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訪談賈枭:品牌是農業産業護城河

傲商知 2024-05-14 06:02:04

新時期下,“鄉村振興,産業先行;産業振興,品牌引領”已成爲社會共識。全國各地的農業農村部門把品牌建設,尤其是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作爲當地“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戰略抓手。究竟該如何開展農業品牌建設?如何培育精品品牌,提高農業品牌建設質量?《中國名牌》本期對話采訪了國內知名農業品牌專家賈枭。

《中國名牌》:我們關注到您在最新出版的《農業名牌訪談錄》中,總結收錄了陽澄湖大閘蟹、贛南臍橙、西湖龍井、五常大米、洛川蘋果、鹽池灘羊、新會陳皮、郫縣豆瓣、庫爾勒香梨、壽光蔬菜等十大知名農業品牌案例。說說在這十大案例訪談中,您最大的感受和收獲是什麽?這十大案例又有哪些共同點?

賈枭:十大知名農業品牌案例的訪談,收獲很大,四點感受最深刻。

一是這十大知名農業品牌的成長經曆诠釋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印證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話:品牌是歲月的沉澱,是時間的禮物。品牌建設必須久久爲功,方能成功。

二是這些産業曆史有長有短,但都有“關鍵點”,或者說有戰略性行動。它們在産業發展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比如,五常大米因新品種改變命運,壽光蔬菜抓市場流通打通産業“任督二脈”。

三是很多當年被認爲是很“創新”的東西,現在回過頭看,都是些常識和基本規律。這些常識和基本規律反而是促成産業成功的基本要素。

除了以上這幾點,還有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品牌是核心競爭力,品牌是産業護城河。

關于案例的共同點,雖然這十大知名農業品牌案例的産業類型、産品屬性不盡相同,但若從“成功”這個角度來看,的確有一些共性。

第一,它們遵循了農業發展的基本規律——“看天吃飯”。這十大品牌所處的區位不同,自然條件和氣候差異很大,但它們都是當地最適合發展的産業。同時因爲獨特的自然禀賦,孕育出品質獨特的産品,從而確保品牌建設贏在起點。比如,新疆的庫爾勒香梨,種植在巴州孔雀河流域的庫爾勒香梨的品質就是要比其他地方的好,甚至口感完全不同。農産品尤其是地標産品,有很強的地緣性。一方水土一方物産。

第二,它們順應了市場規律。市場銷售,産品是基礎,品牌是靈魂。在産品供應充裕、産品同質化背景下,決勝市場既要品質,也要品牌。這十個品牌無一不是知名的區域公用品牌。依托區域公用品牌,以産品品牌爲主體,是它們叫響全國、銷往全球的支撐。

第三,行政推動是它們成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産業發展初期,行政推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比如,洛川蘋果因爲“一任接著一任幹”,幾任縣委書記、縣長共抓共管,才成就了今天的“蘋果之光”。江西贛州,早年在“不種臍橙的幹部不是好幹部”的氛圍中,才有了贛南臍橙的“一路狂飙”。

《中國名牌》:作爲我國最早的農業品牌研究者、建設者之一,過去這些年您一直倡導強調“用區域公用戰略助推農業品牌化”。時至今日,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成爲我國農業品牌建設的一道靓麗風景線。在您看來,我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發展經曆了怎樣的曆程?

賈枭:我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發展曆程,我認爲可以劃分爲四個階段——蒙昧期、沖動期、理性期和成熟期。

“蒙昧期”從字面意思不難理解。在這個時期,人們不太了解、也不理解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作用,甚至不少人因爲品牌個案的失誤,不贊成甚至反對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但是隨著全國各地的實踐,以及受越來越多成功案例的影響,2013年底《中國農産品品牌發展研究報告》出爐,對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價值作用進行闡明,提出了區域公共品牌是我國農産品品牌的三個類型之一。這個報告是由原農業部發布,在某種層面和意義上,算是以“官宣”的形式肯定了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這個報告的發布也宣布了“蒙昧期”的結束,進入了“沖動期”。

進入“沖動期”,隨著各種政策的出台,在各級各地政府的推動之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熱情高漲。各地主要是模仿“先行地區"的做法,由于不加選擇,照搬複制,造成了錯誤模式的泛濫。比如,現在不少地區的“一牌多品”或全域農産品共用一個牌子,就是盲目模仿所致。還有一些誤區,比如把品牌建設簡單理解爲廣告宣傳、形象設計等面子工程,不注重産業建設。這都是沖動期的現象和特征,當然,我認爲這也是這個領域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理性期”就是大家對于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不盲目,開始辯證地學習借鑒。首先體現在模式上,“一牌一品”成爲主流,品牌建設和産業建設結合。品牌建設成爲系統工程。

第四個階段就是“成熟期”。這意味著品牌建設成爲産業發展的一部分,品牌引領産業發展成爲常態。大家不再爲創牌而創牌,而是自覺地把品牌建設作爲産業發展的一部分,通過品牌引領産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們正處于從“沖動期”到“理性期”過渡或並存的時期。一方面,因爲早期的教訓,不少地方回歸到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的正道上來;另一方面,大家不斷總結成功經驗做法,提高農業品牌建設水平。

《中國名牌》:您談到的觀點和現象很鮮明。這些年,您和團隊一直有許多旗幟鮮明的觀點,比如“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要做'選擇題’”,比如“一牌一品”要立足“一縣一業”,請您談談這背後的認識。

賈枭:我們常說,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首先要做選擇題。因爲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基礎是産品,産品源于産業。因此,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首先要做“選擇題”,即圍繞哪個産業創品牌。

當然,一個地方的産業可能不止一個,但從實踐看,在一個時期地方打造農産品區域品牌的産業只有一個。這是因爲,從“人、財、物”等資源要素看,越聚焦越易成功。全國不少地方的財政不足以支持同期打造多個産業品牌。另一方面,雖然産業不止一個,但最具前景、最有優勢、最具競爭力的,理論上只有一個。我們強調要“一縣一業”,並不是說一個地方只發展一個産業,而是說要聚焦一個産業。以品牌建設爲契機,把這個産業做成地域名片,成爲當地鄉村振興的拳頭産業、王牌産業。

“一縣一業”說的是發展産業的思路,“一牌一品”是品牌建設模式,須“一個蘿蔔一個坑”。“一牌一品”發揮品牌引領,起到吸引消費者的作用。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或是雷聲大雨點小,一陣熱鬧過後,啥也沒有留下。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有限寶貴資源,也往往讓當地錯失了發展産業的最佳機遇。

我們開展中國農業名牌的大型調查研究,就是希望用那些經曆過時間和市場檢驗的成功者的經驗來告訴大家,什麽是正確的道路、方法,爭取讓品牌建設走對路,贏在起點。

來源:新華社《中國名牌》雜志2024年第5期

0 阅读:1

傲商知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