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還是輸給了張一鳴

于禁看商業 2024-03-21 20:49:26

作者 | 邱處機

來源 | 邱處機

2016年接受央視《對話》采訪時,主持人陳偉鴻向張一鳴發問:“傳言騰訊要入股今日頭條?”

後者給出了堅定的否認,“我說他還是別來了,我想自己幹”。在張一鳴看來,我創立今日頭條,不是爲了成爲騰訊的員工。

在當時的創投圈,說出這句話委實不易。彼時,BAT是橫亘在中國互聯網創業者面前的三座大山,大多數人難逃被他們投資或收購的命運。

異軍突起的今日頭條和張一鳴,屬于另類。

“我創業首要不是爲了賺錢,是爲了做一些創新和有挑戰的事,不然我有很多短平快的項目可以去做。“張一鳴曾經談到自己的創業初心。

今天,他真的做到了,還把互聯網大哥騰訊挑落馬下。

2023年12月20日,據外媒報道,字節跳動2023年銷售額達到1100億美元,超過騰訊。不過對此,字節跳動尚未做出回應。

六年紛爭

騰訊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今日頭條的威脅,是在2017年7月。那時憑借算法的威力,今日頭條的日活用戶數已經向騰訊新聞看齊,接近1億。

爲此,數百名騰訊員工還集結在北京希格瑪大廈會議室,舉行一場誓師大會。目的是要帶領旗下一款資訊信息流産品“天天快報“,對抗今日頭條。

騰訊和字節跳動長達6年的紛爭,就此拉開帷幕。

緊接著到了2018年,隨著抖音的再次爆火,兩家之爭來到了明面。據晚點LatePost 報道,抖音當時上線僅14個月,就狂攬了1億日活躍用戶,且多爲年輕人;而騰訊旗下的同類産品微視在同期,月活躍用戶數只有3000萬。

感受到威脅的騰訊,開始采取限制措施。2018年4月,有網友發現,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從抖音分享過去的短視頻鏈接。

微信方面表示,這樣做是爲了避免鏈接刷屏影響用戶體驗,依據則是國家對于互聯網短視頻的相應政策。除了抖音,微信同樣屏蔽了快手和騰訊微視的外鏈。

隨後,關于兩家互相“封禁“,“屏蔽”的消息此起彼伏,馬化騰和張一鳴也因此在微信朋友圈發生了口角之爭。

直至今日,抖音短視頻還是無法分享到微信生態。不過也能理解,這確實關系到互聯網平台最重要的競爭——用戶使用時長,特別是在當下短視頻風起雲湧的時代。

這種異樣的情緒,也蔓延到兩家其他的一線業務。

從2017年到2022年,騰訊與字節跳動共同演繹了一部跌宕起伏的商戰史。

在社交、遊戲、音樂、網絡小說、企業服務等業務上,字節跳動與騰訊全方位對壘。具體場景上,戰火綿延到了公共關系、政府關系、法務、安全、投資和人力部門。僅三年時間,雙方就發動超過三十起訴訟。

要知道當 BAT 成爲 AT 之後,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公開叫板、並在業務上對騰訊形成真正沖擊。

而字節之所以能夠挑釁騰訊,是因爲它發現了新的機會,掌握了新技術。在公司肌體年輕靈活下,它不願意成爲巨頭的附庸,狼性文化和極致的用人方式幫它沖出了加速度。

新老交替

實際上,字節跳動今年營收超過騰訊,早在大家預料之中。

上個月,The Information 就曾報道過,字節跳動今年上半年營收約爲540億美元,同比增長38%,已經超過騰訊同期的413億美元,後者的同比增速也只有11%。

其實騰訊在遊戲、廣告、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等領域依舊保持增長態勢,那爲什麽還是被字節跳動趕超了呢?

