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有想法:出走,創業?

瑞芥菜樹下 2024-05-15 01:31:08

許多優秀的職場人,有了一些積累之後,便會想著:

出走,創業。

原因很簡單。

道理都懂。只要在一行做得時間足夠長,掌握或接觸到的資源足夠多,行業運行的邏輯就非常清楚了。需要哪些資源,誰能參與,以怎樣的方式開展工作,都已經了然于胸。外行人連連驚歎“好厲害好厲害”的東西,自己一望便知,三兩下就能拆解清楚,沒什麽了不得的難點。

也有實踐。工作上的業績,可不是大腦裏的空想,也不是嘴巴上的道理,而是自己一步一步,實打實做出來的。細節之處的竅門,只有做了才知道。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狀況,也只有經曆之後,才會找到應對的辦法。從開始的跌跌撞撞,到逐步穩紮穩打,中間積累了一本厚厚的職場沉浮指南。一次次紅爐火,煉出了實踐真本事。

懂道理,有實踐,再加上一點點想法,——總得做點什麽,總得多點可能,總得不負一生……創業的念頭,也就自然而然,躍然而出。

創業的方式,有很多種。

有的,是繼續活躍在原來的行業。運用從前所積累的業內資源,開展自己的事業。還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預期的果實。改變的,只是自己的身份。原來是某個金字招牌下的打工仔,現在自己做了一個招牌,周街行走。

看上去變化不大,實際上內核完全不一樣。你所擁有的資源價值,可能一個天一個地。原本以爲是自己的本事,後來才發現,都是金字招牌的加持。而你,只不過做到了及格線而已。想要超越金字招牌,要比想象得更難。

這種方式創業,緊要的一點,就是放下自以爲是的想法,抓住招牌的余蔭。

有的,則是轉換全新的跑道。雖然是全新的跑道,相對陌生的行業,但也並非完全不可行。因爲職場走到一個程度,不管在哪一行,做什麽事,內在的運行邏輯都是相通的。不完全一致,但有很多共通之處。只要稍加學習,就能夠掌握。

選擇這種方式,常常是出于“幹一行,厭一行”。在原本的行業待得太久了,不但知道那裏面怎麽運轉,也知道裏面多麽無聊,甚至黑暗。在那樣一個遊戲裏,假如既沒有在底層繼續參與,充當他人牛馬的興趣,也沒有上到高層,深度參與,甚至改變規則的實力,那麽時候到了,變會退出遊戲,重開一局。

盡管重開一局,有更多的未知和不確定,卻也自帶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性。

創業就是九死一生。站在門外覺得不難,踏入門內,才發現處處都是挑戰。相對而言,前一種類型的創業,是在已有的積累上,尋找發展的可能,做成的概率要高一點。但這也只是相對而言。無論從前已有的積累如何豐富,都不能保證,你在今後的創業道路上,就能完全施展開來。

一路上的“預料之外”,實在是太多了。

要麽,安心繼續打工人。要麽,坦然接受,所有的“預料之外”。

原創不易,一見你就happy。轉載需本人授權。不想錯過職場趣聊,關注:<芥菜樹下>,閑話職場,南北東西。

0 阅读:3

瑞芥菜樹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