固態電池概念股持續拉漲,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的固態電池仍是半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從實驗室走向量産還需攻克很多技術難題。

該團隊正在進行20Ah硫化物全固態電池成型生産線落地籌備工作,力爭2026年率先實現批量化生産。固態電池産業化正在加速,但全固態電池仍存在一些行業核心問題需要解決。國海證券預計,到2030年全固態電池有望全面實現商業化。

06

國內首個!成都將健康效用納入生態價值核算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完成了《成都市生態環境健康價值核算與評估報告》,該報告在現行生態産品總值(GEP)的基礎上,首次增加了健康效用版塊,創新性地研究了成都市環境健康價值核算成果,是國內首個將健康效用納入生態價值核算的新嘗試。

GEP是指生態系統爲人類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的各種最終物質産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傳統生態産品價值核算僅考慮自然環境爲人類提供物質産品和調節服務等方面的經濟價值,而新報告增加了兩個健康效用指標:空氣汙染治理成效和綠色空間增加帶來的健康效益。報告結合環境暴露反應模型,計算了空氣中汙染物導致的健康損失經濟價值,同時運用大數據和衛星遙感技術,估算綠地植被增加對改善人群健康的貢獻及其經濟價值。

自2019年成爲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首個副省級城市後,成都成立了環境健康先行區專項工作組,並將環境健康理念融入公園城市示範區規劃、建設、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此次生態環境健康價值核算旨在量化生態環境質量對公衆健康的影響,爲環境健康補償制定、環境健康價值轉化、綠色發展評價等創新工作打下基礎。

07

新材料大幅提升太陽能電池量子效率

據《科學進展》雜志報道,美國理海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材料,可大幅提高太陽能電池板效率。該材料原型表現出80%的平均光伏吸收率、高光生載流子生成率以及高達190%的外量子效率,遠超硅基材料的理論效率極限,推動光伏量子材料領域發展。

以新材料作爲活性層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示意圖

研究人員稱,這項工作是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的重大飛躍,將重新定義太陽能的效率和可及性。效率提升歸因于材料的獨特“中間能帶態”,使其成爲太陽能轉換的理想選擇。這些態的能級位于最佳子帶隙內,且在電磁波譜的紅外和可見光區域具有高吸收水平。

傳統太陽能電池的最大EQE爲100%,但先進材料和結構已能超過此限制。新材料中的“中間能帶態”能捕獲傳統電池失去的光子能量,研究人員利用“範德華間隙”開發此材料。他們將銅原子插入由硒化鍺和硫化錫組成的二維材料層間,開發出原型。結果表明,銅插層在光伏應用中具有潛力,爲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提供新途徑。

08

歐洲議會表決通過歐盟電力市場改革方案

當地時間4月11日,歐洲議會表決通過了歐盟電力市場改革方案。此方案是在2022年以來由于天然氣價格飙升導致整個歐洲電價飛漲背景下制訂的。

方案中包括一項“差價合約”條例。如果電價下跌幅度過大,公共機構將對能源生産商進行補償,但如果電價過高,則向能源生産商收取費用。

方案中還規定了宣布“電價危機”的機制。當電價被異常推高的情況下,歐盟可能宣布區域性或歐盟範圍內的電價危機,允許成員國采取臨時措施,爲中小企業和能源密集型工業消費者制定電價。

0 阅读:0

碳碳實時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