一方面來自抖音直播電商的崛起。

2020年上半年,字節商業化部門經過長期調研分析,定下從廣告業務平台向商業經營平台轉型的戰略。

即不僅要讓客戶在抖音上賣廣告,還要讓它們可以直接在抖音裏做生意。抖音電商和本地生活業務,就是在這樣的轉型背景下誕生。

這套組合拳,讓字節跳動的廣告收入登上了新的台階,在2022年就以5600億元的整體收入首次超過騰訊的5545億元,跻身中國互聯網公司收入前三強,僅次于京東與阿裏巴巴。

騰訊在2009年也嘗試過電商業務,但運營幾年後不見起色,最終還是將其出售給了京東。

另一方面則是TikTok在海外的掘金。

數據顯示,字節跳動2022年海外市場營收達到160億美元,較2021年的65億美元增長了一倍以上,遠遠超過2020年的12億美元。

TikTok,已經成爲字節跳動營收新的增長引擎。

所以雖然騰訊在國內市場保持了穩定發展,但字節跳動已經走向一個更大的戰場——和Meta等全球互聯網巨頭展開競爭。

在海外市場,TikTok複制了今日頭條和抖音的打法,增長速度驚人,2018年底就達到了2.7億月活用戶。

Meta CEO紮克伯格逐漸意識到TikTok對Facebook造成了威脅,便上線短視頻應用“Lasso”予以回擊,但效果不佳,于是又在2020年上線Reels,想要對標TikTok。

事實上,Reels僅僅是作爲Facebook和Instagram內容的補充,並沒有一個單獨的App入口,只能瓜分這兩大App的用戶流量,在算法機制上也遠不如TikTok。

雖然TikTok一直遭受地緣政治方面的影響,但依舊成爲了海外市場最賣座的中國App,海外營收一路攀升,逼近Meta。

一位互聯網資深從業人員認爲,“字節跳動超過Meta只是時間問題,如今營收接近Meta更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有了之前用戶的積累,現在逐漸爆發了。”

在他看來,目前TikTok的海外布局還沒有做到50分,電商廣告等尚在早期階段就有如此成績,預示著未來還有更大的空間。

全球視野

在2016年央視那場對話中,除了張一鳴,拼多多創始人黃峥也受邀在場。在全球化意識上,他比張一鳴更加強烈。

“如果我是張一鳴,我會更加激進地做全球化。因爲我們這一代互聯網創業者跟上一代相比,會比他們有更大的全球化視野,更早地接受國際資訊,全球化的機會也更大。“黃峥在現場提到。

如今看來,一語成谶。

在電商領域,拼多多今年也從市值上,實現對老大哥阿裏巴巴的逆襲,它旗下的跨境電商平台Temu助力不少。

公開資料顯示,從去年9月正式上線至今,Temu已在全球 47 個國家上線,APP被下載 2 億次。而據36氪報道,今年第三季度Temu的銷售額已經突破50億美金,或能超額完成年度150億美金的GMV(商品交易總額)目標。

雖然拼多多從來沒有在財報及業績會公布任何關于Temu的營收、成本、營銷投入的數據,但從拼多多新一季度營收增速來看,Temu已經成爲速賣通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

最近筆記俠創始人柯洲提出“第五代企業家“的概念,他認爲第五代企業家應該基于熱愛做事,擁有全球化視野和哲學思辨能力。

我對此深表贊同,最近聊過的一位85後創業者便是典型。

他早年做過海外遊戲,賣給了黃峥和唐彬森,就此實現財富自由;後面又做過海外版微信,最終被大公司收購。

最近幾年,他瘋狂愛上了機器人,陸續在這個領域投資了2個小目標。對于機器人時代的信仰,讓他選擇再次下場創業。

而基于全球視野,機器人産品還未上市,他便把海外的銷售渠道搞定,這就是我們新一代的創業者。

其實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中國已經積累了雄厚的基礎,讓新一代創業者擁有走出去的底氣。

尤其是在國內非常內卷的電商、汽車和新能源領域,從這裏曆練出來的選手,一旦到了國外,那便是龍入大海,如魚得水,遊刃有余。

當然,除了産品和模式出海以外,我們希望中國有越來越多的技術和品牌出海,那到時我們就能自豪地談到:

“中國最優秀的企業,也是世界最優秀的企業。”

(全文完)

【邱處機簡介】

福建龍岩人,今年30歲,現在常駐北京。公衆號專注于撰寫商業牛人的成長經曆和認知升級,讓我們一起向他們學習,不斷成長,不斷進化。

0 阅读:0

于禁看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